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历史之一 >>>
菜 人 哀
▣文/屈入均
序: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尽余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历史背景:
诗中写的是清军在两广一带四处掳掠,百姓惨遭不幸。次年广州发生大饥荒,人们吃尽树皮草根后,有人便以人为粮,“菜人市场”也就应运而生。
诗歌中的历史之二 >>>
狱中题壁
▣文/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译文:
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历史背景: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的抵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诗歌中的历史之三 >>>
咏 志
▣文/孙中山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历史背景:
本诗作于1899年秋,据说当时的革命党人,在与支持革命的帮会打交道时,都以此诗为联络语,所以又称革命歌、起义歌。此诗浅显易懂,极具鼓动性,虽然“红羊”一词用了典故,但当时的人大都能够理解。
话说“红羊”:
据说,南宋理宗时,有一位名叫柴望的算命先生上书提请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年,国家必有祸患。这是因为,天干中的“丙”“丁”和地支中的“午”在阴阳五行里都属火,为红色,而“未”这个地支在生肖上是羊,从此,每六十年出现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就称为“红羊劫”。孙中山写这首诗,是在鼓励同志们努力,发动起义、推翻清廷。
诗歌中的历史之四 >>>
绝 命 词
▣文/蔡京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
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
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历史背景:
蔡京,北宋奸臣,巨贪。南逃,途经潭洲(今长沙),百姓拒售其食物,旅馆拒其留宿,虽怀巨资,也只能落得饥寒交迫,一命呜呼。弥留之际,蔡京在长沙东明寺留下此阙绝命词。
蔡京得势,自己喜爱敛财奢靡无度不提,还仗着时局太平、库房充盈,十分热衷于宣扬他奢侈的价值观,向皇帝供奉金银绢帛,劝他修建行宫园林用来享乐,以奢侈为风尚。殊不知他献给徽宗的数十万钱,连栓钱的麻绳上都沾着困厄而亡的百姓的血泪;建起的富丽堂皇的宫殿,连柱子底下都是百姓日夜哀哭的亡魂!蔡家的煊赫,到了奴婢们都能跟着获得富贵的程度。蔡京的无法无天,到最后就连一向宠信他的徽宗都无法忍受下去。
从宣和二年(1120年)被罢相到宣和六年(1124年)再次启用,蔡京已经在几年间衰老到了难以估量的地步:他早就德不配位,现在更是老眼昏花了。连宰相的日常事务,都不得不让儿子代为处理。即便如此,直到被赶下相位,蔡京都依然贪恋权势,盘桓不肯去。如此小人行径,无怪乎日后能做出弃国南逃的事情——
短短两年倏忽而过,南下的金军攻破了国都。汴京安宁繁荣的美梦骤然破碎了,宫闱贵人的歌舞升平、市井小民的自得其乐……都消隐无踪。群情沸腾,天下士人秉刀笔而直指蔡京,唾其为“六贼之首”!
——诗人已经病入膏肓!诗歌处于“在死”状态!
▣文/未满
一、诗歌永远在路上,反动,永无止歇!
上个世纪,韩东说,诗到语言为止,成就了所谓第三代诗人,《他们》在诗歌语言上的探索,打破了政治高压下的语言僵化,假、大、空的革命样板文艺及其言说方式,统统归于荒谬和荒唐!甚至带有进步和背叛意味的北岛等人,都在打倒之列。
其后不久,参与并见证了所谓第三代诗人诗歌运动的悍将杨春光,被官方和民间双重打压,他异常的用头颅砸向政治的铁墙,向世界宣告:诗到政治为止!他的《空房子主义》横空出世!让那些沉浸在语言中意淫的犬儒诗人目瞪口呆,无地自容,招至许多无端的非议,贬损,视他为怪兽。
之后,“下半身”和“垃圾派”相继出笼,给沉寂的中国诗歌带来了新鲜的,另类的景象,《突围》已经不可避免,沉渣也随机泛起,以至于诗歌江湖,竖子成名,英雄落寞。诗歌中国,一时间陷落在“下半身”和“垃圾派”的淫乱、作贱中狂欢!
再后来的“废话写作”,不余遗力的消解汉语的纯正和诗歌的道义,犹如茅坑里的苍蝇叫嚷着吸血的快感!武汉的什么书记,凭废话一堆,获得了鲁奖!这种被官方认可的写作,无异于精神毒品,让我们这个国度,陷落在无血性的奴才式的志得意满。如此这般,中国诗歌被涂抹、被污陷、被强奸,日久月深,居然有了许多奴才的快意和自得!
诗歌的道义和担当的话题点亮了古桃花源的夜空,热血和酒精生长出来的火苗成了这个世纪最初的诗性光芒!我,我们,从遥远的《诗经》里苏醒,从古老的《天问》里穿透迷蒙,岳阳楼上的“先忧后乐”几个字,让我们揣摸了好久,哀民生之多艰——谁?
是时候了——下半身已被招安,垃圾派归于沉寂,废话在语言之外求仙问道,反动才是投向死水的石块!
是时候了——诗歌到了反动的时候!不反动,不诗歌!踩着下半身,废话、垃圾的尸骨吹响反动的号角!
是时候了——诗歌必将担当起黑夜举灯的责任,我们点自己天灯,无所畏惧,永不怨尤!
是时候了——向全人类宣告:从死尸堆里爬起来的中国诗歌,将一扫阳瘘阴霾!正气必得张扬!
是时候了——诗到语言为止,到政治为止,已经归于灵堂!诗歌永远在路上,反动,永无止歇!
二、反动主义是一种免除了恐惧的写作
反动主义是一种自觉的写作,是一种免除了恐惧的写作........
反动主义是对人类各个活动领域(经济、政治、法律、教育、道德文学艺术等等)的反省和审视.......
反动主义是对当今自迷自虐者的当头棒喝.......
反动主义是古今中外无数以写作活动对抗各种邪恶,强权的延续…...
反动主义致力于遏制人性之恶,反动主义是对良知的呼唤......
反动主义向所有疲软、颓废、迷茫、病态的“诗”与“思”注射抗体.......
反动主义不懈地批判和构建,激活人的生机,元气........
三、反动主义者对世界的三种姿态
反动主义是鲨鱼和鲸鱼对大海展示出一种霸道而彪悍的存在,
是蜜蜂和蝴蝶对寒冬表现出一种自由和温暖的向往,
是珠穆朗玛峰的8848的豪迈对三山五岳的一览众山小的绝对高度。
四、什么是反动主义诗派?
反动主义诗派是指当下充满风险性的先锋诗歌写作。
诗人当反对派,犹如律师和检察官的抗辩一样,不但是良心所驱使,也是职责所在。
反动诗说以诗为突破,最终目标是引发文化艺术思潮,全文位的检讨检视个体生命的文化自觉,促进人的独立思想,催醒人的平等,自由、尊严意识。
五、反动主义原则
反别人、反自己人、反自己。以此为出发点,反一切既定的、现成的、主流的事物,包括政治上的、思想上的、道德上的、人性上的、文体上的、美学上的。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计得失、不计后果,完全把自身置于世界的对立面,反动主义永远把自身置于世界和时代的边缘,永远不谋求成为主流, 一旦自身成为了主流,反动主义便自觉地对自身进行反动,逃离主流的漩涡,继续反动。
五、反动主义口号
不反动,不诗歌!
诗歌到了反动的时候!
今天,你反了吗?
生命不息,反动不止!
反动,永无止歇!
反了就反了,没什么因为,也没什么所以!
踩着下半身,废话、垃圾的尸骨吹响反动的号角!
● 运动四原则
★ 反蔽(去伪存真)
★ 返生(循环重生)
★ 冲力(激荡涌摇)
★ 厚重(重为轻根)
● 诗写三维度
——反弹病弊。标志性、统领性
——“非诗”为诗。标志性、拓展性
——非主流为主。包容性、多元性
“反”者,涵义丰富,源远流长。它出自老子《道德经》(下同)的第40章:“反者,道之动。”根据道家哲学,它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合乎道之本质的运动。即:事物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运动和返本归根的循环往复运动。本文从这个视角出发,综合《道德经》的思想体系,认为“诗反主义”,对当前的先锋诗写,可以生发很多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 运动四原则
★ 反对
反对即反向对立和相反相成。的确,只有长,没有短;只有一,没有二、三的事物肯定是僵化的,腐朽的。因此在世界观和诗学上,我们崇尚多元并存,崇尚求同存异,反对任何单一向度的霸权。从这个启发,本文提炼一个关键词:反对。我们们认为:一个“反动主义”者,就是一个个性主义者,一个永远地反别人、反自己人、反自己的怀疑者、破格者、拓展者,促进事物的互相制衡(而非“彼可取而代”的打倒或压倒),推动事物更良性的发展运行。
★ 反蔽
★ 反省
《道德经》一书中充满了对文明、对贪欲、对人自身的审视。这对一个“反动主义”者的启发就是:“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如果说,“反蔽”更多地是批判、对抗、撕破外力强加的虚假与遮蔽,反省,则是直面自身与生俱来或后天沾染的鄙陋和毒素。这个“自身”,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艺术、道德、人性……。还如鲁迅所说,我们不是治病的医生,但要引起疗救的注意。此外,这也是为时代“立此存照”,为后人留下时代的“诗史”。
★ 返生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16章);“万物周行而不殆”(第25章)。
万物是根据矛盾双方的消长不断循环的。其实,古往今来的艺术现象也只是在母题和本质上的形态循环。下半身是创新吗?看看历代的艳情诗,其实下半身也不新鲜。垃圾派新鲜吗?《庄子》就开了写低审丑的先河,宋诗更有写低写丑写上厕所看蛆虫的。废话诗新鲜吗?上世纪30年代的废名、俞平伯们,就很废话,写得很好。所以万物和艺术都是如此,本质不变,形态循环。例如我们现在提倡微小说诗和微叙事诗,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就是一首很好的微小说诗,陈师道的《示三子》就是一首很好的微叙事诗。上世纪80年代,新世纪前后,都可以找出不少相关的诗作。只不过,新世纪的下半身、垃圾派和废话诗势头很猛,一定程度上遮蔽和弱化了这一方向的诗写。我们在新的时代,也就是微时代,提出了微小说诗,微叙事诗,进行深入地探索和构建,并努力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和风貌,这就是主流转为非主流后的循环再生。
“归根曰静”(第16章);“静为躁君”(第26章)。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5章)
道家讲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道至简……所以我们崇尚一种看似有缺陷的“简单”。去存在之蔽,亦去语言繁复之蔽。当然,“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没有“大智”,就不会有“若愚”;没有“大道”,就不会有“至简”;没有“大巧“,也不会有“若拙”。质朴就是质感、具体、朴素。抽象的“道”,终归是“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再深奥的道理、思想、情感,最好还是能化作可观可感的人、事、物。此外,在诗的语言和技艺上,我们认为也不要过多地玩“花架子”,应裁剪得体,自然简朴,不留斧凿之痕。
★ 厚重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
——反弹病弊。标志性、统领性
反弊是“诗反”四原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与诗学语境下的产物。当前中国社会,积弊日久,病象纷呈,正是大转型、大变革的风起云涌之时;先锋诗写领域,身体诗写、垃圾诗写、日常诗写和语言形式本位诗写先后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成绩,但同时,也呈现出泛滥之势,甚至一味沉溺其中,逃避残酷的社会生存,缺乏精神上的担当和艺术上的拓展。基于此,“反动主义”应时而生,反弹社会之病弊,强化国民的公民意识和担当意识,致力为中国诗歌提升精神、灌注热血,赋予新的气象和新的面貌。当然,另一方面,对主流诗写领域广泛存在的 不能面对真实之社会、人性、存在遮蔽写作,反弊者,也是反蔽,反对艺术上的伪、虚、繁,崇尚去伪存真、去蔽返真和返璞归真。
★ 二级“诗反”:反诗
——非主流为主。包容性、多元性
如果说,反弊和反诗是狭义的“诗反主义”,是可以作为诗派来打造的“诗反主义”,那么,反主流层面的“诗反主义”,则是广义的、多元的、包容性、精神思潮性的反动主义。一切探索的、创新的、循环重生的非主流诗和理论、取向等,我们都可以将之涵括进来。但一旦这些方向成熟泛滥,乃至主流化、经典化,“反动主义”者则应寻求其它非主流方向对这些主流与“经典”进行对立与冲击。
按:文章经吸纳各位同仁意见,数易其稿;其中“诗感”、“诗反”概念由老X(张XX)先生提出,并给予很多具有理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附《诗歌周刊》先后刊发各个版本和相关理论:
<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a(0, 0, 0, 0.9);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letter-spacing:="" 0.578px;="" line-height:="" 1.5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参考文献:
1、2015年1月4日,《诗歌周刊》142期《“诗反主义”诗学论纲》:
http://sgzk.org/sgzk/100/142/sp/2015/0104/7173.html
2、2015年8月6日,《诗歌周刊》173期《“诗反主义”诗学讨论稿之一:http://sgzk.org/sgzk/150/173/sp/2015/0816/9225.html
3、2015年9月27日,《诗歌周刊》179期《“诗反主义”诗学理论纲领与阐释》:
http://sgzk.org/sgzk/150/179/sp/2015/0927/9719.html
4、相关论述:2016年1月18日,《诗歌周刊》182期,
诗人影像
Poet's Image
未满,湖南人,创办民刊《中国诗人村》,倡导反动主义诗歌。
不要为做诗人写诗,诗人的名,一文不值。
拒绝诗意,非诗为诗。反动诗写,是一条新路子。反思,反诗,将给诗更多的可能。
在黑暗中点灯,这是诗写者的宿命。所谓"人类最后的良知",说的是诗人必怀耶稣之志,流自己的血,救赎苍生。一个牢骚满腹的人,有一肚子屁要放,却在意把裤子搞脏了。脱了裤子,又觉得不雅,有伤风化。那就憋死得了!不要做诗人。
现在的诗人太多,我一见着就呕吐。人都没做好,人都做不好,人都没得做,做什么诗人呢?
心怀善良,悲悯苍生,比做诗人重要。不要做诗人,不要跟我说,你是诗人。你不是,我也不是。我们都是胆小鬼,自私,又利已。
这是同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诗友的聊天记录。他害怕我的诗反。他说,不敢,会把自己写进监狱的。我本想告诉他:写诗,把自己写进监狱,是多么难得的光荣。
我忍了忍,没说下去。
毕竟,牢房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活着出来的。
——未满:《就在人间活,在人间闹腾》
文人的脊椎骨在“文革时期”就被敲碎了,至今,已被碾压成了粉末。
有人早早的就说过,做奴才是不幸的,如果做了奴才,还能从做奴才的生活中找出幸福和自豪,不知疲倦的去赞美,去歌颂,那就不可救药了。
请记住一句话,文学不是批判的武器,但永远要对武器进行批判。
《中国诗人村》第三期反动专刊收稿邮箱:weim999@qq.com。也可加未满微信号投稿。
《中国诗人村》公众平台收稿邮箱:zgsrc@qq.com(QQ邮箱,中国诗人村首字母)。
请呵护好你那颗还能愤怒的的心|未满:活在当下(组诗2024)
走召 张嘉谚:未满的'诗反'和'反诗'——试论中国自由诗写又一擎旗
——更多佳作请点击顶部“中国诗人村”关注后查阅。
中国●诗人村
道就是无,反者道之动
《中国●诗人村》编委会 編輯
主编:未满
邮箱:zgsr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