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扈建新 王秀芳 赵松花 李永玲
【主编】李永玲
【出题】王秀芳 赵松花
【推送】诗艺天空
2024年6月3日
出句:一梦醒来,对镜忽惊霜染鬓(星河船夫)
对句:
1. 孤宵醉罢,倚楼长叹泪沾巾(倚澜凭风)
2. 三山悟后,临风犹喜志如峰(讷言敏行)
3. 五更归去,仰天不见月留仙(心海)
4. 千山矗立,临窗又见雾遮峰(陈湘勇)
5. 百花凋落,凭栏又见日腾辉(户向发)
6. 百花落去,推窗却见菊开篱 (优雅芳菲)
7. 孤芳静处,登楼空见月初弦(随缘)
8. 三更睡去,临窗不觉露沾裳(高海峰)
9.千愁散去,回头依旧月穿窗 (竹风)
10.百花齐放,看山便觉老返童(夕阳红)
11.三春逝去,拈花始觉念离尘(平安)
12.繁华散去,凭栏但见浪淘沙(惜缘)
13. 多年漂泊,思乡常盼叶归根(金手掌)
14.三餐固定,居家犹爱灶生烟(仰望星空)
15.两行泪下,凭栏不见雁归乡(超然)
16.千金散尽,葳蕤可峙复还来(悦人)
17.诸年逝去,临窗不语怨浮心(忆往昔)
18.几多愁过,隔帘犹见日辉霞(斌)
19.三思过后,开心犹笑岁留痕(沉默羔羊)
20.千帆竞发,启航更觉浪随身(园工)
21.三人行后,悟言又觉木逢春(刘景兴)
2024年6月4日
出句:书画琴棋诗酒外(晓安)=
对句:
1. 梅兰竹菊性情中(惜缘)
2. 孝廉仁义子孙贤(仰望星空)
3. 菊松竹石水云间(讷言敏行)
4. 春秋冬夏笑颦间(平安)
5. 风花雪月赋词中 (优雅芳菲)
6. 青红赤紫海天中(夕阳红)
7. 功名利禄雾尘中(忆往昔)
8. 笛箫笙管曲歌中(高海峰)
9. 沧桑世事道心间 (竹风)
10. 浮沉进退笑谈中(惜缘)
11. 酸甜苦辣达生中(心怡)
12. 亭台楼阁霭烟间(户向发)
13. 田林渔牧富农中(园工)
14. 唱弹吹拉曲歌中(阿甘)
15. 风花雪月水云间(沉默羔羊)
16. 东西南北地天边(超然)
17. 桑麻鸡犬垄蹊旁(户向发)
18. 春秋冬夏岁时中(倚澜凭风)
19. 葱姜李蒜果蔬中(园工)
21. 江河湖海画图中(陈湘勇)
22. 土金木火水云间(汪海成)
23. 星辰日月宇寰中(刘景兴)
24. 西东左右考量间(心海)
25. 兴衰成败悄然间(李永玲)
瓢盆锅碗日常中(李永玲)
26. 鱼虫花鸟水山间(金手掌)
27. 襟怀坦荡笑谈真(随缘)
28. 烟波缭绕水云间(斌)
2024,6,3-6,7,联绝律赏评
出句:一梦醒来,对镜忽惊霜染鬓(星河船夫)
对句:繁华散去,凭栏但见浪淘沙(惜缘)
🌟龙文点评:
这副对联富有哲理和深沉的韵味,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人生如梦、时光易逝的感慨。
上联“一梦醒来,对镜忽惊霜染鬓”,描绘了人们在一觉醒来后,面对镜子突然发现白发苍苍的情景。这里的“一梦醒来”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对镜忽惊霜染鬓”则表达了人们面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惊愕和无奈。这一联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匆匆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联“繁华散去,凭栏但见浪淘沙”,则进一步延伸了上联的意境。这里的“繁华散去”指的是世间万物盛极而衰、最终归于平淡的自然规律,而“凭栏但见浪淘沙”则通过壮观的江景,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变迁。浪淘沙不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隐喻了人生经历的磨砺和洗礼。这一联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出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副对联上下联之间衔接自然,意境深远。它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这副对联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郝清文,网名 龙文,津缘诗社副社长)
出句:书画琴棋诗酒外(晓安)
对句:风花雪月水云间(沉默羔羊)
酸甜苦辣达生中(心怡)
🌟惜缘简评:
晓安老师的出句:书画琴棋诗酒外,书画琴棋即是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此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诗酒:作诗与饮酒。苏轼诗云:“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出句表达的意思是:在平凡的人生中,除了作诗和饮酒之外,还有琴棋书画四大雅兴呢。表达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儒雅追求。
羔羊诗友的对句:风花雪月水云间,风花雪月:指春夏秋冬四时景物,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大自然物象。而这些美好的景物都是在水云之间。水云间为虚笔,对句的立意旨在表达一种清秀淡雅的意境,吟风弄月,超凡脱俗。
心怡诗友的对句:酸甜苦辣达生中, 酸甜苦辣:意思是指各种味道。也用于形容人生中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 达生:通达生命。《庄子·达生》云:“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意思是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 对句的意思表达人生几十年来经历了酸甜苦辣各种况味,到晚年活得通透了,看淡了许多,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今天的对句练笔,诗友们脑洞大开,思路发散到各个方面,营造了丰富的意境,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为诗友们的精彩联句点赞,欣赏学习了。
(王秀芳,网名 惜缘,津缘诗社副社长)
2024年6月5日-7日
端午节是我国民俗的重大节日之一,与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悲壮命运密切相关。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悬艾草,饮雄黄酒等民间习俗。 请诗友们以端午节为题材,题目自拟,不限韵部。绝句,律诗均可。每位诗友限投一到两首。
✍✍✍【本期上刊诗人】
1.惜缘2.讷言敏行3.刘景兴4.户向发5.平安6.仰望星空7.杨春英8.竹风9.文心10心海(二首)12陈湘勇(二首)13.海韵14.夕阳红15.斌16.园工17.齐力18 金手掌19优雅芳菲心20.怡超21超然22.沉默羔羊23高海峰24.吴红玲
1. 七绝·端午祭
文/ 惜缘
天晴日暖值端阳,汨水飘来角黍香。
一卷离骚读风骨,三杯浊酒祭忠良。
2. 七律.端午节感怀
文/讷言敏行
端午关情粽子香,离骚绝唱卷宏长。
江河万里怀诗祖,天地千年赋曲章。
欣见艾符门上挂,但求彩线世间康。
榴花似火人升泰,蒲节同心岁富昌。
3. 七绝·端午节有感
文/刘景兴
糯粽龙舟祭圣贤,千年遗恨汨罗川。
怀王若肯听君谏,一统华夷尽楚天。
4. 七绝•端午怀屈原
文/户向发
滚滚汨罗埋沈冤,卧狼当道对谁言?
滋兰树蕙高山仰,绝世超然纪屈原。
5. 五律·端午
文/平安
红日照青莲,江山祭楚贤。
千家包黍粽,万众赛龙船。
浊酒雄黄撒,香囊艾草悬。
国殇铭史册,后代续新篇。
6. 端午遐思
文/仰望星空
艾草悬门角粽香,雄黄美酒保安康。
乘风破浪新时代,献策建言皆概慷。
7. 七绝.端午祭屈原
文/杨春英
离骚演义亡君志,汨水同悲稚子情。
殉国千年铭史记,端阳共咏颂哀荣。
8. 端午节
文/竹风
花绳五色淡留痕,艾草三株斜倚门。
江上龙舟追往事,堂前米酒祭英魂。
9. 端午节感想
文/文心
年年端午欲诗题,天问离骚与浪齐。
汨水犹怀千古恨,至今难忘大夫兮。
10. 七绝 端午情
文/心海
艾草三根门上挂,红葫一串叶边垂。
缅怀屈子舍身去,舟泛湖中粽溅漪。
11. 七律 端午包粽子比赛
文/心海
东市艾蒿西市米,豆沙红枣备齐全。
双双巧手轻轻裹,段段丝绳紧紧缠。
几片青荷施粉黛,三盆白玉掩娇妍。
诗人含恨千年去,文化传承万世延。
12. 陈湘勇二首
祭屈原
文/陈湘勇
兰桡冲碧浪,鼙鼓震青天。
试问沅湘水,追思多少年?
端午寄怀
文 / 陈湘勇
信水鼓声威,兰桡竞渡飞。
雄黄开口饮,艾草插门辉。
天问诗瑰丽,离骚句妙微.
粽香思屈子,禹甸祭魂归。
13. 五绝.端阳节
文/海韵(平水韵)
门上艾根长,端阳华夏忙。
烟熏香煮粽,汨水荡诗殇。
14. 端阳感怀
文/夕阳红
含恨灵均投汨罗,江流怒号奏哀歌。
可怜故国无才俊,堪笑楚宫尽鬼魔。
大地阴森邪气重,青山苍翠瑞云多。
兴邦不忘忠魂志,千载诗家共咏哦。
15. 七绝·端午
文/斌
黄酒青梅芒种忙,红绳绿叶粽飘香。
离骚翼翼流千古,天问洋洋洒万方。
16. 五绝·端午
文/园工
端午粽飘香,龙舟竞赛忙。
离骚君屈子,激发酒诗肠。
17. 祭屈原感怀
文/齐力
怀沙千载意难平,屈赋雄辞呐喊声。
鼓令龙舟三万里,九洲听取浪相鸣。
18.七绝 忆屈原
文/金手掌
每逢端午祭英贤,一片丹心报国还。
千古忠魂泣天地,汨罗江水映青山。
19. 七绝・端午寄怀
文/优雅芳菲
又值端阳艾插门,龙舟角黍祭英魂。
忠良遗恨留千载,傲骨高风万代尊。
20.七绝·端午节
文/心怡
家家端午粽飘香,五色彩绳祈福康。
天问离骚今尚在,千秋墨客忆忠良。
21.五律 端午祭屈原
文/超然
又逢端午日,四海颂英名。
屈子含悲去,离骚发愤成。
兴邦修远路,济世曲折行。
遥祭汨罗水,飘香爱国情。
22.七律·端午有寄
文/沉默羔羊
家家户户过端阳,蒲酒雄黄米粽香。
艾剑悬门驱邪佞,龙舟竞渡祭忠良。
重吟《天问》欢情没,再唱《离骚》怒气张。
为国捐躯昭日月,大夫高品永传扬。
23·端午祭屈原
文/高海峰
幽香艾叶插门上,净味雄黄撒院虫。
紫气迎来端午节,乡愁归梦少年风。
楚章犹记屈原骨,北海方知苏武忠。
先圣痴心酬国志,后贤极目亲民躬。
七绝 端午
文/吴红玲
岸芷汀兰淑气浮,超然一鹤楚天游。
寻思天问灵均赋,依旧江河日夜流。
✍✍✍七绝·端午节有感
文/刘景兴
糯粽龙舟祭圣贤,千年遗恨汨罗川。
怀王若肯听君谏,一统华夷尽楚天。
惜缘简评:
这是刘景兴老师的一首抒发端午节感怀的七绝。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深具文化底蕴。它是纪念屈原、龙舟竞渡、包粽子等诸多民俗活动的节日。
一般来讲,端午节祭奠屈原,大多是讴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高尚品格。
刘景兴老师的这首绝句,不走寻常路,而是另辟蹊径,别有一番情趣,我们一起来欣赏。
起句“糯粽龙舟祭圣贤”,糯粽:是一种以糯米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粽子。龙舟:刻饰成龙形的船。多在端午节用来举行龙舟大赛。 圣贤:这里指代屈原。起句破题,点明端午节祭奠先贤屈原的活动。
承句“千年遗恨汨罗川”,直抒胸臆,感慨屈原投江自尽,以死明志的壮举。这里似乎入情过早,诗意到此写完了。其实不然,这里的遗恨为转合句埋下伏笔。
转合句“怀王若肯听君谏,一统华夷尽楚天”。转句的假设看似无理,却是无理而妙。假如历史不留下这“遗恨”,而是楚怀王听取了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或许真的能由楚国一统天下呢。华夷:有几种解释,在本诗中指代华夏的疆域。
本诗的转合句与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诗格律韵部无误。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起承转合有度,转句出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欣赏学习了。
(王秀芳,网名 惜缘,津缘诗社副社长)
五律·端午寄怀
文/陈湘勇
信水鼓声威,兰桡竞渡飞。
雄黄开口飲,艾草插门辉。
天问诗瑰丽,离骚句妙微。
棕香思屈子,禹甸祭魂归。
星河船夫点评:
端午节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源于屈子。屈子,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楚怀王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怀王后期,秦国占领了楚国八座城池。秦王遣使入楚,邀请楚怀王赴秦议和。屈原看破秦国阴谋,进宫力谏。怀王昏聩,听信谗言,不仅不采纳屈原的意见,还驱逐流放了他。结果楚怀王到了秦国就被软禁,三年后客死秦国。秦国随即发动战争,攻陷了楚国京城郢都。屈原听此噩耗,悲愤地投江自尽了。
楚国的老百姓,得知屈原投江。渔夫们驾着渔船急匆匆赶来打捞相救;老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侵扰屈原的身体,纷纷向江中投放粽子、鸡蛋等食物;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懂医术的人把雄黄酒洒到江里,为了药昏水中的蛟龙水兽。
从此以后,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就成为祭奠屈原的习俗了。
陈湘勇老师的五律,全面的描述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屈子的敬仰之情。且对仗工整,韵律俱佳。其他各位诗友的律绝作品,也都绘景抒情、各具特色。因篇幅所限,此处不再一一展示了。
(扈建新,网名 星河船夫,津缘诗社社长)
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官网www.21poet.com微信sclg6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