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赋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易云
2024.7.12日9时18分一10时17分作
奥帆基地回,地铁乘二路。忽觉交通便,凉爽又迅速。归来思绪多,提笔作此赋。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神经导能疗法 父母与子女的慈孝之桥——神经导能疗法成功案例记实
宁书和
2024.7.6日
2024年6月的一天,我回到老家探望母亲和家人,母亲见我回来,非常高兴。正当一家人为团聚而开心时,却发生了一件让家人紧张的事情。当晚,母亲突发肚子疼痛,她连续跑了几趟厕所,疼痛难忍,仍然没有缓解的征象。母亲很难受地趴在炕上。家里人都着急起来,到处找药,可是家里没有备用治肚子痛的药。侄子见状,开车匆匆去了镇上去买药去了。
我了解到母亲下午吃了西瓜,可能是脾胃受凉造成的急性肠道性痉挛引在的问题,我便想着用神经导能疗法给母亲调理一下,母亲早已经知道我学过神经导能疗法,因此,欣然同意。因为母亲感觉太疼痛,我甚至都不敢触摸她的整个腹部,就只能慢慢地、轻轻地给母亲调理。在母亲坚强又耐地配合下,前后大约用了一个小时,母亲说她能受住疼痛了,我和家人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夜幕中,侄子买药回来时,我还在为母亲做着调理,就自作主张地说:“药先放那里,咱别吃了,我正在调理呢!”母亲性情好,也听从我的安排,也不再念叨着吃药,在老人心里,不吃药,肚子如果不痛了,不更好吗?她安静地配合着我的调理。侄子和家人也很尊重我的意见。为使调理效果更快,其间我发了信息给师父留言,请求师父给予指导,寻求更为综合的调理方法,毕竟母亲年龄大,我担心我单一的调理方法可能不赶急。接到师父看到我信息后第一时间回复我的短信时,夜已深,母亲的状态也稳下来了,肚子疼痛已减轻,从母亲的状态来看,很显然她好受了。
睡前,我按照师父的指导又给母亲进行了局部调理,当晚,母亲再没有跑厕所,睡觉也安稳。这也说明在不用针、不用药的情况下,运用神经导能疗法缓解了母亲急性肠道疾病带来的疼痛,母亲也不再拉肚跑厕所了!当天晚上,我和家人们见母亲安稳地睡着了,我们和六月夜空里的星星一样睡了一个安稳之夜!
第二天一大早醒来,母亲说她肚子再没痛,上厕所也正常了。欣喜之余,我抓住机会又给母亲进行了一次全面性地调理,一是巩固昨天局部的调理效果;二是母亲有肩周炎,腰腿也犯痛,借此机会好好给母亲全面系统性调理下全身。调理后母亲感觉良好。因自己不常在母亲身边,我也教给母亲自己调理的方法,母亲非常乐意接受,自豪地说她可以做些简单的调理。这些情况我跟师父及时作了简要汇报,师父回信祝我母亲早日康复!
当天,我还去看望了一位身患重疾的老亲戚,她之前住院数月现在医院不给看了让拉回家的。看着她浮肿的面容、吃力的呼吸,我宽慰她也为她祈祷,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我为自己的爱莫能助、力不从心心中流下了难过泪水。我也简单跟师父汇报了这事。像这种情况,患者的家人不会调理,我们因离着远,马上要回去工作。一时半㫾,患者的家人很难接受这一不用针,不用药的疗法。对于我和同门来说,其实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所以,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下午六点时师父回复我,“孝心感天地,礼仪动穹苍!”这让我很是感动。当天下午,师父写的《孝心感天地 礼仪动穹苍——神经导能疗法成功案例记实》文章,就在平台上推送了。师父的医学实践与妙手著文实在令人惊叹、敬佩!正如师父所言的“孝心”与“礼仪”,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在以平凡的善念与言行践行着这一伟大的传统美德。就像我,因多不在母亲跟前,不能常对母亲晨昏定省、问安视膳,但是恰在母亲突发常见病情时,运用神经导能疗法从容地为母亲调理身体、缓解疼痛并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不就是在谨遵行孝之道吗?有机会能在母亲身边,我还会多为母亲调理身体的。“谁草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看望病中的老亲戚,送去问候和关心,也是尽了一个晚辈应尽的礼仪与心意。孝亲敬长,莫不如此。《论语》有言,“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这里的“医”自然指的是中医。是说作为父母不懂一点医学知识(医道、医术),就是对子女的不慈不爱;作为子女不懂得医学知识(医道、医术),是对父母的不孝不敬。或者说,为人不懂点医术,平日里如何关心父母(子女),关键时候又怎么帮助甚至救助父母(子女),如何体现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呢?当然,这并不是说当个医生才是“知医”,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也不是一个人想学就轻而易举学得的;西医光那些化学名称、数据就让人头晕目眩,暂且不论。而神经导能疗法却不一样,谁学谁会,学会即受益;最利自身,惠及家人。
师父在神经导能疗法高级研修班上曾经说过:“父母不学不足为慈,子女不学不足为孝”,学得这门医术,是做父母的福分,是做子女的骄傲。尽孝不怕用啥方式,就怕你没啥能力,而学得这门医术就是一种能治病去疾,快速挽回健康的、重拾幸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神经导能疗法为父母(子女)调理身体,通过父母子女间的爱心传递、亲情关怀,能够搭建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慈孝之桥,使行慈、尽孝、善为成为父母子女间的温情纽带,
让爱延续、福洒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