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增光添彩的德馨斋
文/傅先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又自告奋勇做了一盆炸酱:备好猪肉丁、黄瓜丁、豆角丁,起锅倒花生油加热,放“八角”,加入猪肉丁炒至半熟,再放“德馨斋”酱油、甜面酱,翻炒片刻,倒入黄瓜丁、豆角丁,随后加适量清水,几分钟即可。
我张罗的这一桌菜,家人们吃得津津有味,一向“嘴刁”的妻子和儿子也连声说“挺好吃!挺好吃!”。平时我不显山、不露水,今天受到一致好评,有点“自得意满”。我站起来“谦虚”地说:“谢谢各位兄弟姊妹,原来都是家人们做菜、做饭,我只顾吃现成的,今天头一次掌勺,经验不足,厨艺不精,火候掌握的不准,做得不好,凑合着吃吧!同时,请家人们提出宝贵意见,我虚心接受,不断改进。”
其实,真正让我敢“露一手”的底气来源于“德馨斋”调味品,只是我“秘而不宣”,没有当场说破而已。
6月23日,热心人士林毅先生、赵彤女士组织“山东金融作家”去“德馨斋”文学采风,可以说是乘兴而去,满载而归,带回来两大箱“德馨斋”产品。一进家门,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瓶酱油、一瓶甜面酱,香气扑面而来,不断向四周弥散开去,妻子、儿子、儿媳、孙子从其它房间跑出来,那浓浓的味道钻进鼻腔,沁入心脾,浑身通泰。两岁多的小孙子双手一个劲地比划,嘴里咿咿呀呀地嘟囔,意思是“他要!他要!”
晚上,我用德馨斋调味品做了几道菜,等于为28日的家庭聚餐进行了一场“实战演习”。第二天一早,我和妻子赶到岳母家,给两位老人送去了德馨斋调味品。我特地叮嘱老人:“打开的牛肉酱、香菇酱、甜面酱一定要放到冰箱里冷藏,德馨斋的产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夏天太热,容易长毛。”岳母说“你拿来的这些牛肉酱、香菇酱,俺和你爸清水下面条,挖上一勺,不用炝锅了。就馒头、喝粥、喝稀饭也不用炒菜了,挺省事。”这是“寿仙醋”,我故意大声地重复几遍,两位老人连连点头,直说“寿仙”“寿仙”,这名字起得真好!
话说“德馨斋文学采风”活动,我们一行二十多人从位于济南北园的老厂集合出发,乘车到济阳新厂,详实地了解到“中华老字号德馨斋”的“前世今生”。
德馨斋,始创于雍正四年,是济南“响当当”的老品牌,中国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主打酱油、醋、甜面酱和料酒等传统调味品。1930年正式获得“出生证”。苗星垣先生(字世德)为其命名“德馨斋”,取“明德惟馨”之意。一代又一代“德馨斋”人,坚守“咫尺匠心,明德惟馨”的斋训,坚持“真材实料+传统工艺+泉水酿造”三大法宝,成就了流传百年、广受赞誉的经典产品。2019年“云亭”和“德馨斋” 联姻,组成“云德食品集团”。两强联手,秉承“焕新,赋能,共赢,百年传承,守正创新”的云德食品集团焕发勃勃生机。2023年云德食品集团迁往济阳新生产基地,基地占地6万平米,综合产能20万吨。
跟随云德食品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赵欣然的脚步,我们走进规模宏大、管理科学严谨的现代化、自动化生产车间,令人震撼,完全颠覆了先前对酿造厂“手工操作、作坊式”的认知。
赵欣然,中年女性,睿智干练,给人一种“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企业家良好印象。在与采风作家的见面仪式上,赵总郑重承诺: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一定要让“德馨斋”这个中华老字号发扬光大,在泉城济南、齐鲁大地乃至华夏神州熠熠生辉,决不让这块金子招牌蒙羞生尘。赵总的承诺,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久久回荡。从她坚毅的目光里,我分明感受到了她和她的员工传承、保护、挖掘、发展中华老字号“德馨斋”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从她坚定的眼神里,我清晰地看到了云德食品集团光明灿烂的未来和无限广阔的前景。
我看好云德食品集团,我和“德馨斋”颇有渊源。
从“德馨斋”文学采风回来,我似乎“着了魔”,逛超市的频率明显增多,一到超市就搜寻“德馨斋”产品,一旦发现其“倩影”,心中满是欣喜,宛如遇见久别的老友,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有时还趁选购商品之际,偷偷地把“德馨斋”置换到显眼的位置。
“德馨斋”啊!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你!
作者简介:傅先河,山东省、济南市作协会员,周三、张炜读书会学员,济南市阅读协会会员,历城区“第六届道德模范”“济南好人”、济南市“最美家庭”、济南市“学习强国学习达人”,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诗词学会会员。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