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五月,历史与未来的交响曲
文/丁振涛
站在山海关之巅,我仿佛站在时间的巅峰,俯视那片曾遭受海啸肆虐的海洋。1938年农历七月十四日之前,河口地区已连续7昼夜阴雨连绵。十四日夜间,突然刮起了大东北风,引发了特大海啸。巨浪翻滚,高达两米的海浪犹如脱缰的野马,疯狂地吞噬着沿海的村庄,夺走了无数生命,将曾经繁华的河口地区变成了一片废墟。尤其是小沙地区,由于地势低洼,灾情尤为严重,居民们无路可逃,死伤无数。
在这片曾经遭受灾难的土地上,历史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那些残留的断壁残垣,仿佛在低语着当年的悲欢离合,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而那些幸存者,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将这段历史传承下去,成为人们心中的典范。
岁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巧妙地缝合了历史的伤痕,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五月的渤海湾,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已重现昔日的繁荣景象。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海水波光粼粼,与沙滩上的细沙共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海浪轻拍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悠扬的声音,仿佛在低语,诉说着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那些关于灾难与勇气的故事。尽管那些幸存者如今已散落天涯,但他们的勇气和坚韧精神,却如同这片土地一样,经受了考验,仍然在这里流传,成为人们心中的永恒楷模。
初夏的阳光洒向渤海湾,海风轻柔地拂过脸庞。我站在山海关之巅,远眺这片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虽然灾难的阴霾早已消散,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不断成长,追寻自己的梦想。
五月的渤海湾,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阳光照耀下,金色的沙滩与波涛的拍击声共同编织出生活的美妙旋律。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位幸存者都以勇气和坚韧为武装,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成为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基石。我踏着海岸线漫步,目睹了勇敢的渔民们在波涛汹涌中奋力捕鱼,他们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犹如这片海洋的勇士。他们的坚韧和勇气,正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缩影。沿着海岸线,我目睹了渔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他们身着淡蓝色的工作服,手持简单的工具,顶着炎炎烈日和强劲的海风,坚定地投入到捕鱼的工作中。每当巨浪袭来,他们毫不退缩,反而迎着浪头勇敢前行,仿佛在与大海进行一场顽强的较量。这些渔民们的生活并不容易,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恶劣的天气、不稳定的捕鱼量、繁重的工作强度等等。然而,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击败,反而以坚韧和勇气,默默地坚守着这份职业,维持着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他们的坚韧和勇气,让我深深地感动和敬佩。是啊,他们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写照,是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人们的代表。他们的存在,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和力量,让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挑战,有决心去实现梦想,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我想,我们是否也应该像这些渔民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无论我们面临何种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坚韧和勇气,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才能在挑战与困难中不断成长,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正如伟人毛主席的词《浪淘沙·北戴河》上阙所说:“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我们也要像那些勇敢的渔民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破浪前行。
五月的渤海湾,阳光明媚,海风轻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想象一下,如果在渤海湾修建一条拦海大坝,连接渤海湾的南北大通道,大坝的一侧改造成大水库,将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大坝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海域之上,分割着波涛汹涌的渤海湾。水库的水面宽广,碧波荡漾,成为一片内陆的海洋,为国内的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在这条拦海大坝上,我们可以想象建设高耸的风力发电设施,它们像巨人一样站立在大坝上,利用渤海湾丰富的风力资源,将这些无形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国家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随着风力涡轮机的旋转,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地球。同时,大坝上还可以设置步行道和骑行道,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大坝上漫步或骑行,欣赏到渤海湾的壮丽海景。在清晨,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海鸥在空中翱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傍晚,夕阳西下,海面被染成了金色,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宁静和美好,放松身心,休闲娱乐。大坝一侧的水库,则是一个多功能的区域。它可以用于调节渤海湾的水位,防止海水倒灌,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水库也可以用于农田灌溉,为周边的农田提供充足的水源,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业产值。在城市供水方面,水库可以为周边城市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保障人们的生活需求。此外,水库还可以用于发电,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电力供应。
这样的拦海大坝,不仅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它将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重效益。水库的水质优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成为众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此外,水库还可以开展旅游业、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国内人民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加了解和关注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这幅壮观的景象,不仅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也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在渤海湾修建这样一座拦海大坝,将极大地提高渤海湾地区的综合实力,为我国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
回望历史,那些灾难与痛苦已化作渤海湾畔的一粒粒细沙,被时间的潮水轻轻抚平。而今,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用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五月的渤海湾,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更是人类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
让我们携手前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传承那份坚韧与勇气,让历史的记忆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风雨变换,我们都要像那勇敢的渔民一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生活画卷。渤海湾的五月,不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历史与未来交响乐的完美融合,它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未来就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去拥抱。
作者简介:
丁振涛,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曾获得2024年第三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发表于《牡丹》《参花》《文学天地》《爱情婚姻家庭》《秀江南》等杂志和《新民晚报》《金陵晚报》《盐城晚报》等报纸副刊。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