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胡锦涛走上中共中央领导岗位,泰州故乡人民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活,自然联想到胡锦涛祖辈的创业生涯,以及流传着的许多积德行善的佳话,对总书记的热爱、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十年来,故乡人民十分想念总书记,总希望他回来看看。但是总书记日理万机,从1978年11月到现在离开故乡34年一直未能回乡,故乡人民了却不断对总书记的思念之情。总书记又是个不喜张扬的人,因此,故乡人民对总书记的热爱和崇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保存好总书记及其家人生活过的地方自不必说,在城市新的规划中通过凝固的建筑形式也时时流露和表现出来。在姜堰南大街和老通扬运河沿岸城市建设中,原来胡源泰、胡震泰茶庄已经拆除,在胡源泰茶庄的旧址斜对面,新建了古色古香的“徽茗旧馆”,馆旁的对联曰:
影篆香帘移日月 壶存逸兴论古今
在徽茗旧馆的北面,建有义茶亭,原来义茶亭的一副对联写在上面。在徽茗旧馆的南面,建有名 “胜镜”的双层八角亭,亭子两边的对联写道:
龙腾三水呈金锦 风翥罗塘涌玉涛
在市政府广场前面的河滨公园里,有一处景观名曰“锦亭”,在不远处的中干河边上有一处临水的古式建筑名曰“听涛轩”。就连马路上的广告用语也写着:和蔼社会花似锦,科学发展势如涛。姜堰人真聪明,不露声色巧妙地将“锦涛”二字镶嵌在其中。
姜堰人含而不露,留有艺术想象的余地。城市公园建设如此,就连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房屋开发商也打足了胡锦涛的名牌,一是出于对胡锦涛的热爱,二是为买房者祈祷。他们开发的小区纷纷叫锦绣佳园、锦都花园、锦姜家园、龙锦佳园、锦东丽园、锦绣姜城、榕锦花园、宏博锦园、锦顺园、锦华园、锦泰园 、文锦园……就连那些公司、酒店也抢先一步注册为锦宸、锦天、锦佳、锦江、锦元、锦生、锦府、锦泰、锦源、望锦、新锦都…… 至于那些与锦字有关的商店更是比比皆是,这无疑代表了故乡的民意。
无独有偶,距离姜堰坐火车只有13分钟的泰州老百姓对总书记的思念也与日俱增。泰州多儿巷1号南边,新建了一个“东进路游园”,可是从老百姓到公务员,谁也不叫“东进路游园”,一口一个地都喊“锦涛公园”。你走在街上,随便问哪个值勤的交警,都会脱口而出,告诉你那是“锦涛公园”。
原来,泰州最高的24层大楼工商银行在多儿巷西面,正好挡在多儿巷前面,把多儿巷包在银行的院子里。群众开始议论说,大楼镇住了龙地,现在说法又改了。老百姓说,胡锦涛故居只看到东升和正午的太阳,看不到西落的太阳。胡锦涛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永远不落的太阳。
政府的做法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反映了民意。
终于有一天,故乡人民有了直接向党中央表达自己心愿的机会。
姜堰市白米镇甸河村和胡锦涛祖上四代人住过的胡大房(白米村24组),只隔一条老通扬运河,河两岸有胡锦涛祖父胡炳衡、二爹胡炳华曾捐资建筑的三元桥相通。甸河村许多老人都曾在胡大房做过工。2005年4月8日下午4点,原甸河村党支部书记刘保宽在向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贺国强回报电视远程教育时说,他12岁时麦收以后随姐夫到胡大房玩,姐夫高大个儿,车水的号子打得特别好,远近闻名。那时后,胡大房当家的三老太亲自种着自家留着的16亩田。种水稻要车水,刘保宽姐夫被胡家请去踏栽秧水。刘保宽跟在姐夫后头主要是想到胡大房吃白食。他到胡大房厨房时,高高大大的当家的三老太拿洋糖脆饼和糍粑给刘保宽吃。(摊糍粑,是苏中一带农村待客的一种美食。农家若来了客,用瓢舀月粉—糯米粉倒在盆里,用水调匀后,再用调羹往锅里一倒,用文火烙制。烙制时沿锅浇一、两汤匙香油,等待靠锅子一边烙出疤子,用铲子翻过身来,再加油烙。两边烙得金黄金黄时,放上盐或糖,即可起锅盛上桌,和客人边饮茶边吃。)刘保宽来到大门口时,刚刚学会走路的胡锦涛看到,东边不远处的牛车旁6个人在踏车时,打着车水的号子,十分好奇,见到刘保宽来,嘴里就咿咿呀呀地说话,小手指着要去车水的地方。
从前,乡下种水稻只有排水的沟槽,没有灌溉的渠道,几十亩田要设一个车篷,当中有一个木制的辋子,用牛、马拖着转。辋子上的木椿带动轴子上木椿使车轴转动,再带动虾儿、拂板将通向河里槽桶里的水连续刮上岸,由车口处的淌水沟将水送往稻田。
离车篷远的田将车轴和槽桶直接支在靠田的河边,用人将水踏上岸来灌溉,或请数个劳力于车篷内推车取水灌溉
白米以产优质大米出名,种水稻自然是家家户户的事。水稻水稻,有水才有稻。踏秧水,有4人轴,有6人轴。三老太家秧田多,自然要用6人轴了。(6人轴的龙骨水车是12个人踏车,对班倒。车架上有简易车篷,以遮炎日。水车上配有一线车儿也叫水秤。随着车轴转动,线车上的线便一头放一头收,线放完为一秤,下面的人上车轮换叫“歇人不歇车”。踏水车多为壮汉,赤膊上车,下身着一短裤,胫上裹着绑腿,以防抽筋。因开田水量大,耗力气,踏车人一天至少要吃五顿。接响、晚茶一般吃冷圆子、新芦箬粽子。为解疲乏,多打水车号子,长劲提神。这种号子一般以七字为一句,唱时多为先四后三句式,一人领唱,众口答和。车水的号子各式各样,有哲理的、有抒情的、有唱情歌的,也有唱历史故事人物的,一人唱众人和。)
两岁的涛涛不常到乡下来,何成见到过这样的热闹场面?不管看到熟悉的不熟悉的人,自然张着两只小手闹着要人抱他去玩。6人轴上那领头打号子的人就是刘保宽的姐夫。三老太见侄孙儿要去看热闹,就要刘保宽驮着涛涛去看。三老太再三关照刘保宽说:“不要驮跌下来。” 刘保宽答应着将涛涛驮到了水车旁,涛涛自己要下来,刘保宽放下他,用手搀着。涛涛看得手舞足蹈。时间长了,刘保宽要抱涛涛回家,涛涛用手挡着,嘟嚷着不肯回家。刘保宽抱涛涛回家后,三老太又拿洋糖脆饼和糍粑给刘保宽吃。那时候的涛涛从城里到乡下,满地里疯玩,一切都觉得很新鲜。城里的孩子经不住风吹。所以刘保宽说,那时候的涛涛很俊,胖乎乎,脸有点黑。
踏水车
踏车号子
甸河村党支部书记刘保宽向前来调研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贺国强汇报了当时的情况,贺国强给了刘宝宽一千元慰问金。
在龙川胡氏宗祠右厢里,悬挂着大明嘉靖“错”字大铁钟,上面写着“国泰民安”,国字明显少了一点,民字那一竖却出了头,其寓意是国家向老百姓少收一点税,老百姓就出头了。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关注民生,“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国家不但不要农民缴农业税,每亩田还要返还钱,这一政策深入人心。河北省农民王三妮自铸“告别田赋鼎”以之纪念。无独有偶。在姜堰坝口义茶亭上,挂着一幅红布横幅,上面写着:“祖宗积德生人杰——民族思想的拨乱反正者,多极世界和谐的倡导伟人,继承共产主义的旗手。私人科学研究所题。
胡氏宗祠“国泰民安”铸钟
刘保宽告诉贺国强部长,两千年来,皇粮国税都是要交的,现在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手上,老祖宗的愿望实现了,皇粮国税不要交了。不但不要交,国家给种田人每亩还倒贴60元,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政策?刘保宽指着堂屋门框上的对联说:“党的政策真正好,皇粮国税不要交。”他向贺国强部长表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家乡人民共同的心愿:“敬爱的胡总书记衣胞地在我们这一带,他家几代人积德行善才修了个总书记,希望他有机会能到家乡来看看,家乡人民想念他!”老支书的话表达了胡锦涛总书记故乡泰州500多万人民的心愿。故乡人民盼望着这一天。
2007年10月16日,胡锦涛参加了江苏代表团的讨论。党的十七大代表、泰州市委书记朱龙生在传达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时说:“我首先转达了家乡父老乡亲对总书记的问候和思念之情,总书记非常高兴。他深情地对我说,省泰中师生们的画册和信件已经收到了,请你转达我对省泰中师生们的问候,对泰州人民的问候。我在现场听了以后,非常感动。”朱龙生激动地说:“胡锦涛总书记对我表达的家乡父老乡亲对他的思念之情,虽然没有表示回乡,但是我感觉到,总书记将我的手握的更紧了。”
2008年3月5日,胡锦涛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后,与代表们一一握手并亲切交谈。总书记与泰州市长姚建华握手时,亲切地说:“建华,发言很好!”姚建华说:“泰州不仅经济发展了,城市也变美了,家乡人民都希望您回去看看!”总书记拍着姚建华的手说:“请你代我向家乡人民问好。我人虽然没有回去,但我的心已经回去了。你一定要把我的心情转告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