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欢歌”盘锦市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现场 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供图
本报记者 葛 鑫 通讯员 崔竹韵
“辽河的水呀清悠悠,哗啦啦地从我家门前流。两岸稻谷香,一路风光秀。”一首《辽河水从我家门前流》带着浓浓的乡土热忱唱到了盘锦百姓的心坎里。
群众演、群众看,节目琳琅,掌声不断。近日,“大地欢歌”盘锦市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荣兴村开展,吸引当地村民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此欢聚一堂,共同聆听乡村振兴的强音。
今年,盘锦市大洼区二界沟街道荣兴村成功入选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村晚”在《欢乐的唢呐,丰收的鼓》节目中拉开帷幕,台上演员唢呐一吹,现场气氛骤然活跃;相声《农村新貌》在一个个诙谐有趣的包袱笑料里展现了盘锦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盘锦苇草编不得了,简直就是一块宝,把它做强又做大,一定把它呵护好。”情景表演《唱唱盘锦的苇草编》讲的是盘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苇草编通过技艺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渐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桥梁,充分展现了盘锦的地域特色;大洼区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口子高跷”的演员舞动着扇子走到观众身边,观众同演员一同跟随节奏挥动红绸,一片火红,一片欢腾……
在百姓的欢呼喝彩中,充满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的才艺表演轮番上演。现场,非遗传承人戴着大红花走进群众,展示盘锦的非遗手工艺;农妇将盘锦大米做成的美食与河蟹分发给现场观众……这些代表着盘锦民俗与文化的标志,推动着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晚会现场的气氛持续升温,人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跺脚,热情地为每一个节目欢呼。孩子们在舞台前欢快地舞动着,也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据悉,参加本次演出的演员共计321人。演出节目多数经盘锦市“我要上村晚全民才艺大赛”两季比赛严格筛选而出,还有部分节目邀请相关艺术家共同打造。
“‘村晚’要具备的首要元素就是接地气,要具有新时代乡村味道,新农村有新作为,新农村的农民需要更高的精神享受。‘村晚’演出节目一定是乡村的、展现新农民形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本次“村晚”的导演徐志强说。
除热闹的演出外,“村晚”现场还设置了多个“打卡”美拍点和乡村市集摊位,实现了演艺现场与消费市场的深度融合。观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可以品尝地道的炖大鹅、一锅出、焖米饭、烀螃蟹等盘锦美食,还能选购质优价廉的盘锦本地特色农产品。
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激发了消费活力,也进一步推动了盘锦乡村的发展。人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挑选特色农产品,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活动除了精彩节目以外,还加入了各类游戏和挑战赛。在钓螃蟹大赛现场,参与者摩拳擦掌,手中的钓竿不断挥舞;大米美食挑战赛中,各种由盘锦大米衍生出的美食琳琅满目,米饭粒粒饱满、米糕色泽诱人、大米嘎巴香脆、饭团造型精致、大米粥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尝美食、赏非遗、住民宿、逛大集……红火热闹的‘村晚’是9月乡村最美的风景,欢迎全国的游客常来盘锦,一起坐在炕上吃河蟹、品米香、放松心情唠唠家常。世界那么大,欢迎来盘锦度个假。”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舒然在“村晚”现场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