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脉思先哲,百岁从头学做人。”这是章人英在年过百岁时的自勉,短短两句,谦虚而又坚定地表达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6月16日,“思故人 品文化——纪念章人英先生座谈会”在沪召开,原中共上海市卢湾区纪委书记、老年大学校长、《新世纪国学沙龙》创建元老胡瑞荣出席并讲话,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教授吴铎,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常委、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做书面发言。
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张妙德,上海百老国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学沙龙咨议杜寿武等70余位章人英生前的好友、同事、学生、后辈参与了本次会议。座谈会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编审、《论语五连环》责任编辑、《新世纪国学文摘》执行编辑陈莉莉主持。
章人英(1914-2020),知名社会学家、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教授、上海市社会学会名誉顾问,是《辞海》社会学词条主要撰写人、“文化”词条撰稿者。他著有《人类学词典》《社会学词典》《普通社会学》《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论语五连环》《东方爱经》《简明国学常识辞典》《水云客诗稿》等,诗作曾入选《上海近百年诗词选》。
胡瑞荣在发言中指出,章人英治学上亲力亲为、善作善成,为提升国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地位做出了杰出贡献,跟他交往的几十年中受到了很多启迪,我们要如章先生所说,致力提升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寿命,争取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张妙德表示,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章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章老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章人英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退休后仍心系国学的普及与推广,2006年在原上海卢湾区图书馆开办了“新世纪国学沙龙”, 创办《新世纪国学文摘》并亲任主编、名誉主编,参与了大量社会公益授课和讲座。同时,他笔耕不辍,在诗歌创作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他一生创作诗词300余首,晚年更提倡社会诗,尝试开创一条贴近生活、为大众所乐于接受的新体诗词道路。
华东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林燕萍,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庄金峰,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原主任李建勇,华东政法大学校友周卫良、王晓青,中国作协、湖南省作协会员、《华夏诗歌新天地》主编黄大秀,《新世纪国学沙龙》代表杨鸣,国家甲骨文和奇石文化研究专家王贵生分别发言,分享了与章人英先生相交、学习的过往,一致认为章人英是传承优秀文化、创造现代文明的典范,他的高尚品格和创造精神将永远值得后辈学习。
家属代表、章人英大女儿章嘉平感谢与会嘉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评价。
章人英外孙女赵枫是《章人英学术文存》及《云水客诗稿与寄怀》主编人之一,也是座谈会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人,她宣读了身处美国的刘海善、阮虹、胡敏德和李正四位老师为此次座谈会所作纪念辞。赵枫表示:“章人英先生的松柏精神,水云风度,所绽放出的人性光辉将永远激励后辈们前行。”
为表示对章人英先生的纪念和崇敬,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杨鸿台、剧作家杨立华吟诵了自己所作的诗,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此外,杨鸣宣读了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常州市辛亥革命研究课题组来电,杜寿武宣读了比利时尧舜甲骨文研究院博士马天麟海外来鸿。
本次活动由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国学专业委员会和黄浦区明复图书馆新世纪国学沙龙主办,得到了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大力支持。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章人英学术文存》《水云客诗稿与寄怀》两本新书的赠书仪式。
文:邵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