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叔
文/晓雨

老叔仙逝已经四年多了,至今我觉得他老人家依然健在,仍和我们这一帮侄儿侄女在一起嘻笑玩耍。
老叔是我父辈兄弟姐妹中年龄最小的,也是爷爷奶奶心头的宝贝旮瘩。我恍惚记得母亲生前曾对我讲起老叔的故事,听起来还蛮动人的。由于家居农村,农活较多,父亲和几个叔叔始终风里来雨里去,而老叔则不同,家里锹镐不摸,每天游手好闲,仿佛自己是天外来客。在爷爷奶奶的精心呵护下,老叔一路顺风顺水,从小学一直读到中专毕业。
老叔自幼憨厚老实,不善言辞,在蜜罐中长大,自尊心极强,又十分爰好面子。中专毕业后,正好赶上"四清"运动,由于老叔有文化,且根红苗正,被选抽到"四清"运动工作队。
在"四清"运动工作队工作期间,老叔任劳任怨,工作钉是钉,卯是卯,深得工作队同仁的赞誉,前途一片光明。
天有不测风云。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老叔的命运。一天,他和队长下乡到一个队上(村),晚上喝了许多酒,老叔由于社会阅历少,且不胜酒力,喝得一塌糊涂,酩酊大醉。晚上睡觉时尿炕了。第二天早上四点多,老叔醒酒后,发现褥子湿鹿鹿的,很难为情,非常恼悔。和任何人也没打招呼,悄悄步行回到工作队驻地,打起背包走了70多里路回到家里。后来,工作队发现队员失踪了,找到家里,劝说让老叔返回工作队。但老叔说什么也不肯,一句话不干了。就这样老叔和命运开了一个玩笑。
天生我才必有用。金子在何处都必然闪光。大队领导看老叔有文化,是青年人中的姣姣者,不能埋没人才,就通过公社团委任命老叔为大队团支部书记。让老叔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老叔也不负众望,利用知识的力量和自身才能,把共青团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大队的文艺队年年在全公社范围内勇拔头筹,篮球队也不甘示弱,冠军头衔一次不丢。
老叔也是花环满阁,春风扑面而来。优秀团支部书记的桂冠连续十五年戴在头上,获奖不计其数。
远在天国的,至亲挚爱的老叔,侄儿侄女们想您!

作者:王武,笔名晓雨,中共党员,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人。科左中旗财政局退休干部,科左中旗作家协会顾问,通辽市诗词学会员,喜爱诗词创作,在微信平台和各种刊物上发表诗作多篇。个人名言:在诗山上攀登,在韵海里遨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