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冬韵(散文)
文/晚秋 诵/旭洋
昨夜,一场小雪飘然而至,给家乡穿上了一件白色的盛装,显得那么晶莹可爱,楚楚动人!放眼窗外,街心广场的几株柳树,薄薄的白雪,似给她们头上披上了一层银纱,白绿相间,素雅清新。白雪轻覆下绿叶,非常养眼,绿得那么鲜明,那么顽强,寒冬中透出一丝丝暖意。
家乡的冬韵,是雷锋公园内的肃穆庄重。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金色的大字,此刻,在白雪溶化洗礼后,尤显得豪放大气,意义深远!雷锋同志二十二岁的青春年华,散发着不朽的光芒。通过多年认真的学习,使家乡两百多万人口的精神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改革开放的发展,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家乡的冬韵,是浑河丰泽的血脉,营养着两岸的千亩沃野、万方村寨,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以前的荒山恶水,都变成了金山银山,科学种田,乡镇企业,六畜兴旺全面发展。无数个“农家乐““食宿村”办得红红火火,“采摘村”“红色旅游”更是搞的有声有色。炊烟袅袅,升起了全民致富的信心,瑞雪飘飘,飘出了盛世繁华的好兆头。
家乡的冬韵,是蓝天下雄伟的高尔山。拾阶而上,只见寺院幽静,树木参天,记录着抚顺地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家乡年代的桑沧变化,人文景观的完美展现,无一不是我们物资财富的保留,精神文明的寄托。肃立在高高的辽塔下,引发着我们思考,激励着我们前行。
家乡的冬韵,我依稀还看到了,天女山的英姿,岗山的雄伟,赫图阿拉城清王朝的龙脉,辽东抗日联军的红旗。我仿佛听到了,大伙房水库的波涛,西露天矿的述说,红河谷激流的歌唱,月牙岛桥梁的吟诵。又一丝丝嗅到了,麻辣拌的爽口,千台春的酒香,小鸡炖蘑菇的风味,猪肉炖粉条的好吃。如果说冬韵里还有一些寒意,那就是让我想到了,老抚顺千金寨饥肠辘辘的贫民,平顶山“万人坑”的累累白骨,何偿不又令人痛心疾首,催我们奋发图强呢!
家乡的冬韵,我还清楚的看到了,座落于开发区的生命之环。她高耸的身驱,顶天立地。此时,身披着皎洁的白雪,显得那么高傲,那么壮观,她似乎在向世界宣告,家乡人民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家乡的冬韵是一支支歌,一首首诗,伴随着满乡的的锣鼓,东北的风情,在雪花中飘舞着,浅唱着……
作者简历:实名:李彦刚,笔名:晚秋,男,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南乡医院,防疫医⽣生,75岁,退休。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
主播简介
旭洋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采菊文苑现代诗社,世界诗歌联合总会,九州联盟精英团队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用声音诠释生活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