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
刘又青老师关于重庆山城
发达交通视频
引发的文学对话
2024年12月9日
感谢池朝兴老师赠诗一首
*引自《泰戈尔诗选》
品读刘又青佳作《心若在,梦就在,情就在》
文/池朝兴
大雪节气,收到文友刘又青热情洋溢的诗作《心若在,梦就在,情就在——回赠池朝兴》(以下简称“心、梦、情”),读后让人心潮澎湃,油然点击键盘,写下自己的感触:
佳作“心、梦、情”是刘又青对重庆这座城市的深情赞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在诗的的一部分,开篇就通过“起伏的山峦”和“山峦之间的建筑”共同构筑了重庆这座“时代的奇景”,这一描绘既凸显了重庆地形地貌的独特性,也展现了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接下来,“峰岭不再是自然的峰岭,道路像丝带,桥梁若长虹”等句子,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重庆城市景观的奇特和壮丽。
在描述城市交通的多样性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轻轨穿楼闪过,若流星的光”、“高架桥,巨人的骨架”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重庆的交通网络比作流动的旋律和城市的骨架,既表现了交通的便捷和高效,也赋予了城市以生命和活力。
除了对城市景观的描绘,诗人还通过“梦想与生活的热爱,在城市的深处穿梭蜿蜒”等句子,表达了对重庆人民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赞美。同时,“索道在空中悠然地滑去,仿佛活力无限的和弦”等句子,也展现了重庆人民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
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通过对家乡重庆的深情回忆和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从“千里山河间,家乡重庆每一天都是新的”到“心若向渝,情若犹在”,诗人用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同时,通过对重庆特色美食和景点的提及,如“涪陵脆声声的榨菜,大东门的三角饼和热糍粑”等,也展现了重庆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人文风情。
最后,“你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如同满月居于夜空”这一句,既是对重庆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永恒思念和美好祝愿。
此诗第二部分最后一段,诗歌以深情的笔触,将读者的视线和情感再次牵引至西南大地上的山城——重庆,通过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西南的大地,注目山城的衣袂。”这里,“目光聚焦”与“注目”两个动作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重庆深深的眷恋与回望之情,而“山城的衣袂”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重庆以灵动与柔美,让人仿佛能看到这座城市在山间轻舞飞扬的姿态。
“一颗耀眼的星,照亮雄伟的轮廓,它灵动的脉搏,书写了多少独特的华章。”这几句诗将重庆比作一颗耀眼的星,不仅突出了其在西南大地上的重要地位,也寓意着这座城市的辉煌与璀璨。同时,“灵动的脉搏”与“独特的华章”相呼应,展现了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蓬勃的发展活力。
“火锅的热辣是它的热情,方言的豪爽是它的个性。”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重庆的特色元素——火锅和方言,来诠释这座城市的性格与风情。火锅的热辣象征着重庆人的热情与直爽,而方言的豪爽则体现了重庆人独特的个性与气质。
“若洪崖洞的灯火再亮一些,一个城市的古意再次诉说和传说。”洪崖洞作为重庆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其灯火辉煌的景象不仅令人陶醉,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记忆。诗人通过“再亮一些”的设想,让洪崖洞的灯火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重庆的古意与现代交相辉映,诉说着永恒的故事与传说。
“重庆啊,永远洋溢着迷人的光。”最后这句诗以深情的呼唤作为结尾,既是对重庆的赞美与敬仰,也是对这座城市美好未来的期许与祝愿。在诗人的笔下,重庆不仅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更是一个永远闪耀着光芒的梦想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重庆城市景观、交通、人文等多方面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2024年12月9日
您的赠诗《奔腾的蛟龙穿楼来》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读起来有韵律节奏感,很适合朗诵,令我有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仿佛奏响的城市交响曲。
对我拙作剖析深刻,层层递进,思路清晰,见解独到,在评论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对您深厚的文学功底深感敬佩!池老师能写能评能唱,综合素质高,是一位对文学充满热情,且有德性的人。
致敬!
青草正绿2024.12.9夜
刘又青,笔名青草正绿,生长于重庆涪陵,祖籍广东揭阳市揭西 ,居广州。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荔湾区及海珠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星星》《星火》《泉州文学》《重庆晚报》《诗人文摘》《山东诗人》《邵阳城市报》《诗词》《四川诗歌》《成都工匠》《江淮文艺》《中国文学》等报刊及多家网刊,《南来北往》杂志常务副主编,出版诗集《又青诗选—流淌的爱》及合集数部,偶获小奖。
池朝兴简介:
池朝兴,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红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省级智库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专家库”专家,广东省高考研究会中高考励志演讲指导专业委员会顾问,广州好人红色宣讲工作室高级顾问,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第七届演说中国——全国青少年演讲与朗诵艺术展示活动广东省总展演“关爱之星”;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广州市海珠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作品走进社区、学校、歌坛、书法、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个性宣言:坚定信仰,坚持善良,柔中有刚;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不忘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