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河北石家庄讯(通讯员:齐志峰 孟凡利)08月17日,来自全国41名一线乡村教师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齐聚3000年历史古城——河北邯郸,参加由安基金和邯郸安仁坊共同举办的为期三天的安基金辅仁行动第二期乡村教师研习营。通过集中培训与交流,众多教育同仁从不同角度聚焦乡村教育,共同交流乡村学校开展中国文化阅读的丰富经验并探索阅读的无限可能。
安基金秘书长陈路及辅仁行动项目总策划——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孟琢教授分别在线上向现场的一线乡村教师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并鼓励老师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祝愿大家通过三天的学习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担负起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把中华文化的根——中华经典带给更多乡村的孩子们,为他们的成长赋能。

王海南老师进一步为大家介绍了辅仁行动项目的缘起、发展历程、几年来的项目成果,及今年聚焦在河北区域所要做的主要任务。我们希望本次乡村教师研习营,能够为乡村学校更好地落地中国文化阅读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链接更多的资源,帮助各位老师打开中国文化教学的思路。为了让图书发挥最大的价值,项目组统一为资助校研发了系列阅读课程——辅仁伴读课。

参加培训的老师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孟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李静老师,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孔晓艳,辅仁行动项目组陈荣老师,辅仁行动项目负责人王海南,湖北省公益创新研究会副秘书长汪亮老师,洛阳孟津区开元小学教师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孔晓艳老师。

《中国文化对乡村儿童的意义》是本次研习营的第一课,我们有幸请到了李静老师。李老师总结乡村儿童当下面临的三个问题是:“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没有好的情感安抚”“被垃圾信息裹挟,缺乏分辨力”,针对这些问题,李老师给出的解决方法是:阅读经典——让孩子读经典,就像把他们放到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这个世界,这样孩子们才能以一种“高维视角” ,获得一种理性和智慧的能力,从而自然也就具有了分辨能力,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规避风险,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方向
“提升自己,利益他人”是安基金的理念,短短三天的时间,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和一线乡村教师对安基金的理念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辅仁行动项目的成长历程以及未来发展的愿景更加明了。我们期待,乡村学校的中国传统文化阅读开展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得到中国文化的滋养。
来源:《中国雷锋报》平山县工作站
编辑:王翠 刘丽 曹欢欢
编审:王军卓
审核: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