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河北邯郸讯(通讯员:王梓涵 杨梦婷)7月5日至6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冀彦伟,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史建伟一行就推进“强基工程”全国试点工作以及首届全国“村晚”群众文艺集中展演、磁州窑宣传推介工作到邯郸市进行调研。

调研组一行与邯郸市就首届全国“村晚”群众文艺集中展演筹备情况进行深入交流,并实地察看首届全国“村晚”群众文艺集中展演拟举办场地。冀彦伟对河北省文联“强基工程”全国试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对首届全国“村晚”群众文艺集中展演筹备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河北省文联持续发挥好自身优势特点,用好邯郸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筹办、全民参与、全面展示,力争将“村晚”展演办好。史建伟表示,省文联将按照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工作要求,准确理解把握村晚的主题内涵、内容形式,认真组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确保办成一届有特色、有内涵、有影响的群众文艺盛会。

调研组一行到武安市磁山镇二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考察,参观了武安市民协文艺志愿者制作的手工艺品。冀彦伟指出,要发挥好民间文艺志愿者的作用,传承好民间传统技艺,更好的服务于基层群众,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在邯郸有效落地开花。在磁山二街大剧院观看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节目后,对武安市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此外,还参观考察了武安博物馆和磁山文化博物馆,对今后磁山文化的发掘和宣传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调研组一行还前往峰峰响堂山石窟、磁州窑艺术馆、磁州窑盐田遗址进行参观考察。对响堂山石窟文物保护、历史挖掘进行细致了解,对今后响堂山文化的宣传推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磁州窑艺术馆及磁州窑盐田遗址现场,与正在参与主题创作的省、市艺术家就磁州窑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及保护进行交流,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自去年8月中国文联、中央文明办启动实施“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以来,河北省文联党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精心部署,按照“强基工程”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先后组织近千名各级文艺志愿者深入全省各地广泛开展书法、美术、摄影、戏曲、音乐、民间文艺培训辅导、惠民演出、创作交流、文艺支教等结对帮扶活动。围绕举办全国“村晚”群众文艺集中展演,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村歌、村晚节目征集遴选、培训指导、编排提升活动,强力推动“强基工程”全国试点工作在河北落地见效。

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海英,邯郸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树杰,邯郸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彦力,邯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马文林,邯郸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金东等参加调研。河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省文联办公室、机关党委有关同志,邯郸市文联有关同志,武安市和峰峰矿区等有关领导以及文联负责同志参加了相关活动。

来源:河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邯郸市文联供稿
编辑:韩晓晓 董思雯 刘丽
编审:张茂辉
审核:安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