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天空】感谢两位名家题词
倪进祥: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2010 年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2011 年当选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吴继生:柬埔寨王国中柬文学交流名誉顾问 ,柬埔寨中元诗社创始人 。

【顾问】倪进翔 吴继生 沐子 海韵 诵雨 海涵
【责编】心海
【主编】李永玲
【图片】沐之 海韵 听雪 忘不了
【推送】海韵 刘书琴
【主讲人简介】 杨俊林笔名青竹,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静海区诗词协会主席。出版诗集四部,曾获天津市作协举办的“纵笔讴歌新时代”征文一等奖;第九届“扎龙诗会”一等奖;“静沧廊同心奋进共享小康”征文一等奖等。参与编辑多本全国诗歌选集。作品常见于《天津文学》、《作家报》、《中国新诗》、《鸭绿江》、《天津日报》、《天津工人报》、《天津教育报》、《天津诗人》、《女士》杂志、《海河文学》、《中国诗》、《青年文学家》、香港《流派诗刊》、台湾《大海洋诗刊》等杂志,作品多次被推送学习强国平台,也被多个地区的融媒体制作播出。

六月16号,麦收的天气,阳光照的人刺眼,炙热的阳光,炙热的心,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聆听杨俊林主席主讲的诗歌公益课。
杨老师每次上课前都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和课件,并且打印出来学员们的学习资料,以便学员们学习使用。几年如一日,寒来暑往,甚至风雨无阻,忠心感谢杨俊林老师为我们学员付出的一切 !
杨俊林主席先认真讲解了黎落老师的作品《二叔》,然后讲解了静海诗词协会诗社两位老师的作品长处和不足,还讲到某个作者用IT合成作品的想象,使我感触颇深。诗歌应该是新声的吐露,怎么能变成文字的炫技。没有感情的文字,有什么意义?
之后,杨老师拿出一个没有署名的诗歌,让我们读一读,评价一下!诗友们起初都不言语,后来有诗友问,这是不是您的作品,这是不是某位名家的作品。老师笑笑均不置可否。心海大胆提出的想法,名家的作品也不是各个优秀,一方面突出的作家,另一方面也不一定也突出,比如网上就登过莫言老师的某片作品拿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其他作品也有平庸之作,甚至他的一首诗歌被粘到网上过,也是比较拙劣。我们不要崇拜名家名人,被一些名号蒙住了双眼。接着老师诗友们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会场辩证热烈,发言积极,这样的活动切实提高了老师们的鉴读能力和鉴赏水平,收益颇丰,感谢杨俊林主席精心备课,精彩讲解。
之后,杨俊林主席讲解了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并分享了他的阅读感悟。

老师们认认真真的听着,做着笔记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通行本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学问一天比一天增加。
求道的人,私欲一天比一天减少。
私欲减少又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
“无为”表面上没有作为,实际上无所不为。
治理天下,要以“无为”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扰乱民生,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逐句解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指学习诗书礼乐。日益:每天增加。道: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日损:每天减少。
求学的人,每天都能增进知识和学问。修道的人,则每天都在减损私欲和杂念。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修道是为了提升身心和品性。知识可以增进,修身在于做减法。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修道的人不断去除私欲杂念,最后达到“清静无为”的状态。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指不为自己私利去作为,也是不妄为。一心为公,遵循自然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无为的境界是“为而无为”,也就是做得非常自然,看起来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取:治理。无事:无为。有事:满足私欲而扰民。
治理天下,要以“无为”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扰乱民生,违反自然,那就不能治理国家了。
心得总结:
本章是前一章继续,即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来讲解“道”的运用。本章争议很大,各种解说五花八门,有的人认为是胡扯,有的人认为能通神,总之乱七八糟。其实理解老子的话很简单,按照字面意思朴素理解就行。
为学是指学知识和经验,会一天天增长。知识是无限的,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所以我们对知识的探索永远没有尽头。而为道则是修身养性,也是没有尽头的,需要一天天去掉心中的妄念,让自己的身心回归自然,接近于“无”的状态,因此是不断减损,直到彻底去除个人私欲与邪念。这样有增有减,向外求学识是增,向内求柔静是减,向外是求学,向内求是求道,合起来就是完整的修行。
如果领导人能够把私心杂念减损到了“无”,抛却个人利益,一心为公,那就合于“道”了。合于“道”再去做任何事,包括治理天下,就没有不成功的,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无所不为。这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为了公共利益而为,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二是遵循自然而为,不扰民,不破坏,做了很多事而看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做。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德经》的核心观念,也是老子提出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想。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来论证“无为”的积极意义。从表面上看,“无为”似乎是消极的,是倒退的,然而这都是我们对于无为的误解。无为并非真的什么也不做,而是做了看起来像没有做一样,做得非常自然。从本质上来说,无为是在解决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矛盾性和对立统一问题,试图找到一个化解矛盾,平滑进行质量互变的途径。老子早就看到了事物的运动性和矛盾性,如果一味地朝某一面发展,达到极致势必会转向对立面,而在转向另一面之前如何做到平滑过渡,如何做到顺其自然则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可以说在前神学时期,即两千多年前,也就是老子具有了哲学意义上的宇宙观以及社会观,是真正的哲学家。老子破天荒地提出了超越现实社会的“道”这个神奇的概念,它说不清道不明,它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与神也不同,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无”,对世界起着支配作用。
老子的核心思想“无为”被很多人给误解了,以为是消极无为,遁世退隐之学,这真是可惜至极。“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老子的核心思想。通过“无为”来达到更好的“有为”,这是老子想要告诉统治阶级和领导者的。中国古代社会,虽然表面上是儒家是正统,但背后奉行的是道家和法家,在本质上其实是道家。道家在根本上影响着中国,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无论是治国安邦还是生活上的方方面面,老子的思想早就入于无形之中了。
交入作家协会的材料
杨俊林主席赠书
各位老师好!2024年总工会诗歌创作公益课堂第一期第6次课将要开讲,请有时间的老师一定去听一听,创作不是速成的,需要时间积淀。诗歌是灵魂与万物的对话,大道至简,宇宙低飞于内心。主讲教师青竹,本次内容是:
1.名篇赏析(黎落,王相华);会员作品赏析(曹磊,毅蓂)
2.《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研讨,论诗歌创作如何开拓元认知思维。
时间;6月16日(本周日)下午2.30至4.30
地点:总工会服务中心新湖公寓底商,二楼第二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