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十七)
王玉华
人们对社会和事物的认识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一点点积累后逐步形成的。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偏僻山村马棚,来到磁窑坞熙熙攘攘的集市街巷接触社会谋生,再到商贾云集、灯红酒绿、各色人等潮涌不断的周村旱码头,王光铭眼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心里面想到的,今生期盼的,好多好多复杂的意念交织掺杂在一起,脑子里简直就是一盆大浆糊。
在马棚山村老家时,他体味到的是山区贫民生活的艰辛,印象最深的是1914年淄西农民为了生存,向官府抗捐抗税的故事。 在磁窑坞南北大街的集市上,他看到的是莱芜茶叶口和苗山、和庄的村民,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数十里山路,挑来的山姜和瓜果蔬菜。还有就是章丘的父老乡亲们,汗流浃背地肩挑车推,运来的锄、镰、锨、镢和锅盆炊具。
在周村谋生的寒暑岁月中,他又目睹了缫丝工人为了改善待遇低下、生存艰难上街罢工的悲惨处境。还知道了工会领导人景宜亭为穷人说话被捕入狱,共产党人郭恒祥组织农会被土豪恶霸杀害的残酷现实。而那些掌控着大量土地财富和权势熏天的土豪恶霸、衙门军警、官府贵族们却凶残无情地对待无辜的百姓黎民。
艰苦生活中的人们
特别令人心寒的是,喊了二十多年“民主共和”的上层社会统治者们,展现给人们的却是另一副时时处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丑恶嘴脸。社会中下阶层都对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民生、民权”美好社会生活充满着期盼和向往,但现实却让人绝望不堪。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对人生未来的迷茫。王光铭时常陷入深深的思考,他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未来在哪里?
夜晚闭店上门板了,内心颇不宁静的他独自一人走在周村商城的大街上。
出店门向北不远左拐西行,就是高高大大、气势雄壮的旱码头牌坊。顺着南北大街前行,东西两侧一路的商铺彩灯璀璨。远远望去,伫立在大街中段东侧的美孚石油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一副鹤立鸡群傲慢的样子格外显眼。
王光铭漫无目的走着走着,又辗转返回,来到了丝市街他经常光顾的“今日无税碑”前。
“今日无税碑”记载的是清朝顺治年间,刑部尚书李化熙回周村老家时,他发现商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豪欺行霸市,营商环境恶劣,多数商家收不抵出、怨声载道而心生忧虑。为化解这一难题,李化熙回京后便请求顺治帝为周村商埠开恩免税。
为照顾李化熙的面子,顺治帝只答应“免税一日,”李化熙无奈之下斗胆心生一计,瞒天过海的把皇帝诏曰“一日无税”改为“今日无税”。且让人刻下石碑立于商城,示于众人、昭告天下,感谢皇恩浩荡。李化熙巧改皇帝免税一日的本意,改为寓意“天天免税”的“今日无税,”意在借皇帝圣渝东风普泽一方,体现了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超人胆略和儒商风格。
凝视街碑,缅怀先贤,王光铭又联想起清末民初“瑞蚨祥”掌门人孟雒川在北京大栅栏街内开店时,被八国联军一把大火烧毁货物和账簿的遭遇。面临重大经营风险困境,孟雒川毫不气馁地向所有客户作出了:“凡本店所欠客户的款项一律奉还。凡客户所欠本店的款项一律勾销,本店永不歇业”的庄严承诺。坚持诚信经营、主动让利、信誉至上的鲁商胸襟风范感动了新老客户,使得“瑞蚨祥”品牌一时名动京城,业务经营状况很快走出了困境。
淄西老家王洛东、赵承祥、黄凤岗他们组织农民抗税也好,周村工会缫丝工人罢工也罢,还有景宜亭、郭恒祥为民请命、李化熙巧树“今日无税”碑、“瑞蚨祥”宁亏自己诚信经营,不都是为了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吗?
王光铭心想,既然走上了经商这条路,如果条件允许,他一定要以先贤哲人为楷模,毕其一生,善行社会。
但时也、势也,社会时局混乱,此种想法显然属南柯一梦了!
他曾在报纸上看到过“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关于东北军少帅张学良的一段讲话报道。
张学良少帅公开发表演讲,痛斥日本侵略者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还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了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面对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公开发表演讲,用历史和现实痛斥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三省的恶劣行径。
张少帅愤怒的斥责说:“日本对中国反对统一以及经济的发展,所以对外宣传东三省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
东三省素来是中国的一部,这在历史上是可以考察的。同新英格兰人在美国生活的一部是一样的,现在有三千万人民在东三省是他们的故乡土,所以他们这三千万人民有九十九分都是中国人。他们也愿意为他的乡土而奋斗,就是剩一个人,他们也很愿意。现在,日本人用这种暴力而占领全满洲的领土。为这个暴力之下牺牲有数千万的财产,有数千无辜的这种平民……”
可令人不解的是,国民政府为什么面对日本侵略者不去还击、步步退让,而调集重兵去围剿红军呢?
还有,据商世浩先生讲,为了削弱驻鲁的军事力量,蒋介石已经把本属韩复管辖指挥的重炮部队调离了山东境内。
眼看着无数难民潮水般地不断涌入关内,周村的车站和街头上,每天都有很多逃难而来的人群。
逃难的人群
联想起商世浩先生讲述的蒋介石包屁外国殖民者和中国买办的利益,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和镇压工人武装起义的行径,王光铭忽然心里明白了许多。国民党对东三省的不抵抗政策更加印证了蒋介石只打共产党不打洋人的真实丑恶嘴脸。
俗话说,狗尿槐树、人尿财主。官府衙门都是死心塌地的和少部分有钱人一条心。李延煜盘剥穷人、草菅人命还恶人先告状,韩复榘为了钱财利益和搏取好名声才去审理“三个寡妇”的诉状。蒋介石以“洋人谁都打不过,泥腿子根本靠不住”为幌子,不去为民族大义驱逐外寇,而是一心一意地把枪口对准共产党,这就是当今社会的真相。这样的政府统治,只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决不会让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
1936年12月下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遍了中华大地: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扣留”了!
商先生兴奋地告诉王光铭兄弟:韩复榘已通电全国,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正义之举。
满街的报童都在高声叫号外:“快看、快看,西安发生兵谏,张、杨两将军扣留蒋介石,全民抗击日寇终于有希望了!”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然而,张学良将军护送蒋介石一到南京便失去了自由,杨虎城将军后来也被送进了监狱。
1937年7月7日夜,北京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驻军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谎称有日军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城搜查,被中国军队拒绝后,日军竟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击毙日军200余人,赢得胜利。
8月13日正午时分,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在上海八桥地区向中国军队开枪挑衅,接着对中国在上海的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88师当即猛烈还击。“八一三事件”爆发,松沪会战开始。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终于酿成恶果,南京发生大屠杀,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