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传承传统文化,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植学生心中,近日,晋州市关工委充分挖掘本地历史人文资源,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 有趣有益有传承”活动。
活动中,特邀晋州市郭家庄东路丝弦第四代传承人郭翠娟,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立谦,到桃园周头学校,为孩子们上了独特的一堂课。
郭家庄东路丝弦是一种经久传承的戏曲剧种,通过口传和家族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上,郭翠娟为同学们展示了青衣的各类步法,每一个转身、每一个迈步都充满了艺术美感。她用行动诠释了戏曲艺术“台下十年功”的坚守,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艺术家的风采。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对戏曲艺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老师还让部分同学上台互动,学习出门、踢腿、跑场、抖水袖、用马鞭等简单的动作,老师一一指导,同学们学得认真且有模有样。
刘立谦向同学们详细讲授各种玉石的产地、价值、制作过程等,示范如何鉴别和雕刻玉石,并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体验了玉石雕刻的基础操作。大家全神贯注,手持研磨棒轻轻摩擦,手中原石逐渐光滑,并露出漂亮的颜色,同学们都很开心能体验到这项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乐趣。
晋州市关工委以“非遗+宣讲”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积极将党的新思想、新政策融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同时,也推动非遗文化走得更深更远,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热”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来源:晋州市委老干部局供稿
编辑:吴彩虹 李思佳
编审:张茂辉
审核: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