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河畔的春天
文/余兴建
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一个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古朴而美丽安宁的小镇——长坝。石梁河,上源为大洞河,在一个深峡石穴的底部遁入地下,通过大约3公里的暗河后,再现身于地面,在流经白云乡、长坝境内后,然后经白马镇汇入乌江,总长约43公里。
石梁河流经长坝镇后,两岸逐渐开始变得宽阔,呈典型的“U”字型坡型状向外延伸。从高处俯瞰长坝镇,犹如人间的一座伊甸园。两岸青山绿水,田园纵横交错。
“二月春分似剪刀”。春分时节,石梁河两岸满山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桃红柳绿,犹如打翻的调色板,让人流连忘返。
长坝,地方不大,古色古香,街道也不多,错落有致,朴素整洁。
长坝,是一个去了就不想离开,离开后还会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环境幽雅,有世外桃源之宁静,却无世外桃源之闭塞,民风淳朴,相邻似亲。那里有老街的古朴记忆,满目苍翠的柑橘和桑林,以及清澈见底静静流淌的河水……
2002年,我刚到那里的时候,一切还不太熟悉,在下班后便感觉无所事事。有时候,一个人便独自在石梁河畔闲逛。
石梁河畔的风景很美,尤其是在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静静地洒在河畔,水面波光粼粼,十分刺眼。晚饭后的人们,三三两两,或沿着老街青石板街道去追寻时光流逝的影子;或者坐在河畔光滑的石头上注视着水面,什么都不想,就那么一个人呆呆地坐着,任凭日落日暮。
石梁河的两边,有许多春天的馈赠。山坡上长满了野葱、折耳根和各种野菜。下午时分,邀约上几个朋友,乘着温煦的阳光,一边踏青,一边在油菜花的田坎上寻找野菜的踪影。
我们的工具很简陋,或一把小铁铲,或一根小木棍。寻觅到野菜后,将木棍的一头插入土中,一使劲,然后,野菜就露出了根系。偶尔,我们悄悄地还会从农家的香椿树上采摘一些椿叶。春天的香椿很嫩,也特别香。当地的村民很友善,有时候我们担心会被发现,当地村民看见后,时常会主动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作客,有时还会送我们一些菜尖、莴笋等自家种植的时令蔬菜。
回到家里后,我们将新鲜的折耳根摘根洗净,然后拌上葱姜等作料,加上野葱,拌着清香,一盘色香味俱全,引人垂涎欲滴的天然食品就呈现在眼前。
傍晚时分,石梁河畔炊烟袅袅,站在山头眺望,石梁河像彩带向前蜿蜒,田野空旷。一缕缕,飘散在油菜花的田坎间,飘荡在石梁河的上空,成为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个时候,也是钓鱼的好季节。在石梁河畔,有许多鱼塘,鱼类很多,以鲤鱼鲫鱼为主。当地村民很少投放饲料,都是依靠天然水源养殖的清水鱼。鱼塘老板很欢迎我们。鱼塘很大,价格也不贵,鱼塘四周都种植了许多果树和蔬菜。镇上平时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对于爱好者而言,带上专业的作战装备后,这里就是我们理想的钓场。
塘里的鱼很有些狡猾,有时也会空手而归,但更多的是打发了这段时间。我们用简易的饵料作诱饵,有时候也采用农家的红苕、包谷,只要天气良好,鱼儿就爱出来觅食。偶尔钓得大鱼后,我会亲自下厨。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练就了一手煮鱼的好手艺。
清水鱼的做法很简单,只需要加些泡菜,尤其以老坛泡菜为佳。将切细后的泡菜进行翻炒,加上水,熬至半小时。然后,将洗净的鱼切断后放进汤里,用微火煮熟。起锅后加上葱姜,立即香气四溢。于是,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倒上几杯小酒,拌着丰盛的晚宴,谈天说地,无所顾忌。这种感觉就像人生到达了高潮,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
长坝镇的人很朴实,也很真诚,敢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们的热情,有时候让人很受不了。尤其是到了年底杀刨汤猪的时候,主人会提前好几天邀请,如果你不去的话,他们会一直等,直到你的到来。
那时候的我,还不太会饮酒,主人会想法设法让你尽兴。一般而言,他们也不会故意劝你喝酒,但是那种浓浓的氛围和热情,不得不让你融入其中。他们会让你选择吃肉,一杯酒抵一片蒸熟的肥肉,就是那种一放进嘴里两边会流油的猪肉,虽然口感很细腻,但你绝对撑不过四片。几片肥肉下肚后,满脑子昏昏然,全无食欲。然而,其他人则气定神闲,镇静自若。无奈之下,我不得不选择喝酒。酒过三巡,吃肉的狼狈与喝酒后的语无伦次,成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人的一生,路过的风景有很多,但真正能走进彼此内心的朋友并不多。在那段时光里,因为曾经相似的经历,走到了一起。在那里,我结识了许多我认为我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友人,他们伴随我一起走过了很多年。
大洞河的雄奇蜿蜒,石梁河的袅袅炊烟,给了我太多的记忆。在那里,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分享,一起成长。在那里,人与人之间那种淳朴与真挚的友谊,也将是我这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地方。
又是一年好春光。金黄的油菜花再次开起,漫山遍野,竞相开放。如今,那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钓鱼的小池塘变成了小桥流水,昔日采摘野菜的乱草地换成了一栋栋崭新漂亮的小洋房,高速公路从宁静的小镇上空飞驰而过。
如果说长坝是我人生中一处驿站的话,那么,我在那里的生活和经历,将会是我永生难忘的一道风景。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生经历了很多,也淡忘了很多。N多年了,有些朋友已经离开了这个世间,有些朋友因工作调动去了别了城市,有些朋友因为分开已经逐渐淡忘。但是,那一段时光,那种真挚的友谊,当我经过或回忆起这个地方的时候,她就会像一坛浓烈的醇酒,芳香而浓郁。这种感情,注定我将永生难忘。
作者简介:
余兴建,重庆市武隆区作家协会会员。本人自幼爱好文学,自1997年以来,先后在区、市级报刊杂志《武隆报》《芙蓉江文学》《重庆日报》《巴渝都市报》等发表通讯类、散文、诗歌等作品100余万字1000余篇。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