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我国电商行业刚刚起步,我便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也费了一些精力,申请了一个淘宝帐号,那时候很多人,根本不懂怎么操作。因为电商产品比实体店确实便宜。作为一个热衷于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我迅速适应了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先后在淘宝开通了花呗平台,先用后付,美式消费观。花呗这月买下月还,没有利息,有利息是3月向后延长还款的。接下来又开通了借呗。并且很快发现了其中的一个便利之处——信用支还。由于我一贯良好的信用记录,花呗的购买额度高达68000元,借呗的信用额度也有16万元。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我的信用实力,更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然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似乎变得透明,各种信用借款平台对我的情况了如指掌。我的生活仿佛被无尽的骚扰电话所笼罩,如同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困境。时常有各银行的信用卡推销、微信和还呗的借款邀请、美团的信用借款推广,如同潮水般涌来,让我疲于应对。这种无尽的骚扰,让我深感苦恼,不禁感叹:我们的信用,为何变成了商家眼中的“唐僧肉”?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信用借款平台过度追求市场份额,忽视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他们眼中,用户不再是值得尊重的个体,而是可以任意割肉的“唐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他们精准地找到潜在用户,然后不分昼夜地进行推销。这种“狂轰滥炸”式的营销,让人不胜其烦。据我所知,普天之下,不仅仅是我一人承受着这种骚扰。
其次,这些信用借款平台在推广过程中,以电子百货商品奖励,吸引你办信用卡。结果存在诸多不实之词。他们往往夸大借款的便利性和额度,暗示用户可以轻松获得资金支持。然而,一旦用户申请,却发现流程繁琐、条件苛刻,甚至遭遇额度不足、审批不通过等问题,但个人信息已被采集。这种“虚假宣传”让用户感到失望和愤怒。
此外,这些平台的骚扰行为,还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隐私泄露风险。为了推广信用借款,这些平台需要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而在这些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很容易遭到泄露。一旦隐私被侵犯,用户可能会遭受诈骗、恶意骚扰等后果。
面对这一困局,我们应该如何破解呢?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信用借款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于违规搜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平台,要依法予以查处。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用户权益。
其次,信用借款平台应秉持诚信原则,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他们应优化推广策略,尊重用户意愿,减少不必要的骚扰。此外,提高审批效率,确保用户在申请过程中感受到公平、透明。用户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谨慎对待各类信用借款推广。在面对骚扰时,要学会拒绝,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信用借款平台的骚扰问题,已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我们期待政府、和用户共同努力,打破这一困局,还我们一个清静的生活空间。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倡议书》显示,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用信息共享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信用借款环境。
作者简介:王红军、曾用名王子,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人,业余喜读各领域书籍。爱好登山、器械运动、旅行、摄影、美食。热爱文学,敬仰文学,擅用文字与图片抒发情感,追求文学里蕴藏的哲理与美好。因为文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圣的艺术,能穿越时空,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精华。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文学的世界里,聆听先贤的低语,感受岁月的沉淀,共享文学的盛宴。中国摄影网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特约采编,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会员,连云港市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州区民协副秘书长,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武术协会会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