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别样红
(长篇报告文学)(四)
——伊金霍洛旗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葛连光
七.伊金霍洛镇
伊金霍洛蒙古语,汉语意为“圣主的院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寝所在地,他将自己的灵魂永远留在了伊金霍洛草原。全镇总面积717平方公里,辖16个嘎查村,100个社,总共7572户17019人,其中少数民族980户2279人。这里有沃野千里的巴音昌呼格草原,见证着伊金霍洛镇的日新月异;这里有悠久古老的达尔扈特文化,诉说着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伊金霍洛镇将继续全面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用心用情用智、交流交往交融、同心同向同行,呵护好“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环境优美小城镇”“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自治区首批森林乡镇”等荣誉称号。为落实好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为奋力谱写“大美绿城,伊金霍洛”亮丽篇章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2024年3月27日14时,我们在札萨克镇用完午餐后,一行40多人上了大巴车直奔伊金霍洛镇的龙活音扎巴村。车内响起悠扬的旋律——《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与巴音昌呼格草原的优美风光相当应景,让人欣喜若狂,听着悦耳的歌声,望着窗外的风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它,
草原就象绿色的海,毡包就象白莲花,
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古朴雄宏、气势非凡的成吉思汗陵巍然耸立在甘德尔敖包上,背衬浩浩蓝天,悠悠白云,欲飞欲升,三个巨大的蒙古包式的穹顶琉璃瓦在三月娇阳下闪着金光。金碧辉煌的成吉思汗陵宫,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象征着成吉思汗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巴音昌呼格草原铺展出一片无边的绿色,如诗如画,似烟似梦。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生机勃勃,瑰丽多姿,足见这块风水宝地具有何等巨大的迷人魅力。
“梅花鹿儿栖身之所,
戴胜鸟儿育雏之乡,
衰落王朝振兴之地,
白发老翁享乐之邦。”
成吉思汗陵园,驰名中外,蒙古风情与草原文化融汇,承载着热情浪漫、自由奔放的生活,洋溢着至纯至真的草原情趣,蓝天白云,绿草荡漾,百花争艳,民俗盛景,歌酒飘香⋯⋯
我们的车停到了宽阔漂亮整洁的龙活音扎巴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中,出来迎接我们的有镇上的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村上负责人,还有我们伊金霍洛旗作家协会的农民作家、铸牢中华民族团结示范户马婵华同志,并且由他来介绍龙活音札巴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型事迹和农牧民致富发展情况。
龙活音札巴,蒙古语意为瓶子似的山谷,位于伊金霍洛镇北部,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共551户1284人,以种养殖业为主,汉、蒙等民族共居的地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蓝天白云下,大路从门前通过,延伸到远方,挺拔的绿树环绕着村庄,一派田园风光。龙活音札巴村以其“民居特色”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龙活音札巴村,发展“幸福田园”土地认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群众与第三产业经营的积极性,拓宽了村级经济发展渠道,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新路径。一是创新了农业经营方式,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进城务工,多挣一份工资。二是成为振兴村集体经济的出发点,龙活音札巴村率先办起了农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围绕土地认养、休闲、娱乐、度假、体验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思路,打造“印象龙活音札巴休闲度假村”的精品乡村旅游工程,实现了产业扶贫的新起点,实现了产业富民的新举措。三是提供了乡村休闲游的新渠道。认养土地的市民络绎不绝,既能让城里人在闲暇时到农村种地,体会种地的乐趣,带着老人、孩子来农村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农村的乡土气息,领悟大自然的清新与闲适,也能让城里人吃上自己亲手种植的玉米、蔬菜、瓜果等绿色食品。同时,让孩子们能目睹种地的全过程,认识到果实的来之不易。龙活音札巴村筛选优良土地对外租赁,由农牧户提供水、电、粪和农具,租客自己耕种打理或托管。文化旅游部门还经常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摄影釆风等系列旅游活动,推出徒步旅游线路,开展研学游,推进土地认养等宣传活动,聚商气人气,带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龙活音札巴村绿色幸福田园,带动了农家乐、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点亮了乡村产业致富的明灯,让人感受到目睹了新农村新风貌,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惬意。
走进伊金霍洛镇布拉格嘎查调研。金沙叠嶂,翠柳茂密,守护者的部落,达尔扈特人的家园。布拉格嘎查是成吉思汗陵园所在地,是成吉思汗守灵人达尓扈特人的聚居区。守灵部落从历史中走过来,800多年如一日的守护、点燃酥油灯、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灵魂。使命与忠诚是每个达尔扈特人不灭的烙印,从身体刻进灵魂。
布拉格嘎查打造了民族团结互嵌式社区,凝聚了“七个焦点”。党建引领、文化引领、宣传教育、社会治理、空间融合、暖心服务、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领导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构建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同心聚力谋发展,让各民族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布拉格嘎查,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共420户896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从事农家乐、牧家乐经营的户数达到70余户,蒙古包达到500余座。成立了拉马协会,专门从事向游客提供骑马等服务的民间组织,目前,草原马队协会共有会员50户,马匹50匹,马车4辆。成立了巾帼巧手制作工坊,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壮大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为发展目标,目前固定会员14名,先后举办公益性培训班8场次,受益妇女达到300余人次。成立餐饮协会,由成陵草原度假村从事餐饮行业的各经营者等有关人士自愿结成的行业性、地方性、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协会会员48户。成立乌仁布斯贵头戴工作室,乌仁布斯贵为蒙古语,汉语译为巧手妇女,工作室目前成员有12名,主要内容为鄂尔多斯蒙古族女性头戴、蒙古族各类头饰、蒙古服饰制作。聚焦文化引领,奠定文化基础,为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社区坚持逢节必有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各民族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引导各族群众互相尊重风俗习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在伊金霍洛镇区建立六大网络片区,落细落实网格化管理,建设网格三级管理体系,做到对社区少数民族、宗教人士等群体情况“四知、五清”。打造“党群议事会——网格议事站——楼栋议事点”三级议事平台,定期商议解决网格中各族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布拉格嘎查是一个典型的以蒙古族为主体嘎查,先后荣获市级先进嘎查、全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巾帼致富示范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布拉格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贯彻落实到社区治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全过程,统筹推进六大工程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推进民族团结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好伊金霍洛镇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体验纯正的民族风情,感受别样的休闲生活,品尝特色的蒙古族美食,在绿水青山之间,布拉格正在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远方客人到来。
林海茫茫,一望无际,三月底,春意盎然,上了瞭望平台,登高望远,莽莽苍苍,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生机勃勃,千古一碧,好一派北国风光。万亩林看台,位于伊金霍洛镇小霍洛万亩樟子松基地,属于布拉格嘎查境内,距离成吉思汗陵园3公里,总面积一万亩,树种主要以樟子松为主,占总面积80%,还有桧柏、油松、云杉、侧柏、国槐、新疆杨、杨树、沙柳、柳树、果树、山桃卫茅、五角枫等等,我都叫不上树名。目前已经形成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的二元林格局。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与代表到此现场参观考察,还有国家领导人也到此地考察、参观伊金霍洛旗防沙治沙项目,感受中国荒漠化治理独特的鄂尔多斯模式,从而全方位了解一代代伊金霍洛人防沙治沙、绿化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建成了以人工林为主的沙地绿洲型国家森林公园,辐射带动周边造林绿化、生态旅游、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伊金霍洛镇最美的一个古老乡镇,春暖花开,绿色遮盖了大地,雄鹰飞过苍天,夕阳映红了我的脸颊,炊烟迷醉了我的眼,草原依旧亲切,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和睦,同心共铸中国梦,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伊金霍洛镇紧扣时代主题,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将旅游文化产业确定为主功方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民族发展道路。伊金霍洛,春意浓浓,月亮更圆更明,永远俯在我的身边,替我保管好童年和眷恋。
八.有形有色有感有效的观摩评比交流座谈会
2024年3月27日下午17时,伊金霍洛镇政府三楼大会议室,灯火通明。伊金霍洛旗委统战部、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组织各镇、旗直有关部门、旗水岸新城等40余人,开展全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教学互学互促活动会议。通过三天的参观、考察、学习,晒出一批亮点,推出一批成果,打响一批品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域示范建设工作由建设型向示范型转变。活动通过“实地观摩+打分评比+总结点评”的方式进行。观摩组先后深入7个镇19个村、嘎查(社区)、非遗传承地、主题广场进行观摩。总结复盘2023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果,并对2024年典型经验挖掘、亮点做法提炼、品牌打造宣传进行了横向对比、交流总结。
各镇分管领导分别作了详细汇报,谈出本镇工作亮点和成绩,找出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品牌,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的几位老同志也纷纷发言,谈了自己参观后的感受,提出了新的建议。祖国北疆伊金霍洛旗,各民族儿女,完善发展思路,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用心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力量,校准前进方向,切实把领导人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作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呈现出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生态良好的发展局面。伊金霍洛旗过去就是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旗县,现在干的更好,成绩显著,再上一层楼。一是牢牢把握领导人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政治方向,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基础,确保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牢牢把握经济发展这个根本,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推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持续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条件,稳步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重点,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多措并举扩大就业,让各民族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四是牢牢把握宣传教育这个基础,构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全面加强双语(汉语、蒙语)语言表达和文字工作,在全旗上下广泛凝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合力。五是牢牢把握维护稳定这个核心,巩固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扎实做好城市与农牧区的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六是牢牢把握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人这个关键,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保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把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民族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发挥广泛联系各民族群众,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来。
最后,伊金霍洛旗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斯庆强调,要充分利用统战之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阵地等工作平台,开展主题活动,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夯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要在全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域示范建设,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品牌,形成示范建设伊金霍洛样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要实施基层统战赋能社会治理工作,积极培育“同心建言”“同心驿站”“同心服务”“同心讲堂”等载体和抓手,系统、全面地推进统战工作品牌建设,争做基层统战赋能社会治理表率。要在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在公园、广场、街头小品等公共设施建设中,融合体现嵌入式、小而精、覆盖面广的共同体元素,融入到群众随处可见、随时可感、随耳可闻的日常生活细节里,扩大社会面宣传教育效应。下一步,伊金霍洛旗将聚焦目标导向,持续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高标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域示范建设工作,努力站前排、当标兵、作表率,不断彰显统战新作为。
伊金霍洛旗,七镇七奇葩,各具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辉煌。风雨同舟手足情,携手浇灌幸福花。25万各族儿女亲如一家,情同手足,是伊金霍洛旗一份丰厚的“家底”。“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是对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如今,在大美绿城伊金霍洛,各族草原儿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了心中,融入了血液,注入了灵魂。在民族团结进步之路上,伊金霍洛将奔赴下一个百花满园的和美春天⋯⋯
(完)
葛连光于阿镇
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