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厕所革命"
——习近平同志扶贫纪事(卅七)
厕所,是长期困扰中国的民生难点,
也是体现人类文明的一个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时时牵挂在心间,
倡导"厕所革命"在全国开展。
他强调这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
厕所问题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
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的短板。
(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习近平还在一个大队蹲点,
知青们居住的厕所不分男女简陋不堪。
习近平看到这种窘境决定自已动手翻修,
重修后厕所宽敞干净、 男女分开,带来很大方便。
有了这样一个"示范工程",
原来观望不解的村民纷纷效仿改建:
所有厕所都改成了砖石结构,
村民生活方便了,村容也为之一变。
(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到河北正定任职,
当时农村存在着大量的"连茅圈":
即厕所与猪圈连在了一起,
又脏又臭极不卫生令人生厌!
上级部门提出把厕所与猪圈隔离,
有许多群众不理解反而阻拦。
县里很多干部主张大干快干,
习近平顶住压力选择建立试点。
试点取得效果后再进行广泛宣传,
"连茅圈"的改造得到顺利进展。
他还在县城修建了多个公共厕所,
从此正定的卫生面貌大为改观!
(三)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镇江市调研,
同永茂圩洪家勇一家人见面。
除了关心他们生话,还关心农村卫生,
得知村里旱厕已改为水厕十分欣然。
说解决厕所问题在农村具有标志性意义,
做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势在必然。
洪家经过"厕所革命"卫生间都装上抽水马桶,
化粪池的粪水用于浇地施肥非常方便。
总书记还到延边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
敦促村民改掉旱厕,来个"厕所革命";
在河北省张北县的德胜村,
为村里改厕问题科学设计动起脑筋……
如今从改建旅游厕所到推进农村改厕,
从布局城市公厕到增加女厕数量,
总书记倡导的"厕所革命"已经成为—-
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示范工程!
(维我中华2024年10月18日晚依据有关书讯改写,敬祈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