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1)》「向未来挑战」(1655辑)

晨间寄语
每天清晨醒来,我必须强制自己,调整状态,预设或直接写我的《寄语》作业。那位说了,你写军旅生活的多,写警察写得少,为什么?
前些年写了几篇,多是些业务上熟悉的话题。警察,用老话讲,是个讲良心道德的职业,伸张正义、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然而,现实中的警察,又是个颇受争议的职业。110的口号是:有事找警察!于是,钥匙丢了找警察;手机掉到粪坑里找警察;老人走丢了找警察;宠物猫狗不见找警察;马桶堵了找警察;甚至有女人在外缺了卫生巾找警察…,诸如此类找警察的奇葩现象,数不胜数。一句“有事找警察”,生出不少的别扭和厌恶。有人气不顺时找警察,警察出示了警察证还要警察出示警种证,当彼方胡搅蛮缠还要用身体冲撞你时,一句“你敢打我吗”的话,让警察多么的无奈和尴尬…。这已是不算,因为职责所在呀!可警察遇到地方势力大的、家族大的、人多的、背景大的、一时难以证明执法正确正当防卫的、被告上法庭的、单位领导自保推卸责任且没有担当的、种种,那么,有事找了你这个警察,你就摊上“事”了。
干了那么多年警察,一度深感警察不仅是个高危职业,还是个弱势群体。警察必须是“完人”,累死累活正常无所谓,而稍有差池,便成了众矢之的。尤其是当今网络发达,是非虽不明时,其信息已是满天飞了。现代人的“自我意识”强烈,在社会生活中极为自私者,“我”可以为所欲为,一旦“我”的利益受到损害,则有恃无恐。警察中也有害群之马,吃拿卡要、助纣为虐者有之,两相原形毕露时,社会矛盾便急剧上升,亦成祸端。
干警察那么多年,留下的印象是,退休了好,不在事端的旋涡中。社会矛盾一词,是个大课题,社会学家们也难以剖析透彻。但是,资本是有原罪的。昨天我在外面办事,到了那个停车场,一问:6块钱一个小时。本来那线外完全可以停两三辆车,但不是画的停车位,停在那里的车已被贴上罚单,我只好选择停在6块钱一小时的线内了。我当时就想:我们的这些年轻警察啊,为什么要去贴这个单?现实反映:没有被贴单的,你的手机上就会收到:限定时间到哪里哪里去接受处理的“通知”短信,我现在的手机里还存有两条呢,算起来,少不了300钱的罚款。
我以为,警察也讲令行禁止,可有些问题完全出在城市功能问题上,开发商和政府规划的焦点,拿甩给警察来承担、当仇人,不得不说这也是警察的悲哀了。在我截止43年工龄退休时,有20年干了警察工作,大道理是“为人民服务”,小道理是拿工资养家糊口,委屈荣耀共存。老的说法是:要得公道,打个颠倒。大道至简,用心就好。太阳升起,斜阳西下,从哪头讲都有道理,也没有道理…[OK][爱心][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4.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