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解读
作者:妙之门
科技是一个由科学和技术构成的联合词组。其中科学来自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技术则是人的行为方式。因而可以说,科学以获“知“为目的,技术以践“行“为归宿,二者组成科技,也就“知行合一“了。
不过,科学之“知“,其内涵不是关于认识自身的正确,而是关于认识对象的真实,这就决定了科学的客观属性。
至于说技术之“行”,当然是人的行为方式,既然技术是人的行为,这就决定了技术的主观属性。科学的客观性,技术的主观性,在科技之中衔接了起来。由此看来,要想弄清科技的内涵,就必须了解科学,了解技术,了解它们二者的关系。
先说科学吧。
科学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而科技中的科学,则专指自然科学。那么,什么是自然科学呢?简言之,自然科学是反映自然规律和自然真相的知识。由自然科学的定义可知,自然科学虽然也是人类思维的产物,但自然科学所反映的东西,却不依人的思维而存在。这就是说,自然科学的主体不是人的认识,而是认识的对象,只有获得了认识对象(客观事物)的真相后,才会产生自然科学知识。
再说技术吧。
通俗地说,技术是源于一定科学原理,为了某一物化的实现,而具备的有形或无形的手段。它包括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应用,规则的建立,以及相关的技巧和技能等知识。由此可见,技术是人的行为方式,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定科学原理进行的创造活动。因此,技术不具有客观自在性,具备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既然科学与技术的属性不同,那么它们必然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就它们各自的内涵来说,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科学能够提供原因说明物化的可能,技术能够提供方法实现物化。科学不会直接作为技术解决方法问题,反之,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都属于技术,而不能把它们看作科学。
当然,我们说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却不能否认它们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这是因为科学和技术既相互渗透,又互为促进。一方面,由于任何一项技术都包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因此技术的发明必源于科学,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进行创造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又要借助技术的力量,技术的进步将给更深的科学原理的发现提供探索的武器,两者彼此促进与发展。
因此,科学和技术经常组成一个统一的词组——科技。科技虽然不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不会直接表现为生产力,但是,生产力三大要素的提高,均依赖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探索自然真相,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面貌,发展生产力的源泉和动力。
李振宽,网名妙之门,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热爱国学,致力于传统文化,以及哲学、中医科学性的研究,写有多篇相关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