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点符号的用法(二)
王楼
(接上期)
(2),问号(?)
问号用在疑问句末尾。疑问句中,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反问、商量、设问自答或不需要回答而语气是疑问的句子,末尾都用问号。例如:
你怎么不说话呢?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把笔借给我,好吗?
问号的用法有:
a,特指问句用问号。特指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由答话人回答的问句。特指问号中不论有没有“呢”“吗”等疑问语气助词和“什么”“怎样”等疑问代词,末尾都用问号,有几个问句就用几个问号。例如:
在莫斯科街头,常有人围着我们的“奔驰”轿车问:“用两辆‘伏尔加’换不换?三辆呢?”我到分社工作不满一年,车上的“奔驰”标徽已搬走四只。
疑问句一般用“呢”“吗”等语气助词,有的也不用。例如:
“要是你能听话,我就非常喜欢你。
“非常?”
“非常。”
“现在你不喜欢我吗?”
“喜欢。”
上例中的两个“非常”,第一个“非常”后面用了问号,是疑问句,第二个“非常”后面用了句号,是陈述句。
b,反问句用问号。反问句是把明确的见解用反问的形式表现出来,借以强调自已的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性。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是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它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形式上是肯定的,意思上是否定的;形式上是否定的,意思上是肯定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例如:
既然可以让一部分农民、个体户先富起来,为什么不能让一部分科技人员先富?个体户、文艺界的“明星”可以有车,为什么科技人员不能有车?歌星唱一支歌可以收入八九千元,科技人员创造那么大的财富,得点奖就要受议论?办特区就是要促进观念的转变,推动珠海的科持发展。
例句中“为什么不让一部么科技人员先富?”“……就要受议论?”都是反问句。
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语气缓和,可看作陈述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很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例如: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民族气节,沦为民族的败类,那还有什么尊严可言呢!
例句最后的反问句,感情強烈,句末不用问号,用感叹号。
c,设问句用问号。设问句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不要求别人回答,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句终用问号。例如: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d,选择问句用问号。选择关系的问句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问话人提出几个问题,让答话人选择其中之一的问句,中间常用“还是”或“是……还是”等关联词语。选择问句可以用“呢”“吗”等语气助词,也可以不用。例如: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e,是非问句用问号。是非问句与陈述句结构相同,只是后面多了语气词“吗”等。例如:
你和小王的婚期定了吗?
f,反复问句用问号。反复问句就是肯否相加的形式问句。例如:
你有没有去?
g,连续问句用问号。连续问不同于选择问,它的几个问句独立成句,后面应分别加上问号。例如:
是谁生的你?谁养的你?谁教育的你?
h,独词句表示疑问语气时,末尾用问号。例如:
大妈:我?……
l,对句子里某一词语有疑问,用问号表示。例如:
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句中问号表示鲁迅对“文坛”的不满。
使用问号应注意和掌握以下几点:
(1)只在末尾用问号。问号是句终点号,对先说主语后说谓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不要在句子中间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例如:
他很诧异地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问号,是用一个问号,还是每个分句后面都用问号呢?有下面两种处理法:
a,选择关系的复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中间只用逗号,不用问号,因为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终点号(句号、问号、叹号)。例如:
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b,选择问句的几个部分较长,或者是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例如:是站在他们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对面反对他们呢?
(3),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是疑问的形式,但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一种情况的陈述句,不是反问句,应该用句号或逗号。
(4),选择问句如果选择项是单个词或比较短,选择项之间可以不用逗号。例如:
上午还是下午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