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着队进灵堂
挂个名
上炷香
磕三个头
再看看墙上的
那幅标准像
回到休息室
松口气,然后
打牌的打牌
聊天的聊天
走的走
有认识的
有不认识的
好像很神秘
又好像不神秘
——李侃:《吊唁》
选稿人语 <<<<
常说人生如梦,其实,不如说人生如戏,活几十年,演几十年,死了,活着的人继续演。看看到灵堂祭奠的那些人,没一个是非亲非故的,他们为你的离开哀恸不?也许有吧。
戏,就是这样子的。明天,换一个人死,也八九不离十。
——未满
李侃,1964年生。职业经理人,现居成都。诗观:快乐写诗快乐读诗。
没风的日子 (30首)
■李侃(四川)
▌两点
我们是两个点
相对固定的两个点
我们是墙
是屏幕
是庄周梦蝴蝶
是笑
是相互穿越
是两块胶布
现在我们各自躺在
自己床上
躺在身体里
躺在各自爱人的
怀里
我们是绝对的两个点
是干净
是化
是两点钟的亮光
▌无题
火车开动
她也跟着动。慢慢
她就跟着火车跑
先是我们面对面挥手
然后斜着面挥手
向右斜
越来越斜
然后一点一点地
就看不着人
我把我的手掌
死死贴在玻璃窗上
▌没风的日子
没风的日子
像书
靠在那儿
像灯
吊在那儿
像瓷器
瓷在那儿
从这间屋走向那间屋
像衣服
挂在那儿
像床
躺在那儿
像半夜三点
空在那儿
从楼上走到楼下
又像草
绿在那儿
像花
开在那儿
像地上的水
慢慢浸向边缘
像尘埃
开初还悬在半空
现在
却被空气吃掉
▌吊唁
排着队进灵堂
挂个名
上炷香
磕三个头
再看看墙上的那幅标准像
回到休息室
松口气
然后打牌的打牌
聊天的聊天
走的走
有认识的
有不认识的
好像很神秘
又好像不神秘
▌时光树
前段它老掉叶
一片一片地掉
掉光了
三个鸟窝
就裸露出来
没有鸟
然后它发芽
开花
它又掉花
有时下点小雨
地上
全是花泥
现在
它全是叶
越长越大的绿叶
树下坐满人
它
什么也不掉
▌清明
这一天有点凉
凉飕飕的凉
这一天车还在跑
还是那么快
这一天的鸟儿
在叫
我仔细听它的声音
不像子规
这一天
老婆九点半起床
不说一句话
洗了脸
化了一个淡妆
然后叫我
快起床
这一天的雨啊
从夜里来
它总是那么准时
那么的细小
那么的鬼使与绵郁
▌五姊妹聚会
大舅耳背
一句话不说
幺舅甩出半截话
然后傻笑
幺姨缩成一坨
偶尔抬抬头
叹气
二姨性格开朗
啥事不管的样子
母亲眯着眼
只说宽慰话
很有大姐大风范
▌雨
雨落在我的头发上
落在我的耳朵上
落在我穿背心的肩膀上
在雨中
我们去买瓜子
雨落在我的眼镜上
落在她的裙子上
落在她头顶上的诗歌上
▌念经
老和尚在前
一边念经
一边敲木鱼
大约两个人的距离
后面的尼姑婆
一长串
她们一边跟着念
一边跟着走
最后一个
没穿袈裟没剃头
不像尼姑
中间好几个
偶尔斜乜着眼
看我
▌亚健康
总觉得心里烦
气接不上
看手机不顺眼
眼镜有问题
还这痛那痛的
作呕
觉睡不好
书也不想读
老发脾气
老健忘
有时想着想着
要疯的样子
▌春风吹绿了树梢
春风吹绿了树梢
上周四可可西就闻到了
老仙昨天去崇义
看了油菜花
今天早上我十点起床
伸了一个懒腰
一阵凉风突然袭来
我顺着看了出去
树枝在摇晃
树叶绿油油的
我感觉
春风确实吹绿了树梢
▌雨总是不期而遇地下了下来
雨,总是不期而遇地
下了下来
总是不打招呼地,夜深人静时
下下来
我没有办法,只有躺在床上听雨声
听蛐蛐儿的叫声
想着黑格尔的辩证法
▌外面下雪了
我对雪的想象
不是白
是白之所是
是如何白
是白的生成
其实是黑
黑不是云
不是雨
更不是冰雹
是黑本身的自在
是自由
是无
是白的有限
是戴着白帽子穿着白大褂的白衣战士
▌毛毛雨
雨
像个孩子
两滴眼泪挂在那儿
人都快睡着了
我们这儿停电
停气
有水
雨也停电
山里的烟囱没有冒烟
▌请客
酒足饭饱后
把每一位客人
安排好
把碗筷收了
把剩菜剩饭倒了
把桌子擦了
把地拖了
用洗洁精
一个一个地
把该刷的刷了
该洗的洗了
放好
最后再把手洗了
▌四表哥
除了女儿上学
丈母娘背痛没起床外
几乎全家人聚在一起
讨论我家围墙之事
选啥材料结实?
用什么颜色不俗?
后边移出去一米才漂亮!
公家花园
物管不同意移又咋办?
不至于吵架吧?
突然老婆手机响了
我们静下来
是北京的四老表走了
脑溢血
我想了下,四表哥属兔,51岁
见过两三次
感觉中他老是郁闷
“也好,没遭罪。”我说
然后
我们又开始讨论围墙之事
▌盛宴
刚才还是闹哄哄的
现在朋友们散了
留下酒杯酒瓶
一些空着
一些有酒
半支蜡烛亮着
乱七八糟的
桌上全是尸体
我也是
▌离
离
是乌青的女朋友
是肉的女朋友
这些都是老黄历
好久没听见离的消息了
偶尔想起离
我问张3
张3说离去印度了
好像出家了
也是听别人说的
这时我会想起
离少语寡言的样子
想起她的诗和
她最放得开的那次喝酒
她一杯接着一杯
和我要啊
喝到最后
她喝了一斤二两
▌地球不是人,却得人病
一会儿鼓个包
一会儿裂个口
一会儿便秘
一会儿大小便失禁
一会儿高烧昏厥
一会儿又打摆子
有时心火躁动
乱发脾气
地球不是人,却得人病
地球的病说犯就犯
从不打招呼
▌一会儿
一会儿要交房租了
钱没凑够
一会儿任务没完成
又赚不到钱
一会儿说她听我的话
每天都吃午饭
一会儿说我很善良
是她心中的老大
一会儿说生日快到了
问我送什么礼物
一会儿说其实无所谓
只要我去了
她就非常感动
一会儿说还没有男朋友
一会儿说有男朋友
一会儿说她关心我
一会儿说我们只是一般朋友
一会儿忙着替朋友着想
多要200元小费
一会儿又叫我看她的鞋子
说后跟儿快脱了
▌蜘蛛
它盘踞中央
不说话
不动
偶尔一阵风
跟着网
它晃一晃
雨下来
除了露珠
还可看见蚊子的尸体
▌发现
我发现
大小管理者
都长有三只手
妓女
却没有
▌爱美
这件事最终结果
我变卦了
是不是有点不道德
蒙骗一颗少女的心
当我答应她时
她高兴得跳起来
她亲我拥抱我
还让我摸她的橘子乳房
和湿漉漉的下身
她说,我的朋友田佳
鼻子都弄好了
很美。我的鼻子和眼睛
早想弄了
谁帮了我这个忙
我就把第一次交给谁
她还说,你放心吧
我肯定是处女
▌四个姑娘
她们年小漂亮
两个上大学两个上初中
她们的头发很乱
胸脯还是平的
她们嘻嘻哈哈扭头晃脑
偶尔打情骂俏
她们喊我爸爸舅舅
也喊我叔叔
我偶尔插插话
她们笑得合不拢嘴
坐在旁边的那个大姐
有点不自在
她的老练她的发育
已足够成熟
▌尊严
最后她拿起我
的车钥匙看了看,说
这种车我也有
听到这句话
我怔了一下
感觉她有点不高兴我了
于是马上回答她
好啊
有这种车,好啊
没等我说完
她抢过我的话
补了一句
再好也是坐台的
▌拥
大家想回家
大家一起拥
像蜜蜂,一团团
向街道拥
向红灯拥
小车包围起来
小车拥
公交车包围起来
公交车拥
那些过马路的人
谁叫你们拥
我也拥就要拥
拥拥拥,大家一起拥
摩托车拥,乱蹿
汽车拥,猛卡
人拥,红眼瞪白眼
空间越拥越小
时间越拥越短
他们是纯种蜂子
他们互相蜇,彼此痛
一起晚回家
▌乐山大佛
导游说,在这儿照
不太合适
你的头比佛的头还高
对佛不尊敬
等我讲完了
你到对边去照吧
那边位置低些
▌死无对证
操办父亲的丧事
我的原则是
入土为安
不让活着的人受折磨
具体办法有
三天必须上山
不请端公做法事
只开一个简短的追悼会
于是母舅家的人说
太简单
族下之众说
太简单
我说,不简单
这也是父亲留下的遗言
其实没啥遗言
是我撒的谎
跟母亲商量过的
且死无对证
▌每一天
每一天
几乎每一天
我都打一个电话
给你
电话的内容
全是些废话
你吃了吗
现在干吗呢
昨晚几点睡的
没失眠吧
一想起这些话
我就恶心
更恶心的是
我还自己原谅自己
不打电话给你
又干吗
▌与死者的遗体告别
一个接一个
围绕死者的遗体
转一圈
首先把花放在地上
然后边走边看
最后与亲属握手
说一句
“节哀,保重”
整个过程很压抑
只听见哀乐的声音
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
有点不适应
加之人多
又隆重
我还有点紧张
走出灵堂
我突然想起:
死者的遗体在哪里
中间
不全是菊花吗
▌成都
雨什么时候下的
当你听见外面的雨声
雨却已经下了
成都的夜晚
净干这事
像成都的早晨
你从睡梦中走来
眯着眼
听见鸟声
其实鸟儿早已叫了
诗即生命流
一一回答诗人西楠的问题:我为什么写诗?
■文/李侃
生命被抛入世,生命要流,生命也必须流。流出来的是诗,也必须是诗。所以,我说诗就是“生命流”。生命流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要生命是敞开的,生命流就必然存在,诗也就不会停止。这是生命本身的命运,也是生命存在的价值和营养。
生命流是一种神性在召唤。倾听这种神性,并把它变成分行文字,就是诗,就是诗人写岀来的诗。为此,真正的诗人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发现能力,二是呈现能力。
所谓发现能力,就是能倾听到“神性”召唤的能力,即通常说的“灵感”。一个睿智的诗人,能从灵感中抓住那些微妙而奇特的东西。这就是诗人的发现能力的体现。发现能力,是一个诗人的先天禀赋,后天是很难培养的。这是区别天才诗人和一般诗人之真正分水岭。
我的诗,常常是先有灵感,或者瞬间冒出一个很有味儿的意象,随之就有一种创作的冲动,同时也进入到词语的现场,这时就像孕妇生孩子一样,我为了一个词语或意象,常常反复纠结,纠结得实在憋不住。
所谓呈现能力,是指用恰当的语言或意象,把倾听到的神性部分变成分行文字的能力。
一个诗人光有灵感不行,还必须能把这种灵感贡献出来。这里就有一个语言的问题,即呈现能力的问题。
按海德格尔的说法,“道说”就是通向语言道路上的个性文字。如此,一首诗意象的选取或语言角度的取舍,实际是在你的灵感出现时就基本决定了的。这个决定也主要来自一个诗人的先天禀赋。
不过,我们使用的语言,毕竟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一首诗的语言如何摆布,才能恰到好处呢,这里还牵扯到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而语言技巧后天是可以培养的。也就是说,一个诗人的呈现能力,先天禀赋很关键,但也需要后天的修炼。这一点跟发现能力迥然不同。
一个成熟的诗人,不仅先天禀赋高,还必是一个呈现的能手。呈现能力高在哪里呢,高在两个力上。即“张力”和“冲力”。关于这两个力,海德格尔有如下说法。
所谓张力,就是冲突和争执。一首诗的主要成分是意象。那么,为什么我们读到某一首诗,总觉得干涩而无味,而读另一首诗又觉得很有味道。原因何在?实际就是创作者没有通过意象建立起诗的张力,即没有建立起诗的冲突和争执。诗意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意象上来的。一首有意味的诗,其意象必须有“裂隙”,必须有东西从裂隙往上冒。这种冒出来的东西就是诗意,就是味道。冒啊冒,实际就是裂隙和意象在发生冲突和争执。而冲突和争执就会产生张力。张力,就是空间。一首诗的空间越大,其诗意就越浓。诗人写诗或创作,就是诗人在创建这种具有裂隙和意象争执的空间。即张力。
所谓冲力,就是一首诗意象的奇异性、独特性。为什么我们读到一首诗,马上就会叫起来:妙啊!太妙了!实际上就是这首诗使用的意象非常奇特、诡谲。因为奇特、诡谲,就造成强大冲力,又因为这种冲力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感官,于是我们发出了那种“妙啊!太妙了!”的声音。诗人的创作,就是在创建一种具有强大冲力的意象。其实一首诗的魅力,往往就在一个具有奇异性独特性的意象上。而一首平庸的诗,也往往就是它使用的意象平庸。平庸的意象,肯定缺乏冲力。
一首诗歌只有“冲力”,而没有“张力”,就单薄,不行;反过来,只有“张力”而没有“冲力”,总觉得欠火候,也不行。一首好的诗歌,往往是既有“张力”又有“冲力”,是二力俱佳的作品,即是意象独特空间又大的作品。这样的诗歌就是突破了庸常而创新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是首创,是“第一次”,是别人无法复制的上乘之作。
把星星摘下来
给人间当电灯泡
让夜行者不害怕黑暗
让夜哭的小孩
安心睡
一觉睡到大天光
《中国诗人村》第三期反动专刊
收稿邮箱:weim999@qq.com
也可加未满微信号投稿
《中国诗人村》公众平台
收稿邮箱:zgsrc@qq.com
(QQ邮箱,中国诗人村首字母)
——更多佳作请点击顶部“中国诗人村”关注后查阅。
中国诗人村
道就是无,反者道之动
《中国诗人村》编委会 編輯
主编:未满
邮箱:zgsr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