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说开去
梁大同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出自唐代诗人徐凝的《忆扬州》,这句诗中的"无赖",绝非贬义,而是用了一种幽默的、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扬州月夜的迷人和独特。这里的"无赖",可以理解为"特别美好”或者说是"过分美丽"以至于让人无法抗拒。每当中秋时分,扬州的月色如水,洒满瘦西湖,映照着二十四桥的古韵,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让人心生向往。

中秋节,是个充满诗意和温情的节日,其实中秋之际,最令人神往的还是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眼中的月亮,距离十分遥远,却又依稀可辨,充满着神秘和想象,古往今来,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最能引人思绪万千,每当皓月当空,清辉漫洒时,人们就会望月生情,睹月思人,月共一轮,天各一方,引发了无尽的遐思,最终化做历代诗人笔下那千古不朽的瑰丽诗篇,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白居易的“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人们不禁要想,古人赏月咏月,邀月颂月,为何总把那一轮明月,当做寄情之物?!
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月圆之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些诗词不仅是对月夜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们如同月光下的珍珠,闪耀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让人在欣赏中秋月色的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月圆人圆,那一轮明月,象征着团圆与和谐,在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中秋明月,更加明亮,更加美好!
槛外人 202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