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校内特殊教育专业为依托,自2014年起,以“助力残健共融 弘扬大爱情怀”为目标,将智力障碍、自闭症等特殊儿童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精准对接特教学校、社区、家庭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支持、残健融合、康复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协会重点建设“爱心筑梦 益起同行”志愿服务团队,借助团省委“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的实施做大做强,与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裕华区启智特殊教育学校、元氏县特殊教育学校、长安区仁华家园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等10余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
采取“2+N”模式组建学生团队,以2名特教专业学生为核心,融合N名其他专业学生特长,结成小组,根据特教学校和照料中心需求设计、实施趣味性康复活动,注重缺陷补偿与潜能挖掘相辅相成,帮助特殊儿童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自身价值。志愿者在专业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坚定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念。
依托特教学校、社区实践基地,在联动联建中,开展“问需响应式”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特殊儿童的现实需求,提供各类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挖掘校友、友好单位联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助残扶弱中,以创新的思路、有力的举措让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以“线下活动+线上传播”常态化开展服务,每周走进照料中心开展艺术涂鸦、体能拓展、拍手操编排等活动,利用艺术行为治疗、心理康复训练和运动技能训练做好“结对帮扶”,打造四大线上公众号品牌——青言星语、星星护航、欢乐手语和扶志乐业,以互联网+的方式向社会宣传、推广残障儿童公益内容。
以“深耕细作+联动共治”精准响应需求,携手残联、社区和公益组织在全国助残日、学雷锋纪念日、儿童节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活动;以“专业融入+创新实践”拓宽服务路径,深入特教学校参与针对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校本课程开发、劳动技能培训及送教上门服务等。
协会曾于2017年被共青团石家庄市委评为第四届“石家庄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于2019年被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第二十二届“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打造的志愿服务项目于2023年获得河北省“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培育提升活动优秀项目。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力量、突破边界、做强做优,促进残健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来源:石家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供稿
编辑:刘丽 王翠 李清赛
编审:张茂辉
审核: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