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云蒙山人 原创】我心目中的“红色云蒙”——“原乡记忆·红色云蒙”系列征文之15
【云蒙山人 原创】我心目中的“红色云蒙”——“原乡记忆·红色云蒙”系列征文之15
精华
热点
2024-05-11 16:45:55
1665
阅读
关注
“原乡记忆·红色云蒙”系列征文之15
【写在前面】5月12日,“原乡记忆·红色云蒙”主题采风研讨交流会将在麻坪镇举办。《馨香盈秀》《四月芳菲》两刊特专栏刊发与会嘉宾的文章,以回应大家的关注。今日刊发萧军老师的
《我心目中的“红色云蒙”
》
,请欣赏。
我心目中的“红色云蒙”
——写给第二届云蒙文化研讨交流会
文/云蒙山人
在“发掘云蒙文化、弘扬革命传统、铭记历史风云、传承红色基因”的大主题下,我心目中的“红色云蒙”渐渐明晰,并且激励我写下自己的思索。
一、红色云蒙底色是奋斗,道冠古今一脉相承。
——闯王兵寨传古韵。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屯兵商洛时期,曾经驻兵云蒙山东峰马头山。山脚东南现属麻坪镇娘庙村五组的一条山沟名为“寨子沟”,山顶至今遗存围墙、山门、石锅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原孤山乡建设机砖厂时曾出土铜币“
大顺通宝
”1枚,也有人在马头山顶挖出过铁剑1柄。事实证明,李自成确在云蒙山区厉兵秣马。遗憾的是,这位起义领袖“功成名就”后,重蹈骄奢淫逸之覆辙,最终身败名裂。从为民谋利到与民为敌,李自成由红变黑发人深思。
——高风亮节留今声。祖居云蒙山脚
云蒙山村
的何宜臣,1926年底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有史可考的洛南乃至商洛最早的地下党员。他多次为党组织传送情报,间接参与了渭华起义。1949年重新入党后,他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历任生产队、大队干部,多次获奖却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并叮嘱自己的后代不许向组织开口。一九八四年农历十一月十一,何老先生无疾而终。何宜臣先生不忘初心、牢记誓言,从无欲无求到有始有终,本色依旧,让人钦佩。而他当初所认定的伟大的党也带领着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得民心者得天下,红色云蒙是赤心之红。
二、红色云蒙主题是忠诚,气壮山河两相呼应。
——乘风破浪展宏图。云蒙山脚宋村村的宋优胜1929年10月生于贫苦山乡,1948年2月入伍,成为第一野战军五十五师三营九连的一名战士。经过短暂培训,他毕业于南京某海军军校。1951年10月起,担任中国人民海军黄海舰队鱼雷快艇部队分队长、区队长、中队长、艇长,在指挥部队巡视海域、剿灭海匪的军事生涯中,他七年荣立七大功,并于1952年12月出席了海军总部英雄模范代表大会。转业后,宋优胜返回故乡,在洛南兑山、灵口、古城粮站工作,并任知青办、政府办主任。从舍生志死劈波斩浪,到不为名利服务人此,宋优胜抒写出海一样宽阔的胸襟。
——保家卫国写大爱。云蒙山区麻坪河上游熊耳山下,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志愿军战斗英雄刘仁智。他1951年3月响应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编入第20兵团,于当年6月跨过鸭绿江,并作为辎重三团三营战士参加了举世闻名的
上甘岭战役
。1957年回国后自觉婉拒政府安排,在家乡成为一位普通农民,曾担任民兵连长,为建设家乡做出了贡献。
在前赴后继的抗美援朝战场接受战火洗礼,为日新月异的祖国建设大业贡献全部力量,刘仁智表现出山一样磅礴的气势。
舍小我者有大成,红色云蒙是诚心之红。
三、红色云蒙目标是美好,超越生死三世无悔。
——舍己为人战友情。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景村镇陈秋生、党英存、向新平3人战前共同许诺,若谁在战场牺牲,活着的战友为牺牲者父母尽孝。1984年4月28日凌晨,19岁的向新平在收复老山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1985年,陈秋生和党英存光荣退伍。从那时起,他们俩共同承担起儿子的责任。且不说平常的挑水扫院、夏收秋种,每年正月初二他俩还去给老人拜年,陪老人过节。2016年,他们还协助向新平的父亲向发景修建新房。从舍生忘死的战友,到履诸践约事无巨细的孝子,两个退伍老兵用超越血亲的气度证明,人间自有真情在。
——推陈出新劳模风。云蒙山下石门镇杨河村全国劳模尚双印的事迹,最能概括与时俱进的时代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创办乡镇企业,人称“砖头厂长”。2005年,一身光环,担任村组干部近50年的他主动让贤,把全部家当用来建设乡村文化园。2013年至今,他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在自家房舍周围开荒平地2000多平米,修建大小厅堂6间,建成了集道德讲堂、农家书屋、学古诗院、孝善堂、圣园堂等功能部室于一身的文化家园。从开厂办企到立德树人,尚双印的人生目标由积金攒银转而化道育德,他的眼光是超前的。
成伟业者重细节,红色云蒙是公心的红。
四、红色云蒙愿景是幸福,誉满南北四方传名。
——谋利造福创奇迹。1952年9月起,冯培智调往洛南任县长、委县书记12年,为改变洛南人民的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1958年秋动工修建的“洛惠渠”,堪称人间天河。洛惠渠全长(含土渠)54千米,打通26座悬 崖、29座峻岭,开凿盘山石渠22.5千米,比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开工还早两年。工程凝聚了3300多建设者的心血,成为洛南人民的生命渠、智慧渠、幸福渠、革命渠。尤其是建设过程中锻造出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牺牲、敢于创造”的洛惠渠精神,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矿藏。从此以后,天黄地苍的四十里梁塬变成了沃野粮仓,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改变了命运,下游流经处的人民也成为受惠者。
——克难攻坚传基因。洛南永丰人,“老山书屋”的创办者,参加过老山战役的坚强士兵吴全明,是洛南、商洛乃至周边地区军迷们心目中的红色象征。1984年4月28日,他作为一名新兵,参加了穿插老山松毛岭地区战斗,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苦与乐的洗礼与考验。退役后,他腾出全家所有住房,自费走遍10个省份,历时10年,行程2万公里,先后投资16余万多元,创建“洛南县老山书屋红色纪念馆”,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战、爱国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纪念馆占地160多平米,藏品500多件,收集了近10名洛南籍老山战友的物品,展出了大量珍贵的藏品。除了亲自讲解,吴全明还撰写了“一物一故事”系列战争回忆录。鉴于他在宣传红色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老山书屋先后被授予省、市、县各级德育教育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党性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等,在传承红色文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钻出枪林弹雨,走向舞台讲堂,吴全明这颗红色文化种子以星火燎原之势开创了云蒙山区传播红色文化的全新局面,他的付出是大有回报的。
爱人民者为人民,红色云蒙是忠心之红。
依托发掘红色云蒙内涵、拓宽红色云蒙外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建设红色村庄,是每一个红色文化研究者的历史重任。“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愿红色云蒙研究成为我们的信仰之基、力量之源、希望之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正确三观的原始根基,也是红色云蒙的时代要义。
作者简介
:
云蒙山人,本名萧军,普通教师,任教小镇。
获得过一些荣誉,发表过一些作品。
查看全文
最新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60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