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武川诗人姚树勋(力木)于2024年10月22日因病去世,诗群震动,生前亲朋好友纷纷撰文悼念。知悉姚老三年病痛,三年抗争,乐观豁达,直面人生,笔耕不辍,继《力木诗抄》之后,整理完成新诗集《瘦泉流声》。
诗集尚未付梓,姚老却溘然长逝。惜哉、痛哉! 《青山文苑》微刊特收集整理悼念文章,以示敬意。
愿逝者安息,文脉长存!
撰稿:王文汇
2024.10.26
姚树勋生平介绍
姚树勋,内蒙古武川人,中共党员。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内蒙古诗词学会、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1948年9月1日出生于武川县可镇,1956-1963年就读于武川县一完小,1963-1966年在武武川县中学读初中,1968年8月在武川县二份子公社下乡,1972年1月至1991年就职于武川县二轻局,担任办公室秘书等。1991年调武川县制鞋厂,任厂长。 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退休。2024年10月22 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辞世,享年77岁
姚树勋生在一个旧职员家庭,是传统的积善人家,家教严励,家风淳朴,家庭和睦,养成他为人诚恳善良的性格,与之相处,如沐春风,对待他人,总是心怀热忱,生怕亏情欠意,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他做事勤奋认真,谨慎细心,工作中一丝不苟,吃苦耐劳,身于担当,集体的事为先,单位的事第一,大局为重,毫不利己。
他在生活中克勤克俭,严以修身,宽以待人,以德为邻,以善作伴,静有德,行有规,耿直坦诚,谦和温良,是大家的益友至交,他是一个好人。
姚树勋是一个文人,从小学习刻苦,喜读古今书籍,积淀深厚,尤痴迷于诗词,钟情于文学,笔耕不辍,用心血凝成近千首诗作。心中所思,眼中所见,皆化为笔下字字诗行。他不为名利,只为心中那份对诗词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诗词为镜,映照世间万象,以诗词为剑,剖析人情世故。
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令人扼腕。文革中学业中断,又上山下乡,正值事业之年又破产下岗,虽怀大才,却不得施展。如今天伦之乐时,却重病袭来,恶疾缠身,但他始终乐观向好,坚毅从容,超然洒脱,有人所不及的定力,存人所难能的坚韧,令人动容,使人钦佩。
宿疾不能击倒他,却创作了大量的不俱鬼神,撞击魂魄,蕩气回肠,超脱尘世 的力作。他的才华没有被生命掩埋,而是留在了人间,与日月长存。这些彰显精气神的文字,这些用生命和心血写就的诗作,为世人所珍视,是留给后辈的宝贵遗财。
呜呼,老天无情,七十七岁的他,本是个喜寿,却急匆匆的走了,惜哉。
老泪无多哭知已,
苍天何要丧斯人。
姚树勋我们怀念你。
你安息吧!
撰文:郭瑞金
2024年10月24日
树勋千古
宋振河
诚实诚信姚树勋,老实老成大好人。
七七天年人生路,二轻工业尽所能。
机关岗位是标兵,厂里内外全天影。
退休进京看儿孙,不幸染疾向西行。
再悼诗友姚树勋
宋振河
暌别三年不见兄,唔记君已赴京城。
荒天捉人够凶狠,扭住善人手不松。
文笔如椽思如泉,力木诗文寓意深。
君今不幸离人世,永留笑容诗友中。
酬力木老师赠《力木诗抄》
菠萝吹雪(中华新韵)
姚公生在四八年,少与家君叠宝钱。
淡雅勋翁称力木,清奇本色绽菊田。
锦音不屑趋迂韵,活句堪能守秀泉。
一卷诗抄知劲草,深丛才可见丹颜。
深切悼念诗友姚树勋
郭妙灵
啼泣秋风传噩耗,鸣悲苦雨带哀伤。
树勋驾鹤神仙界,文友升空极乐庄。
跳出红尘名利远,脱离幻海是非藏。
诗笺遥寄雲霄外,悼念深情泪两行。
悼树勋
文/王武祥
音容宛在两相隔,不能把酒再言欢!
愿树勋一路走好!慧卿节哀顺变!
悼念姚树勋老师
文/张雅琼
冷雨浇窗寒月夜,姚师尊体附仙辞。
几多往事成怀念,痛觉揪心终不移。
悼树勋
文/陈建勋
悼树勋情深意切,念塞翁诗梦魂牵。
叹不幸文坛失仙,焚高香安息西天。
悼树勋
文/周作垠
同乡同学又同庚,好人一个姚树勋。
忠厚诚实兼友善,处事恭谦重感情。
妙手著得好文章,频见律绝发诗林。
今君飘飘西天去,遍数挚友少一人。
昨闻乡人挚友姚树勋因病辞世,甚感痛惜,特作诗悼念。
友谊留人间,极乐无病痛。树勋一路走好。
2024年10月23日于北京
悼友人姚树勋
李俊平
惊闻力木九泉行,彻夜难眠潸泪盈。
满目慈祥心地善,一身正气任人评。
病魔辗转摧身痛,心态平和对死生。
得有诗篇铺去路,笔耕虽辍也留名。
【注】力木为姚树勋笔名
甲辰年九月二十四于威海
悼诗友姚树勋千古
塞外诗坛殒巨星,青山恸首挽树勋。
常抒故土悯农句,也颂家国赤子情。
志趣谦诚勤考问,文思敏锐受终生。
重温佳作难成眠,谁与同研'醉花阴?
诗友樊盛敬挽。
2024,10,24。
惊闻姚树勋诗友病故,深感悲切!
树勋诗词妙,笔走龙蛇,
词藻精美。与人为善,和蔼至诚。
愿逝者魂飞蓬莱,得道成仙。
望家属节哀顺变!
田宝林
悼念诗人姚树勋
田 彬
你曾在诗的星河里独自远航,
用灵魂编写着梦想的衣裳
艺术的火焰在你胸中熊熊燃烧
那是对缪斯女神永恒的向往
你的笔触如灵动的风响
穿梭于文字的山川与海洋
每个字都是你心血的结晶
闪烁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
然而
命运的规迹如此的崎岖
怀才不遇的阴霾一直把你遮挡
你的才华只能在黑暗中闪光
只有寥寥几人能与你相随相唱
你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没有离开诗词这个战场
你用文字书写出了内心的执着
当看到样书的那一刻
才把眼睛慢慢地闭上
你虽离开了这个你热爱的世界
但你的诗歌永远会被人传唱
在那遥远的天堂
愿你继续创作
让艺术的灵魂在天堂里荡扬
姚树勋,你安息吧
你是诗歌的忠实信徒
你的作品是读者心中的财富
你的坚韧和执着
是文人前行的导航
2024.10.22日
悼姚公树勋
重华
如今仁兄决绝而去,朋友怎堪泪不洒?弟兄何能不悲鸣?愿仁兄鬼门慎闯,奈何慢渡,忘川缓过,孟婆少饮,一路走好!临书涕泣,伏惟尚飨!
怀念姚树勋老师
文/王文汇
初识姚树勋老师,是在一次笔友聚会上。说是有一位诗人从北京回来请诗友们坐坐。去了才知就是网上经常拜读诗作的“后山人”,笔名力木的姚树勋老师。席间相谈甚欢,姚老师面相和善,随和豁达,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待人特别诚恳,抢着要做东,说是自己很少回家乡,应该请大家坐坐,搞得我们都很过意不去。后来又聚了几次,和姚老师逐渐熟悉起来,就更加关注他的诗作。姚老师的诗大都是古风,文笔自然流畅,像他的笔名一样朴实无华。以他的性情,是不愿受“律诗”的严格束缚而影响表情达意,但他的每一篇诗作的言词、韵律、意境都不亚于律诗,是古体诗中的上乘之作,受到很多同道人的喜欢。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觉得姚老师的诗作可用三个字概括——“真性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很多人的诗作都写不出自己的真性情,让人很难从一堆诗作中一眼看中。姚老师的长诗《童趣如歌》)就给人这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所以才能在众多不具名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获得武川县2021年职工诗词创作大赛一等奖。大家拜读了作品后,都觉得是实至名归,为他笔下那如歌的童年岁月而陶醉,产生共鸣。
以前拜读并收藏了姚老师自己印制的诗集《力木诗抄》,感觉妙趣横生;今年,刚听说姚老师又出了新诗集《瘦泉流声》,还来不及拜读,就传来噩耗,真有点难以相信。印象中那么满面慈祥、精神矍铄的老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记得2021年他的作品获奖后,我听说他从北京到了呼市,就邀请他来武川聚聚。他那么精精神神地坐着班车就回来了,看着根本不像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不想他已经和病魔搏斗两三年了,不想那次见面竟成永别!
原来他一直是藏了病痛,以微笑示人,原来他是敢于直面生死,用诗歌续写未尽的篇章!
姚树勋老师的新诗集由同学田彬老师作序,即将付梓了,愿姚老的在天之灵能够感到欣慰,愿我们在姚老的作品中能感受到灵魂的永生!
挽联:
文字传神 千古诗魂永驻
仙翁驾鹤 往生童趣如歌
晚辈王文汇敬上
2024年10月25日夜
沧海遗珠--痛哉 姚树勋诗集序
田彬
吾友姚树勋,长吾二岁。恰似暖阳之兄长,亦为吾师矣。
回顾往昔,五十载光阴悠悠而过,彼时,兄已沉醉于古诗词创作,而吾尚为矇懂白丁,于诗词之道甚远,羞愧不如,不堪回首。
兄之诗词,可谓绝妙,观其篇章,高雅不凡。用辞精妙绝伦,宛如匠人雕琢美玉,每一字每一词都安置得恰到好处。其意境深远,犹如置身于幽林深谷之中,又似行于浩瀚云海之上,令人心驰神往。其画面感之強,恰似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山水人物,历历在目。更兼其中正气凜然,禅意幽幽,读之仿若轻风拂面,荡涤人心。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皆被兄深刻揭示于诗词之间,使人感同身受,喟然长叹。
兄之诗词风格多样,空灵清澈,用典巧妙,情感幽微。以朦胧之中见真意,或似李商隐之风;又如王梵之以白话入诗,贴近生活,将世间百态尽揽其中;兄之诗词也可比肩白居易之平实恳切,关注民生,反映现实,言辞虽浅,意韵悠长。
兄之诗作,首首皆为心血所凝,实乃上乘之作,本应流传于世,为万众所赏。然兄之命运,实令人扼腕。兄虽有如此高之艺术造谐,却未能得命运之垂青。早欲将诗词付梓出版,奈何世路艰难。书号之贵,难以筹措,编辑歪审,难以过关……兄一生钟情于诗词创作,不求闻达于诸候,但求心血能见天日,然此愿竟成奢想。岁月匆匆,直至兄七十七岁之今日,才凑得些许银子,得以付梓,其间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兄嘱吾为诗集作序,吾闻之,心酸难抑,泪湿衣衫。吾握笔良久,竟难以下笔。吾之悲者,非为作序之难,乃为兄之遭遇遗憾。兄之才,如明珠蒙尘,沧海遗珠,本应在诗词星空璀璨闪耀,却被这艰难之现实所埋没。吾观当今之世,多少庸俗之才得享名利,而如兄这般真正才俊,却困于世俗之羁绊,不得伸展,此,时代之悲也!
忆往昔,兄于贫寒之境,笔耕不辍,灯火昏黄之下,独对纸笔,心中所思,眼中所见,皆化为笔下诗行。兄不为名利,只为心中那份对诗词之挚着。兄欲以诗词为镜,映照世间万象,欲以诗词为剑,剖析人情世故。而如今,诗集虽成,却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流传,吾心实在痛也。
吾之言语,虽能述兄之诗词一二,却难尽兄之才情万一。然,吾仍愿诸君读者,能以和平之心赏读吾兄之杰作。便可知吾言非虚。吾坚信,诸君读之,可得心灵之慰藉,亦会为兄之才华所折服。
吾作此序,为兄之诗集开篇,望兄之诗集,为后世之人珍视。兄之才华不应被岁月掩埋,而应与星辰一般闪耀于历史长河之中
2024.10.9日
怀念树勋
文/王武祥
姚树勋仙逝的消息传来,虽没有让我感到十分突然,但仍不免悲从中来。他患癌多年,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坦然面对死亡,使我常常惦念,时时微信问候。而今他驾鹤西去,让我想起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恍然如昨。
我1964年考入武川中学,在高十班,他在初中二十四班。从认识至今,已有六十年了。 1966年大串联时,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红卫兵接待站等分派时,巧遇了也来京串联的姚树勋等四五十个武中同学,被一起分配到安定门内国子监,当时这里是首都图书馆。在这里我们共同生活了四五十天。白天拿上红卫兵乘车证免费乘车到各大学看、抄大字报,到饭点回来用歺,晚上回来在大地铺上睡觉,发的有床垫,被褥。伙食也很好,顿顿有肉,比在学校时强多了,接待人员称我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所以同学们都不想离开,一直待到中央动员回去时才走。
其间,为了迎接主席接见,搞了二十多天的军训,每天早上列队跑步到安定门外。那时安定门还没拆,外面都是庄稼地,很荒凉。11月25日,我们受到了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的接见。凌晨三点出发,步行到东长安街,天还没亮,发的有鸡蛋面包。八点多开始往西通过天安门城楼,看到了在城楼上向同学们挥手的毛主席。虽看不清面孔,但从体态上可辨认出来。同学们都热泪盈眶,不停的拼命的高喊"万岁",嗓子都喊哑了。树勋当时也是很兴奋,很激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2月初离京前,我领着同学们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宣誓,表达了誓死捍卫毛主席指示的决心。回校后,我们成立了“11.25革命造反司令部”,积极参加县里的文革运动。后来红卫兵大联合,并入了“北斗星造反司令部”。此时,11.25的同学们因观点不同分道扬镳了,树勋参加了“全无敌”战斗队,后来就当了逍遥派。
1968年,所有在校的初高中生,都“毕业”上山下乡,同学们风吹云散,各奔东西,失去联系。后来又联系起来并交往至今的除树勋外,仅有张丽星、杨巧玲和丁贵才几人,而韩秉清、张志伟、李建华等多人早已去世,令人唏嘘!
1982年,我调入县教育局教研室,和树勋的爱人姚慧卿成了同事。她性情温良,待人和善,我们相处的很好,我还去东梁他们家串过门。
2006年前后,我们在呼的几个喜欢舞文弄墨老同学成立了一个微信群—塞翁诗会,把大家写的东西发上来,互相学习,互相欣赏,互相唱和。树勋是主要成员之一。他的才华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文革中的老三届,特别是初中三届,并没有在校学到多少东西,像六八届的仅上了不到一年的课程,就中断了学业。这批人虽然有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就,但像树勋这样热爱文学,在诗词上有较高造诣的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到2017年,《塞翁诗会》共出版了三本诗词辑,田彬出资,郭瑞金题写书名,王忠仁美编,陈建勋、周作垠和我是编辑。在这其间,这些塞翁们多次聚会,每次树勋都是静静的听,不多言多语,从不打断别人的话,喝酒也很克制,不像我等海阔天空,胡吹乱侃,抢着说话,一喝就多。
2008年我退休后,基本定居北京,树勋也因看孩子来到北京,他住天通北苑,我住天通西苑,相聚过几次。其中一次是我在绿洲水乡宴请几个武川老乡,树勋是刚做完手术的第二天,和慧卿打车过来参加,我很感动。之后他搬到了房山区的长阳镇,相见日少,只在每年暑期回呼时才能聚聚。他待人真诚,谦恭,和他交往过的人都说“姚树勋是个好人”,一个人能得到多数人如此的评价,确属不易。
2021年前后,树勋罹患胰腺癌,多次住院治疗。在病中,他写了很多诗,写自己的感受感悟。他的坚强,他的泰然,读后令人动容,肃然起敬。
现在,斯人已去,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也算是成功的。妻贤子孝,孙辈也很优秀,应该是了无遗憾了。
树勋安息吧!
王武祥
2024/10/26
童趣如歌
作者/姚树勋
悠悠岁月流,天地日月长.
姚树勋病中诗作选登
《病中吟 (一)PET一CT检查有感》
那有不宰牛和羊,也无永世爹和娘。
喜怒哀乐寻常事,生老病死铁规章。
昨日疗心又修骨,今天查胰又查肠。
爱咋咋地老躯壳,莫为归去枉悲伤。
病中吟(五)
反侧无眠梦难成,披衣窗前望星空。
夜空深遂叹浩瀚,星河梦幻思鸿蒙。
平凡风霜人生路,如今沉疴风中灯。
冬至阳生夜虽长,凛寒过后孕春温。
病榻随笔
丑牛职尽腊月天,随寒百感思万千。
推窗群楼灯闪烁,落笔病榻人难眠。
欲吐哀怨叹才薄,厌饮汤药恨病煎。
都道夕阳无限好,暮色苍茫挂檐前。
《胰腺癌术后化疗毕恢复正常有怀》
古稀多病药石稠,恶疾绪乱万念休。
云烟往事时入梦,前路渺茫无尽头。
杏林春风一夜来,高天爽气三秋浮。
昨日惆怅随风去,重尝浅酒泪花流。
无 题
鬼门关前归来身,又逢高天浮白云。
摇曳杨柳姿影瘦,力竭寒蝉声断魂。
六尺病榻悟生死,一面明镜映红尘。
枫叶欲向窗前落,西风掠过不见痕。
病房走廊随记
长廊幽且深,酷夏盼凉风。
相扶步蹒跚,轻语半掩门。
红尘都难脱,世事总忘空。
三寸气若在,心意浩无穷。
病中闲哼哼
沉疴无奈苦熬煎,屈指倏然累三年。
妙手杏林春送暖,橘井泉香丹壶悬。
试塗老鸦凑章句,充数吹竽调韵偏。
欲摇轻舟学钓翁,一竿夕阳一片天。
又化疗有记
恶疾务求消,入院又化疗。
烦郁临窗望,乱红映翠绦。
苍烟远山岚,霞涌琼楼娆。
潇潇昨夜雨,缕缕乡思撩。
无奈的住院
病舍灯昏照无眠,住院度日如度年。
何日金樽饮流霞,长袖清歌故旧圆。
出院有记
迈出病房门,畅快步轻盈。
春温撫面颊,雨露沾衣襟。
桃花吐幽香,杨柳舞和风。
远山绕青气,高天抱白云。
再逢绿草合,又见彩虹生。
人世虽如梦,长醉不愿醒。
都道红尘苦,昄依有几人?
感 事
退休十载京华居,天伦寻乐累也怡。
春雨潇潇天水沐,冬雪飘飘暖堂依。
梦醒霜发早垂地,伸腰日头已偏西。
一杯清茶半卷书,常伴贤妻翻影集。
告 别
在也不是走更难,牵肠挂肚乱麻团。
长离老窝思回归,久伴孙儿血脉缠。
站口嚥泪挥手别,落座失声利剑穿。
今夜望月数星星,九曲回肠又疼盘。
归家有记
睡到窗外日高悬,绒被拥身冬月天。
赖床或因归老窝,泛困缘由心松弦。
退居哄孙剩一用,赋闲望子是孝贤。
了无牵挂赊日月,入酒慢酌度余年。
(2024年1月13日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