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才美誉满中华——清秋如水《赵玉华诗词选》序
沈阳.姚莹
说起赵玉华 网名(清秋如水),在我华夏诗坛,那可是声名显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因为一是她出版了好评如潮的十余部著作,二是她在国内国际各种会议上的语惊四座的讲话 ,使人们得以认识这位清纯靓丽、才华横溢的极品诗人。我国当年的小说大家、当下的散文随笔大家李国文曾有一段精警的说辞深得我心,令我过目不忘:“多而滥不如少而精,少而精不如只言片句被人们永远地挂在嘴头上,这就叫不朽了。”千真万确,“创作不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湖南省原作协主席李元洛语)“动人春色不须多”嘛!看来清秋深明此道。近日,她将深受读者欢迎的《彩云追月》等三部诗词集精挑细选,编成一部《赵玉华诗词选》出版,我认为这是高屋建瓴、不同反响之举,必将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点赞。
清秋广交天下豪杰,创作才能多向辐射。在我辽宁诗词界,对外联系之广,结识名人之多,得到赞誉之高,怕无出其右者。我曾歆羡其为“ 众星捧月”者;戏谑其为“人见人爱”者!在文学创作的领域,各种体式,她多有涉猎。一手能文,一手能诗。就文而言,她有《钥匙》、《立瘦斜阳》两部散文集出版发行;就诗而言,古风,近体诗,汉俳,倚声无不驾轻就熟,拿得起,放得下,有多部作品行世。此外,尚有赋及童谣。她的《童谣120首》一版再版,深受全国各地学校教师、幼儿园、家长及读者称赞、纷纷选作教材。2014年又由北京少儿出版社公费出版,彰显她的灼灼爱心与昭昭社会责任感,这是对我国少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我曾热烈地填《临江仙》词以贺:南大荒中才女靓,流光溢彩飞霞。清名盛誉不矜夸。诗文情义远,妙句入千家。 漫道童谣关小技,毕竟大腕难拏。爱心如火复如花。一招鲜在握,享誉大中华!
央视一档娱乐节目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是金子总要发光的——用在清秋身上恰到好处。因了她太多的闪光点,引得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词家赞美其作品的诗词、联语、评论等等纷至沓来。清秋珍视这份厚爱,编辑出版了厚厚的一大部书《赵玉华诗文评论集》(这与那些不惜花钱求助大家、名家为自己大唱赞歌出书,拉大旗作虎皮,反差何其强烈乃尔!)寄给作者作为答谢。“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真君子所为也!当我认真仔细地研读清秋这部选集,发现其有三个鲜明特色:一是真情四溢。清秋的诗词,第一大鲜明特色就是字里行间饱含真情。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之论说,鲁迅先生则有“诗者,撄人心者也”的说辞。用什么抓人心呢?唯有用情,用真情。我们读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句,能不为其爱国之情心动神驰;我们读清秋送儿参军的作品“举杯强把泪当酒、惟盼孩儿有作为”“戎马天涯须放眼、不辱家门报党恩”的词句,也时时为其深挚的爱情,为其浓烈的亲情,为其真诚的友情所感发兴起,引起强烈的共鸣。二是语言平实。清秋深谙我国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论诗之道。他在伟人毛泽东走到哪带到哪的枕边书《随园诗话》中说:“于平常字句中见功夫,方是文章高手。”清秋的诗,绝无佶屈聱牙,绝无装腔作势,绝无居高临下,绝无故作高深。她以平实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如行云流水,亲切而自然;难能可贵的是时有哲思闪光。三是选材的熟悉。清秋为诗,绝不赶时髦,唱高调,追求大主题;她始终坚持写身边事,眼前景,所以清秋的诗,就像晚清诗界革命领袖黄遵宪所主张的那样,“我手写我口”,绝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最接地气。
读清秋的这部诗词选集,我们不时为其辞采映得两眼发亮,为其真情感动得心旌摇荡,方才领略了她创作等成功与殊荣。比如2005年创作等七绝《女儿心》被广东省中山市小揽中学选作诗教课本背诵篇(教材中从古自(至)今共选150首诗作)。《江城子.梦君归》被许多专家学者称道可与苏公.江城子媲美,并被谱曲传唱。她在创作并发表于2000年《诗刊》的《水调歌头.包河畔上沉思》中呐(怒)喊“无不腰包满、血口正吞天”,这是当时少见的反腐力作,引人关注。水调歌头.平顶山惨案》她发出填膺的呼喊:“国恨铭心骨,寸土写尊严”。在纪念反法西斯抗战60周年全国征文大赛中获二等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绝句《咏蟹》诗曾被盘锦市政府印在了螃蟹的包装礼品盒上,飞遍大江南北。《水调歌头.游辽滨》被政府装裱后悬挂在盘锦市辽滨新区的对外展览大厅里,增添了人文色彩(当时展厅内惟一的词作)《卜算子.咏梅》别开生面、同一个词牌、同是咏梅,古人陆游写梅香、现代毛泽东写梅俏,清秋写梅净,这一阙曾受到众多专家学者及读者高度赞许。2000年中华诗词学会在天台山举办的唐诗之路创作大赛中《长相思.天台山赏杜鹃花》获奖。
作品举例说明清秋作为一个爱诗词的人,创作中婉约与豪放兼擅。神思开合、深寓壮怀。直抒胸臆、锐气袭人。并且取材广泛、在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怀精神、忧国忧民、诗域开阔,具有较大的内涵,进而彰显诗人的情怀与风骨、胸襟与气度。
一位哲人说:“文化如果去掉风骨。比荒蛮更可怕,比愚昧更恶心。”所以在清秋的作品中警句俯拾皆是:“贫穷未必真潦倒,留得青山放眼量。”《鹧鸪天.微笑人生》“愿作人中傻、贫贱也风流”。《水调歌头.给自己生命喝彩》“墙里开花墙外红,小园无力锁春风”。《鹧鸪天.情怀》“东君负我春三月,缘尽还能做挚朋。”《鹧鸪天.重逢》“人人都有闪光点、一寸宽容一寸金”《鹧鸪天.宽容是金》“心内生双翼、断翅也飞翔”《水调歌头.飞翔》“有度增高度,无名创美名”《五律.贺东北诗书画论坛开坛。》“春风不改清贫志,自信秋天挂满金”《绝句.赏梨花》“习惯时时风带雨,织诗偏爱一灯寒”《绝句.沉默》。“安身净土无方寸、一角冰山做雪莲”《鹧鸪天.归宿》。“今生本是钟情女,一碗清茶醉两年”。《鹧鸪天.珍惜情缘》“但愿春常在,碧血点青山”《水调歌头·病中夜思》 “任凭大浪掀云顶,也把桅杆挂上天。充盈地气接人气,以笔为旗写大千”。《贺辽海诗词复刊》。“严惩恶枭扬正气,无须醉眼看红尘”。《题舟山派出所》“诗人不是寻常客,落地金石自有声”。《七绝.端午感怀》“不向俗人求认可,货真何必捧着吹”《七绝.自信》。
清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正像清代叶燮主张诗文写作要具有“理、事、情、才、胆、识、力。意思是说: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成一家”。在清秋的作品中足以见情怀与风骨,理事、情才、胆识、力量蓄储丰厚,诗风自成一家。这与她多年来勤于汲取、善于积累、潜心创作、精益求精的创作心态分不开,进而创作出了很多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深受社会众多读者喜爱,留下当代文化工作者的光辉印记。诗海无涯,艺无止境。尽管清秋在创作上已硕果累累,名满天下,但前路遥迢,尚须不断进取,切不可沾沾自喜于来自全国各地的鲜花、喝彩和掌声。我渴盼着你新的灿烂、点赞与辉煌!
2015、3、5于沈水之阳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学者,辽宁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