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十六)
王玉华
商世浩先生是章丘本地人,出身中医世家,无论脉诊汤药还是针灸膏药都能药到病除。特别是治疗跌打外伤和接骨技术那更是远近闻名。
韩复榘赴任济南,如夫人突然眩晕不止,经多个名医治疗仍不见效,有人向韩复榘推荐商先生,商先生施以针灸,如夫人一周后基本痊愈。韩复榘即刻硬性聘用商先生为私人医生,让他在府上有病行医,无病帮忙处理内务。虽然商先生再三推辞说自己只是略通医术,其他事物不善应对,但韩复榘说:“又不少你银子,要你做你就做!”
就这样,商先生无奈成了服务韩复榘的家仆,章丘家中行医等一众事宜只好由老父一人打理。
韩复榘对周村商埠的丝绸情有独钟,常令商先生与卫兵来周村为家眷采购丝绸布料,商先生见王光钿和王光铭开的布庄客户络绎不绝,又见店内货物品种齐全,价格公平,两人迎来送往言语举止文雅,便成了店里的常客,久而久之,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前段时间,王光钿过度操劳犯了老胃病,商先生开了几副药下去即已见好。王光钿付给商先生药费,商先生坚辞不收,兄弟俩只好以宴代谢略表心意。
王家兄弟出自穷乡僻壤的小户人家,哪曾听说过“三寡妇拦车告状、韩青天为民惩凶”这等官府衙门里的奇闻轶事。
商先生见兄弟俩听的希罕,便说:“ 韩复榘主席的趣事很多,但不像是是民间传说的那样鲁莽不堪。”
商先生说:你比如有一次韩主师去军营阅兵,乘车坐到济南的大西门,路边上有几个女学生正在看热闹,其中有一个女学生穿着一个短袖上衣。韩复榘认为女孩子穿短袖上衣不检点,下车后逮着那个女学生就训斥起来,说:“你穿一个短袖上衣,是有伤风化。”
那个女学生十五、六岁,也不知道他是谁?就跟他犟了起来,犟着犟着俩人又吵了起来。韩复榘一时火起,逮着这个女学生咣咣就是两巴掌。
这个女学生打不过他,又哭又闹,韩复榘的卫兵一看,在大街上围看的人越来越多,这对韩主席的名声影响不好啊。几个卫兵就上去抓那个女学生,那个女生干脆就哭着在地上打滚。这时候,韩复榘的一个下属走了过来,说:“韩主席,赶快把她装在汽车里,拉回省政府馒慢地问吧。”好说歹说,生拉硬拽,把这个学生弄到汽车里,拉到了省政府。
到了省政府,教育厅厅长何思源看韩复榘要处理这件事,肯定处理不好。因为那个女学生啥也不怕,就上前对韩复榘说:“韩主席,你也别再去问了,去打听一下这个女生的家长是谁,让她家长过来说说,再把她领走就是了。”
韩复榘正生闷气,心想,怎么好心惹了这么个事呢?就说:“好,就请她家长过来一趟吧!”
家长过来了,韩复榘一看,女生的父亲一副瘦瘦弱弱、文质彬彬的样子。一问才知道,这个女生的爸爸叫曹竹亭,益都高小毕业,当过语文老师,是个读书人,后来又在济南师范当过会计。因为年老有病赋闲在家。韩复榘对他说:“今天呢,我在路边训斥了你家女公子,孩子呢受了委屈,给你一百块钱,你把她领走吧?”
女生父亲忙说:“对不起啊,韩主席,都是我教女无方,惹主席生气了。”
这时,卫兵已把女生领了过来,当爸爸的又训了孩子几句:“你这么不懂事,这是韩主席,又不是坏人…”
韩复榘呢,感觉这个女生的父亲挺明白情理的,就问:“你原来做过济南师范的会计,为什么就不做了呢?”
女生的父亲回答说:“哎呀,体弱多病,只好赋闲在家。”
韩复榘说:“你这样吧,我这里正好缺个税务局长,你明天上任,去做这个税务局长。”
曹竹亭连忙推辞:“不敢、不敢,韩主席对我的关怀,我感激五内,就怕我才疏学浅,难以应承这么重要的差事。”
韩复榘大手一挥:“哎,叫你做,你就去做,税务局长不比会计麻烦!”
就这样,曹竹亭就去做了税务局长。
听了商先生讲的韩复榘这两个故事,王光铭试探地问道:“商先生,孙中山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国民党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复兴中华,您说这些他们能实现吗?”
商先生沉吟了一会,叹了口气,说,现在世事难料,咱老百姓哪里说得清?不过听韩主席私下说过蒋委员长的一个故事,咱们姑且听之,但不许外传。
1927年蒋委员长带领北伐军,从广州一路向北,口号喊的山响,说联合农工,打倒列强,打倒军阀,一路上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从广东打到了江西,这时上海已经乱作一片。据说,在大上海有14个国家的租界,还有无数的有钱人在那里做买卖。如果打倒列强,就意味着北伐军要对14个西洋国家开战。开战以后,这些做生意的买办何去何从?上海的租界如何维持呢?这可是蒋委员长面临的大问题。
于是,心里发慌的买办大亨们就聚在一起想办法,商量来商量去,就让一个叫虞洽卿的人去江西见蒋介石。这个虞洽卿,是蒋介石的老朋友,委员长也要喊他老大哥。蒋介石还没有发迹的时候,这个人就对蒋介石有很多的照顾和帮助。
虞洽卿
这个虞洽卿是浙江宁波人,他本来也是一个穷小子。有一次他在黄浦江上摇渡船,一个洋行的外国人要坐他的船从浦东去浦西,洋人下船时把公文包落到了船上。虞洽卿为了等洋人回来取公文包,就把船停在了岸边等候。等了好久,那个洋人才找了回来,虞洽卿赶忙把公文包原封不动地还给洋人,那个外国人非常感激,就让虞洽卿去洋人办的银行里去做了一个跑街的伙计,虞洽卿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勒奋,后来成了上海十里洋场的大亨,当上了上海宁波商会的会长。
在上海的宁波商人个个都做的很成功,形成了很大的势力。这个人生意做的有多大呢,整个上海西藏中路那一条街都是虞洽卿自己的。
虞洽卿和蒋介石是老交情,年龄上他比蒋大二十岁,蒋是他的小老弟。虞受众人的委托,坐上小火轮,从上海去了九江。到九江,老朋友相见不用客套,虞洽卿就直接问蒋介石:“你真要和外国人打仗吗?”
蒋介石
蒋介石说:“洋人谁能打得过!”虞洽卿闻听此言心里就有底了,嘁口号是嘁口号,看来是不想和洋人打仗。薛介石真正的目的是推翻北洋政府自己做天下。
虞洽卿又接着问:“你说的联合农工是真的吗?”
蒋介石说:“泥腿子还能信得过!”这下,虞洽卿又放心了。
蒋介石告诉虞洽卿:“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去上海,你给我做件事,给我等集一些款项,我要用。”
虞洽卿一口答应:“没问题!”
虞洽卿回到上海,召集江浙财团成员给蒋介石筹集了六千万大洋。蒋介石有了这些资本,到了上海,就对共产党开始了“四一二”大屠杀。
军警逮捕共产党
“四一二”事变后,蒋介石就集党政军权于一身,掌控了南京政府的大权。作为对虞洽卿的回报,除了在经济上对江浙财团提供优待以外,还把那六千万大洋宣传为“革命的善款。”
此后,虞洽卿做生意就更加如鱼得水,他在上海的势力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