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鲁山是山东省四大名山(泰山、蒙山、崂山、鲁山)之一,海拔高度1108米,地跨淄博市博山区与沂源县之间,沂源在山之阳。鲁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沂源诗人王光宽多次登临鲁山,感慨万千,满怀深情地写出了这一篇气势磅礴的文言文,并在山东省诗词学会2024年7月举办的“沂源红”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鲁 山 赋
王光宽
一山傲空,千丈云外;纵连鲁齐,横牵海岱。此则鲁山之大观也。
夫鲁山者,乃鲁国之东山也。因其地而得名,因其名而声噪。小鲁缘圣人登临,水经有郦氏以告。《孟子》有文,载历史之古籍;《辞海》立目,为名山而写照。
其翠嶂千屏,领山东之屋脊;而壁丛万仞,塑鲁中之奇峰。远望沂蒙群峦影,近闻黄河沧浪声。广可襟川拥壑,高能揽月摘星。虚迥而彩虹起,幽深而仙雾浓。隐千军于无迹,动一风便涛汹。
峭峰入宇,自守清苍;起源诸水,各汇浩汤。千万年陇水,孝妇孝情传承;八百里沂河,夷人沂地滋养。弥河东去,浊浪入海茫茫;汶水西行,清波投湖漾漾。四面八方,皆依源水润滋;千秋万代,永保生灵无恙。
噫唏,若夫身处其间,犹入瑶池仙境。参天古木,着青青苔衣;蔽日竹林,弄郁郁翠影。芳草丛中逸幽香,清溪旁侧伴曲径。时而巨石当前,旋即清潭如镜。侧耳则啭啭莺鸣,回眸又弯弯路迥。拂衣侵露,尽知阴下清凉;踏跺凝神,望断谷中殊景。横亘崖惊,纵生泉盛。晴则和煦,阴则冷静。瀑喧暑夏,霜染清秋;春扮梨花,冬妆雪莹。千姿而频仍,四时乃俱胜。
至于登顶眺望矣,但见山高水远,地阔穹圆。斜阳之外,悠悠鸿雁;群峦之间,淡淡紫烟。而或环顾四周,更是绿嶂相叠,翠屏相连。继而遥观山外,顿感气宇轩昂,势擎高天。山之阳,溶岩成洞,神工成大观;峰之侧,巨石磊宫,鬼斧俱天然。尤溶洞组群,石花之最,举世无双;乳笋之美,绝后空前。
然洋洋者岂止于此耶?亦多古迹传说,更引晨昏捧卷。慨乎驴肩负笈,龙背驼禅,峰上寺院香火不断。元君顿足,玉女移銮,山中行宫之说虚幻。清泉即出,荆刺钩直,叹之梁王神功无限。更有猴娃哑女,为爱殉情,香消魂散。林林总总,皆是善恶之愿也。
嗟乎,峰有势乃襟胸博大,山有魂可万物生隆。鲁山之怀,孕育人类之先祖;沂河之乳,造化生命之无穷。浴当代战火,亦建丰功。抵御日寇,八路铸枪于岩洞;备战备荒,三线建厂为军工。巍巍山青,脉脉情浓。更今日之鲁山,生态自然,省级保护;经年施策,愈加葱茏。且看鲁山脚下,沂河源中。三农振兴,百业繁荣。河清海晏,人和政通。城乡山水,文旅网红。如此这般,是为鲁山之情志也。
正是:无语春秋堪作证,有言辞赋欲书情。滔滔逝水东流去,唯有青山著永恒。
作者简介: 王光宽,男,1963年7月生,沂源县卫生健康局公务员退休。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