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的老人
文/于初梦
如果光明无法照亮整个世界,那我宁愿一直生活在黑暗里。
——题记
繁华的世间,总有不为人知的冷漠;喧闹的都市,也总有民风淳朴的地方;或许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的人连活着都是一种奢望。
在我们这边,有一种热闹叫做“赶集”人们总是能在那里买到便宜的东西,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成了这条街最大的特点。
我独自看着这世间的繁华,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去那里赶集;商贩们一边呼喊,一边介绍自己卖的东西,一眼望去,全是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会在这里买东西,谁又会在这里卖东西。
“走一走,瞧一瞧,看一看了,新鲜的水果”
“帅哥美女,买点橘子回去尝尝呗
“卖神药了,包治百病!”
……
有一个摊位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个很瘦满头银发的老婆婆,她不争,不抢,深邃的眼眸看着过往的人群,脸上的皱纹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破旧的衣服映衬着生活对她的苦难。
我缓缓着走到她面前,轻声地说道:“老奶奶,这菜怎么卖”。她似乎没有听见,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这一次,她缓缓抬起头来,声音沙哑的说道“五块钱一斤”。我听了价格眉头微微一皱,心想:“难怪没人买,卖这么贵,有人买就怪了”于是我转身装走要走的样子,她也没有挽留我,而是任由我的离去。
第二天,我又来到了这里,又看见了熟悉的她,还在原来那个地方,看着楚楚可怜的她,我于心不忍,于是又走了过去,她看见我似乎很意外,这次我直接先说“来两斤菜”,她并没有应答,只是默默的给我装菜,装好了递给我,我给了她一张五十的,于是她又浑身上下的摸索了摸索,才找到四张皱巴巴十块的,和菜一并递给我。
在我临走之前她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菜容易放坏”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想说让我赶紧吃,别放坏了,感激的同时又不禁感慨“如果不是为了钱,这么大岁数应该在家里养老的”。
而后的每一天,我都会来这里光顾的她的生意,每天也不多,就两斤,就当自己做善事了。
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想来照顾一下她的生意,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她今天没有来,我逛遍了整条街也没有找到她的身影。
我以为她是有事情没来,就回去了,可是后来的好几天始终没有看到她的身影。
而后,我像旁边卖东西的大爷打听“大爷,您知道旁边那个阿婆怎么不来了吗”大爷回答道:“哦,你说那个老太婆啊,她啊,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只是有一天他的老伴突然就走了,儿子还染上了吸毒喝酒的习惯,每次喝醉酒了就打他媳妇,最后受不了他,带着孩子和他离婚了,那个老太婆跪在她儿媳妇面前,求她别走,最后她儿媳妇头也没回一下的走了,她就坐在家门口哭,年纪大了,身体本来就有点毛病,这一哭可好,哭进医院了,她儿子又没钱给她看病,而后,就被警察抓走了”。
当我听了她的故事,内心五味杂陈,没想到她的人生这么曲折,能坚持到现在,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勇气呢,于是我接着问道:“大爷,您知道她家在哪里吗?”。大爷不耐烦的说道:“不知道,不知道,兴许是死了呢,嘿,你买不买啊,别耽误我做生意!”。
说罢,便把我赶走了他的摊位,我愣在原地思考了很久,始终没明白那句“兴许是死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说话,难道陌生人之间就不能有一丝丝善意吗。
之后我的生活,归于了平淡,只是偶尔还会想起那位卖菜的老人。
一群人聚集在了一栋破房子门外,屋顶上破了好几个洞,全是看热闹的闲人,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那栋房子最近总是飘来一股恶臭味,上前敲门也没有人回应,由于味道太难闻了,于是街坊报了警”;警察来了强行破开了门,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只见在一个狭小昏暗的房间里,有一张床,上面围满了苍蝇,嗡嗡嗡的,吵的让人心烦,有大胆的人朝里面砸了一块石头,苍蝇散开,露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条腿。
苍蝇随之散开,一个浑身散发着恶臭味的尸体静静的躺在床上,警察率先一步上前查看,发现这具尸体面色苍白,眼珠向上翻,嘴角微微上扬,似在微笑。
我在外面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在集市卖菜的老婆婆,她怎么死了?什么时候死的?没人知道,更没人在乎,也没人关心,警察拨打了120,便轰散了群众;我站在门外,看着里面这具尸体,又看了看说笑的人群。
眼眶渐渐红润了起来,不争气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一滴一滴缓缓地掉落在了那万人践踏的土地上,最后被炽热的大地晒干,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她是孤独的,没人为她举办葬礼,也没人为了她的离去而感到伤心,我甚至连她叫什么,多大年纪了都不知道;最让人悲哀的是,连受人敬仰的警察,都对此毫不在意,我们实在难以想象,那些孤独的日子里,她一个人用了多大的勇气来度过。
世间的孤独,总要有人去承受;即使是在繁华的大都市,也总有我们看不到的孤独灵魂;他们期盼着有人发现他们;盼求着这个社会接纳他们,盼望着可以结束那黑暗的生活。
在那些光明照亮不到的地方,阴森偏僻的黑暗里,依然还在坚持努力活着的人,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尊重
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有一个少年,在为她流眼泪。
作者简介:
于初梦,00后现当代作家,喜欢欣赏散文、古诗词、诗歌,也喜欢写一些关于爱情或者人性的文章,非常喜欢鲁迅先生和余华老师,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文豪,最后说一句狂妄嚣张的话“未来的文坛必有我的一席之地!”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