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故宫博物院》
作 者:史 桂 发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占地约72万平方米。前朝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后寝的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还有御花园、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皇极殿、慈宁宫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间九千余间。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它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见证了明、清两代皇帝的更迭和历史变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故宫一重又一重朱红的大门,一座又一座雄壮的大殿,一阶又一阶的白色台基,跨越了六百年的风霜雪雨,依然召显着故宫的王者霸气,单从各殿的名字中就不难窥见那居临天下的大气与豪情,包罗乾坤太和至极,不知令多少游者顿生沧海一粟之感慨。
瞻仰白石台基之上的太和殿,它有和我国古代建筑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全部由黄色琉璃瓦覆盖,由名贵的金色楠木支撑,由精致的金砖铺地,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更显富丽堂皇。
中和殿内金碧辉煌,金身大肚弥勒佛正在捧腹大笑,两边四大天王身躯魁伟,栩栩如生,宫殿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保和殿的大门上挂着一副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透露出皇家气派和尊贵品味。保和殿内部,豪华的装饰和丰富的文化元素让人感到无尽的惊叹和兴奋。
故宫的端门是明清两朝的礼仪重地,也称为端里门。明清两代皇帝出巡、守猎、祭祀等活动,离开皇宫出午门后,一定要先登上端门,祈求此行有一个吉祥美好的开端。
午门是古代中国皇帝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其威严无比,是帝王权力的像征,其纷繁复杂的图案和壮观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深。
太和门作为故宫的正门,是皇城的象征和标志,站在太和门前,高耸入云的门楼仿佛在讲述着它悠久的历史和辉煌文化,它承载着无数古人的智慧和心血。
乾清门是皇帝举行朝会、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它是皇帝上朝的地方,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神武门可谓是见证了两朝末代皇帝的离宫最后一刻。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皇帝就是从神武门跑到煤山(景山)自溢身亡的,1924年逊帝溥仪被追逐出宫,也是由此门离去。
这是我第三次去故宫游览,这一游使我流连忘返,使我感受到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世界文化艺术精华的一部分,使我不仅获得了历史知识,更使我得到了艺术的享受,提高了思想的深度和民族自豪感。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建立和谐社会、发展祖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
此时,特赋诗一首来表达我内心之感慨:
气势恢宏紫禁城,
庄严威武把天擎。
红墙黄瓦颜优美,
金殿毬楼色煜明。
六百余年皆锦绣,
九千多屋尽峥嵘。
皇宫古迹今犹在,
瑰丽荣华透玉琼。

作者简介:史桂发,网名贵人大发,江西永新人,毕业于永新师范学校,退休教师。永新诗词会会员,庐陵诗词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终身认证会员。中国文学黄金诗院认证诗人顾问。获“2022年全球华语名人名家‘文豪至尊杯’‘十大实力成就奖’”,获“第二届‘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优秀奖’”,获“2022年中国文学黄金诗院‘迎新年诗文赛季军’”,获“2024年世界华语知名诗人作家‘中华诗圣杯’文化传承文学赛‘五大卓越文学奖’”。有拙作散见于多个网络平台,有作品发表在《永新诗词微刊》、《永新师范微信公众号》等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