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警官,能不能帮忙看看我的手机怎么回事,怎么发不了信息了?”吕昭华曾是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今年4月17日,他退休了。但退休以后,吕昭华有了一个新的志愿服务身份——明月和事佬成员。自从有了这个新身份,吕昭华又重新活跃在社区,忙着解决居民诉求、协助社区网格员调解矛盾纠纷。
“有了像吕昭华这样的离退休人员的加入,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长处,对于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来说,各项工作做起来简单不少。”明月楼社区党委书记蓝金玉说。明月楼社区地处江北老城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有近2000人,占辖区人口25%以上,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如何把这支老年人队伍的作用发挥起来,成为了明月楼社区党委一直思考的问题。2021年年底,依托社区大党委建设,明月楼社区成立了银辉党支部,通过实施“银雁归巢”行动,发动离退休老干部党员向社区报到,在保持原有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吸纳老干部党员加入社区银辉党支部。支部根据每位离退休老干部党员的特长成立“明月书画社”“明月和事佬”“明月帮帮团”三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开设公益培训课、参与协调居民矛盾纠纷等“关键小事”,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余热,以小队伍推动社区大治理。
与以往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分专业领域不同,婺城区将辖区内机关、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资源统筹整合起来,通过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搭建志愿者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合作平台,提供“点单式”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在政策宣讲、普法反诈、医疗卫生等专业领域组建一支支“精专特强”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回应老百姓的需求,构建为民服务“强磁场”,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直以来,城中街道杨思岭社区都有拥军优属特色传统。为此,该社区成立了“马奶奶拥军服务队”,服务队采取“1+X”模式,以社区干部、热心居民、党员和退役军人等3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常态化服务队为主体,链接退役军人事务、文旅体、卫健等政府机关,善德公益、“婺城拥军联盟”成员等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爱国拥军力量,开展以“母爱进军营,情暖子弟兵”“五助五送”等活动为载体的送文化、送法律、送关爱进军营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拥军氛围。
白龙桥镇玉龙社区则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多,双职工家庭小孩“看护难”问题,融合党员、社工、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以“童心向党”为主题的暑期公益夏令营,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6期“暑期公益夏令营”,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双职工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少数民族学生以及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困难家庭子女近160人。普通市民、机关干部、社工……在党建引领下,如今婺城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志愿者队伍1850余支、18.4万人。一支支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让群众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聚力化解基层社区治理难题,提升婺城区社会治理效能。(胡敏霞 文/摄)来源: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金华日报
编辑:董思雯 王静怡
编审:张茂辉
审核:安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