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浅夏》
作者/余礼节
暖风扑面热身薰,近影斜光照体裙。
浅夏荷塘蜂蝶舞,飞舟斩浪见前分。
七绝 谷雨
胡长林(安徵)
晚春细雨润禾苗,圩广栽插披绿袍。
待到金秋能稳产,农民收入喜增高。
立夏
文/武国财
雨阅风翻立夏篇,蜻蜓调戏小荷尖。
五光十色映湖面,左岸骄阳插竹签。
七绝三首
余春林(湖北红安)
1 . 颂梅州高速路跪老人(平水韵)
一条残道夜迷蒙,形同蟒魔腹内空。
若不幸逢人跪路,更多生命葬其中。
2 . 赞英雄大义的路跪老人(通韵)
阻车心切忘其身,岂止膝前有万金。
不顾安危施挺险,只求塌道少埋人。
3 . 可还有安全的路?(通韵)
一条塌道夜翻天,半百鲜活霎眼间。
渣腐工程何日止?国人翘首盼官宣。
七绝·立夏
刘成林(内蒙古)
小燕穿帘跃柳裙,荷花池里角尖分。
暗香透过游人醉,蛙鼓河塘一片云。
七律.五四精神(新韵)
李改萍
百年风雨展宏伟,五四精神放熠辉。
理念传承科技兴,功名高下誉传飞。
青春奋斗任重远,壮志昂头大地岿。
时代先锋描绘景,乾坤盛世美图晖。
七律.立夏即景(新韵)
李改萍
喜雨连绵盈大地,绿茵铺野换新天。
百花齐放千林秀,姹紫嫣红万象鲜。
蝶舞蜂飞迷粉蕊,风和日丽映荷莲。
沃田肥美苗初壮,农牧双丰吉兆年。
七律•写在立夏日
郭妙灵
今日和风送暮春。窗前嫩草绿芳茵。
桃花已失如霞艳,柳叶初成似玉纯。
放眼山川添秀色,回头路畔换妆新。
轻云细雨享长昼,作画裁诗自在身。
七律迎夏有思
单嵘
人老何须忆往尘?浮云野卉莫当真。
词吟槛外步同韵,客在天涯若比邻。
八际悠悠山水乐,三巡醉醉酒茶频。
荷池满目皆枯萎,不解风情总怨春。
七律·五月的情怀
孙有
五一同欢千万众,九州共庆亿群民。
鲜花敬献勤劳者,美誉欣酬茹苦人。
饱揽风光游假日,深知赏景享常薪。
农家不晓闲滋味,畎亩扶犁别暮春。
排律·浅夏芬芳
孙有
走向深沟扑鼻香,遙瞧陡岭换花妆。
红葩绽簇连山谷,绿树成荫绕水塘。
雨润春田庄稼地,霖浇夏野密林梁。
蜂飞采蜜围心荡,蝶舞寻馨觅蕊忙。
峰顶传来飘曲亮,岩边到处牧歌扬。
七律·后山浅夏
孙有
气候炎凉有异殊,边疆立夏绘春图。
山前树绿花凋谢,岭后桃红杏粉株。
嫩蕊初开繁满木,柔条染色秀仙姝。
禾苗出土稀疏垅,碧草连茵地毯铺。
莜麦定单赞
孙有
龙头企业系山乡,骥足腾飞燕谷坊。
万户情连牵故里,千家合意饱钱囊。
春签定单公平价,秋售精莜惠爱粮。
产品源于扶美稼,丰收助自旺销商。
七律·五月的情怀
郝建国
碧草莺飞浅夏茫,菁萍甸绿百花芳。
湖边翠柳斜枝袖,岸畔游人异彩装。
五月金风撩画意,清晨薄雾缠韶光。
昊天缱绻书笺短,如水情怀诗韵长。
注:昊天是夏的别称。
马俊龙(辽宁)
致高空架线工
浪涌风狂处处家,天河架线伴灵槎。
朝挥鸡叫迎朝旭,晚接鸿飞送晚霞。
云卷云舒魂不断,情真情切爱无涯。
赐予五一何荣誉,输电通途奖万华。
马俊龙(辽宁)
五一.劳动节有感
劳累时长满脸哀,腰酸腿痛为谁来。
无边厚望寄才俊,不尽酬薪添衣裁。
千里悲秋心释矣,百年愁苦命悠哉。
艰难已染繁霜鬓,要学新槐胜老槐。
故地重游台儿庄(古风八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今年五一节期间,随儿孙们驱车到百里之遥的台儿庄转了一天,瞻仰了烈士陵园,参观了抗战纪念馆,游览了古城,品尝了当地美食,乘船饱赏了运河两岸的独特风光及璀璨夜景。故地重游,甚是尽兴,至晚方归。返程途中得诗数首,遂记之,聊以存念。
一
五一期间旅游忙,驱车奔赴台儿庄。
天空虽阴未落雨,气温不高甚清凉。
沿途鲜有拥堵状,入城顺畅少迷茫。
傍晚始见人流涌,古城梦醉夜未央。
二
千年古镇台儿庄,运河明珠耀荣光。
水陆通衢达四海,商贾云集连八方。
自古齐鲁南大门,历来徐淮北屏障。
一场抗日大血战,永垂青史威名扬。
三
当年血战台儿庄,奋起抵抗为救亡。
日寇铁蹄践华夏,将士英勇杀敌忙。
以身许国何足惜,视死如归斗志昂。
此役大捷声威震,全民抗战旗高扬。
四
犹记少小学经商,两度前往台儿庄。
只因家贫谋生计,更兼天灾度饥荒。
农产车拉运河岸,码头船载奔南方。
此事虽过五十载,至今忆起犹感伤。
五
故地重游台儿庄,儿孙随行心欢畅。
首奔陵园谒先烈,再往展厅看馆藏。
置身游船观夜景,漫步古城赏风光。
昔日运河情依旧,当年小伙鬓染霜。
六
进得古城台儿庄,孙辈购物齐争相。
大妞看着汉服美,二丫直夸唐装靓。
每人手持小花伞,各自面绘淡雅妆。
宝孙偏爱高科技,自拍杆举摄影忙。
七
只顾观景揽风光,始觉腹内辘辘肠。
进餐六人登二楼,点得五菜加一汤。
狼呑虎咽扫秋风,饭了人饱离厅堂。
直奔西门码头岸,购票登船夜景赏。
八
夜览古城赞船娘,身着古装俏脸庞。
健足踏板稳掌舵,玉手摇橹淡然航。
服务热情笑靥露,导游讲解歌悠扬。
满船客人皆陶醉,画里台庄赛天堂!
甲辰龙年阳历5月4日晚匆匆草于回程途中
栀子花
何筱燕(湖南)
翡翠枝头百簇花,徐开新蕊壁无瑕。
风摇绿袖凝香韵,露透青衫蕴丽华。
恰似堂前西子貌,宛如殿上贵妃纱。
一帘春雨滋三界,尽撒芳菲进万家。
励志
杨振喜(开封)
人穷莫向梦中求,物夲诚心任挽留。
诗酒有情无薄厚,花间彩气酷霜收。
荣华富贵如流水,葉落荷枯白露秋。
二十征途期起色,成功不必等时候。
作者: 张秀兰
品令·春雪趣事
——李清照(急雨惊秋晓)
雪助春潮浩。人醉了、琼花皎。下楼摄影,白龙衬映、韵琛情好。雪兆丰年吉瑞,龙腾岁宝。
凌仙凤鸟。漫漫舞、纷纷绕。挂瑶牵絮,逸态静美、玲珑绝妙。一瞬惊魂,争色抢光恰巧。
2024.5.8
辘轳体•乡间小路赏风光(新韵)
文/郑占荣(河北)
一
乡间小路赏风光,满目山花齐放香。
展翅彩蝶迎面过,恰如美女舞身旁。
二
信步前行喜若狂,乡间小路赏风光。
忽听树上嗡嗡响,采蜜群蜂来往忙。
三
入目海棠遍野香,盈怀水稻如疯长。
乡间小路赏风光,边走边瞧边摄像。
四
牡丹绽放满园香,油菜花开一片黄。
夏日山村多美景,乡间小路赏风光。
沁园春•世界读书日抒怀
闫霞(诗韵流年)
经史儒林,古今瀚海,展卷抒情。
百思寻妙语,研池笔润;
恩波有圣,翰墨求精。
古体红楼,
短章玉宇,
穿越千年识字诚。
读书日,博学修身养,摸索朝争。
晨昏雅韵勤耕,
赏中外文豪智慧呈。
览词源典册,寻珍希捡;
诗歌子集,序引元明。
四海华篇,
五湖上苑,
瑰宝奇葩入梦萦。
闻四月,善阅能智慧,香溢荧屏。
古风:降雨(神话)
张增民(南山翁)
玉皇掌管总天庭,各有所为各有经。
风婆大神不鼓气,云布大神白用功。
闪电娘娘不开口,雷公爷爷不发声。
施雨老母开尊口,扫天幼童即净空。
七律•草原明珠绽丁香
文/李彬(内蒙古)
漫步青烟溢彩康,街行绮意正疏妆。
胭脂翠滴千灯焰,玛瑙霞开万蕊芒。
望愜婷婷摇倩影,情深脉脉著罗裳。
缀旒玉实龙梢子,麝袖琼肤扑鼻香。
【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素有“草原明珠”之美誉,丁香为其市花。
心寄明月抒情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心寄明月抒情怀,万千思绪奔涌来。
风雨人生徒感叹,往昔如烟萦脑海。
熏风习习锁庭院,落英纷纷入尘埃。
多少旧事已成梦,乡愁缕缕谁堪猜?
盛夏拾兴
杨振喜(开封)
把酒邀知己,消愁共觅诗。
雨滋花色艳,風润果繁枝。
柳巷莺声脆,溪桥竹影奇。
蝉鸣无自律,蛙和两相宜。
曲式七排律•写在母亲节前(入声六月)
温江(武川)
老屋油灯陪白发,微光闪烁超明月。
童年记忆眼前浮,病影飘零胸内掘。
痛苦钻心借梦游,凄凉上火同谁曰?
残英百里故乡寻,浊酒三杯慈母谒!
教诲常怀度子孙,莲花出水存清骨。
故地重游台儿庄(古风八首)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今年五一节期间,随儿孙们驱车到百里之遥的台儿庄转了一天,瞻仰了烈士陵园,参观了抗战纪念馆,游览了古城,品尝了当地美食,乘船饱赏了运河两岸的独特风光及璀璨夜景。故地重游,甚是尽兴,至晚方归。返程途中得诗数首,遂记之,聊以存念。
一
五一期间旅游忙,驱车奔赴台儿庄。
天空虽阴未落雨,气温不高甚清凉。
沿途鲜有拥堵状,入城顺畅少迷茫。
傍晚始见人流涌,古城梦醉夜未央。
二
千年古镇台儿庄,运河明珠耀荣光。
水陆通衢达四海,商贾云集连八方。
自古齐鲁南大门,历来徐淮北屏障。
一场抗日大血战,永垂青史威名扬。
三
当年血战台儿庄,奋起抵抗为救亡。
日寇铁蹄践华夏,将士英勇杀敌忙。
以身许国何足惜,视死如归斗志昂。
此役大捷声威震,全民抗战旗高扬。
四
犹记少小学经商,两度前往台儿庄。
只因家贫谋生计,更兼天灾度饥荒。
农产车拉运河岸,码头船载奔南方。
此事虽过五十载,至今忆起犹感伤。
五
故地重游台儿庄,儿孙随行心欢畅。
首奔陵园谒先烈,再往展厅看馆藏。
置身游船观夜景,漫步古城赏风光。
昔日运河情依旧,当年小伙鬓染霜。
六
进得古城台儿庄,孙辈购物齐争相。
大妞看着汉服美,二丫直夸唐装靓。
每人手持小花伞,各自面绘淡雅妆。
宝孙偏爱高科技,自拍杆举摄影忙。
七
只顾观景揽风光,始觉腹内辘辘肠。
进餐六人登二楼,点得五菜加一汤。
狼呑虎咽扫秋风,饭了人饱离厅堂。
直奔西门码头岸,购票登船夜景赏。
八
夜览古城赞船娘,身着古装俏脸庞。
健足踏板稳掌舵,玉手摇橹淡然航。
服务热情笑靥露,导游讲解歌悠扬。
满船客人皆陶醉,画里台庄赛天堂!
甲辰龙年阳历5月4日晚匆匆草于回程途中
西江月•乡居(柳永体)
余献增(浙江金华)
春蝶百花悠舞,夏蛙万亩丰鸣。秋枫窗外赛红英,更有仙乡雪影。
酌酒一杯心醉,品茶几盏头清。时吟雅韵付闲情,风雨云霞皆景。
千秋岁·迎夏
孙有
暮春时节,初夏温升热。嘉澍落,惊雷烈。百花生果出,千树枝头结。杨柳絮,似棉飘荡如飞雪。
雨洗禾苗叶,水润肥畴彻。春卉谢,今花发。风调庄稼喜,雨顺农心悦。看大地,草芳花俏生机勃。
望云涯引
读画如山山胜画
凌智捷
江山如画,是谁写,天然景。万里长风,吹落半空云影。千峰倒插,似玉龙飞下,翠壁挺。更有人家,隔溪闻鸡听。
那年王谢,旧游处,几多兴。想见登临,都在夕阳烟岭。今朝复到,看满坡桃李,绿早醒。对此清尊,且莫辞沈吟咏。
沂蒙精神之二
《致敬》观孟良崮
战役遗址随笔
丰茂春作于甲辰
五月.临沂
沂蒙精神红色染,
孟良崮战四七年;
老区人民齐参战,
三天三夜捷报传。
老区人民听召唤,
为了支前啥都捐;
要人出人全支援,
要粮献粮小米饭。
推的推来担的担,
独轮推车滚滚转;
单架队伍抬伤员,
红嫂救伤把奶献。
大军急行七百里,
围歼攻打抢时机;
男女老少支前忙,
后勤支援有保障。
老区后方援前方,
有一袋粮做军粮,
有一块布做军装,
最后个儿送战场。
为保军队上战场,
河深水湍无桥梁;
战士过河湿衣裳,
受浸受阻又受凉。
为了战机不延期,
红嫂拆门把桥立;
四人一门肩上抬,
姐妹河水到胸怀。
有的怀孕不声扬,
有的造成残疾伤;
为了胜利得解放,
咬紧牙关血汗淌。
华野部队速过来,
不忍脚下姐妹踩;
对着红嫂耐心劝,
红嫂坚持不改变。
便对官兵大声喊,
抓紧快上抢时间;
时间就是胜利链,
为了解放做奉献。
一团千人全过往,
抢时急冲上战场;
红嫂听到枪炮响,
大家累坏岸边躺。
三十二名妇女中,
个个巾帼女英雄;
流血流汗不吭声,
特殊群体红嫂兵。
国民党军美式装,
武器先进又精良;
七十四师王牌王,
孟良崮上显嚣张。
四七年五月十三,
号角吹响打围歼;
为了解放鲁东南,
血流成河尸成山。
陈毅粟裕指挥强,
山地作战攻坚防;
三天三夜战孟良,
敌军未剩全灭亡。
上至将军张灵甫,
下到士兵和火夫;
三万两千国民军,
葬身老区孟良崮。
党群同心水乳融,
生死与共军民情;
沂蒙精神沂蒙颂,
孟良崮上数英雄。
向参战华野致敬!
向光荣烈士致敬!
向红嫂姐妹致敬!
向老区人民致敬!
这就是革命精神!
这就是奉献精神!
这就是老区精神!
这就是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