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仙桃园赋
余献增(浙江金华)
北山南麓赤松宫以东,西余村虎岩山往西,有吾家赤仙桃园。赤黄公路沿其下而过,东至曹宅,西达尖峰山,可谓衢路通达。桃园四季云烟升腾,真乃仙山灵地也。
余冠之以“赤仙桃园”,乃缘其地处黄大仙得道之灵地,且余亦以“赤仙子”自诩,虽非规矩,实有寓意也。
当初,父母年轻之时,趁改革开放之东风,为搏一家之生计,引百余桃树种于此山,至今,已四十余载。期间,风雨多少?欢娱几数?每每思之,无不深深感慨也。
待春风起,桃花灼灼,或含露,或映霞,分外妖娆;逢雨后,沐月下,尤更风骚。蜂飞蝶舞,无限欢娱;雀跃莺歌,齐和丰谣。令三世情缘续,一生桃运交。
及南风至,仙果盈盈,或浓淡,或粉黄,次第登台竞艳妆;此含羞,彼张扬,半遮半掩绿袍藏。飞莺时窥首,涎流姿色;过客每停骑,心动芳香。但入口、或软或脆,浓味绵长,皆赞妙也。
然,何能获此殊荣也?岂止独得于天道乎?非也。
君不见,寒风萧瑟季,花剪利,瘦影单,上下高梯频,便地纵横残。谁知晓,霜露浓厚时,耒耜重,土石坚,枯草血常伴,佳肥每汗添。逢淫雨,怕桃烂;遇干旱,恨水难。多少风雨泥泥路,无数星月沉沉肩。街巷风,摊头雨,一晃数十年,何曾起怨言乎!
呜呼,念父辈之艰辛,已难却诚惶诚恐;观高堂之霜鬓,更无法淡定从容。看今后之人,皆乏以农事,数载后,若再无映日桃红。岂不悲哉。
嗟乎,赤仙桃园,虽无《桃花源记》之玄古,亦有陶潜之情志;非源东桃乡之气势,不失仙山之灵气。为承父辈勤劳坚毅之精神,以勉励自己及后来者,今余心之所想,情之所寄,特咏赋之。
2024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