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佛法正理
文/韩满林 (景德镇)
图/来自网络
吾欲禅心向世人,君须法眼入阳春。
佛慈解语华胥梦,神慧传经碧落身。
月色如灯明正理,星光有眼润贤仁。
塔铃风响云间客,斋鼓钟声物外尘。
2024.9.12
这首七律《佛法正理》是韩满林先生在景德镇所作,全诗充满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禅意,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对此诗的详细点评:
首联:“吾欲禅心向世人,君须法眼入阳春。”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将禅心(即佛法中的清净心、菩提心)传递给世人的愿望,同时希望读者能以“法眼”(即能洞察佛法真谛的智慧之眼)来理解和接受佛法,如同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阳春”既指春天,也象征着佛法的温暖和生机。
颔联:“佛慈解语华胥梦,神慧传经碧落身。”
“佛慈”指佛的慈悲之心,“解语”表示佛法能解释世间万物的真理,如同解开梦境之谜。“华胥梦”典故出自《列子·黄帝》,指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用以指无所管束的理想境界。这里用来形容佛法的境界高远、美妙。“神慧”指神灵般的智慧,“传经”即传授佛经,“碧落”指天空,这里用来形容佛身的高远和神圣。这两句诗赞美了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以及它所能达到的高远境界。
颈联:“月色如灯明正理,星光有眼润贤仁。”
这两句诗用月色和星光来比喻佛法的光明和智慧。月色如灯,照亮了正理的道路;星光有眼,滋润着贤仁之士的心灵。这里“正理”指佛法的真理,“贤仁”指有德行和仁慈的人。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指引和滋养作用。
尾联:“塔铃风响云间客,斋鼓钟声物外尘。”
“塔铃风响”形容佛塔上的铃铛随风摇曳发出的清脆声响,“云间客”指高僧或修行者,他们如同行走在云端之上。“斋鼓钟声”指寺庙中的斋饭鼓声和钟声,“物外尘”指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清净之境。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的清幽环境和修行者的超脱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七律《佛法正理》通过丰富的佛教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具有文学价值,也富有宗教文化内涵。
韩满林,1956年生,江西省景德镇市人,祖籍江西省临川人。江西师大历史系毕业,中学教师,现已退休闲居在家,爱上了写诗,一日一首,以诗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