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河北石家庄讯(通讯员:安晶 张哲)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源自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流传沿袭,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是当前唯一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围绕端午习俗出现了不同版本的“人物纪念说”,这些在学术界实际上被认为是后世附会的产物。其中,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以至于中国人把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插艾草的习俗。临近端午节,正定县南楼乡完民庄小学开展开展"割艾草、插艾草"的活动,学生自己在学校割艾草、制作艾草花束,韦利华校长给孩子们讲授悬挂艾草的作用以及怎么样悬挂艾草。

时光流转,当今世人依然年复一年地专门用一个珍贵的传统佳节缅怀屈原,他的优美诗章、高洁人格和千古之志,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来源:正定县南楼乡完民庄小学供稿
编辑:刘丽 康静 王静怡
编审:王翠
审核: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