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来的美子
作者:越洸
第三十六章柳玉林的卤菜摊
柳玉林的爹也就是七叔在文革中曾是村上大队部的厨子,手里能烧出几个好菜。
柳玉林也自小在父亲那学到一点炒菜的本事,老柳还有一手就是会卤上几种肉,可惜乡下里这么些年穷的哪里还有肉给他卤出香喷喷的卤味来,但柳玉林却自小天才似地会了这么一小手。
到了三河市后,柳玉林就在市郊的一个破旧的城里人自搭的小棚子里住了下来,手上的钱刚好够上两个月的租金。
住下了后,柳玉林就到了边上的农贸市场转了一圈,知道了也有好些乡下人从农村贩菜到这个农贸市场来卖。
柳玉林聊了一会就知道了要在这个市场卖菜得去市场管理办公室去申请,柳玉林就去办了手续。
之后的第二天还是半夜里,他就走到了三十里外的乡下,从菜农手里进了一筐子的各种蔬菜担着进了菜市场,在他自个的摊位上按类摆好了后,天已完全亮了。
不一会就陆陆续续有人提着个篮子在市场上转了起来。
几天下来柳玉林算了一下帐,一天平均下来竟有十来块钱挣,这使柳玉林和他的婆娘惊喜了好几个晚上。
柳玉林又闷头猛吸了几口烟,半眯着眼望着婆娘。
婆娘还在算过账的亢奋中,见着老公半眯着眼心思就跟着转到玉林的状态来了,想听听老公下面想说的话。
柳玉林还是大早将菜从几十里外的郊农那儿担回来。
一个月后,他买了城里人的一辆旧的不像样的自行车,回来自个修好了能骑个几十里都不成问题了。
从这一天起他还是半夜起开始骑着车子赶到那个郊农的菜地去,菜也带得多了些。
赶回来的时候,婆娘将早饭带到了菜场也将菜摊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柳玉林便将菜摊子交给了婆娘,吃了早饭回到破旧的小棚子里。
这几天看样子要下雨的样子,棚子的顶有些漏,他要在雨来之前将棚子修补好。
儿子在棚子里还在睡着,柳玉林看着儿子一脸的蒙相。
这些天来对未来的希望竟使他看着儿子心潮有着一点起伏的浪潮来。
菜场里好的摊口是几家大的摊主,其它的就是象柳玉林这样的小摊点了,按柳玉林这个小摊点算,那几家大的摊主一天要卖上至少几百块钱的菜,是柳玉林的几十倍了。
柳玉林瞄了这几家摊点好些天了。
他想要是做到他们的那个规模至少得用上个二三年才行。
但柳玉林有他自个的想法,那就是他瞄准了菜市场门前的卖卤菜的摊点。
他开始在棚子里试着买着一点肉卤起来,一是给老婆孩子改善一下胃口,二是试试自小从他爹那学来的手艺还管用不。
柳玉林吃着自个卤的喷喷香的肉,儿子欢天喜地的吃的两只爪子象从烂泥地里刚出来一样。
他又吸了口烟半瞄着也吃得大脸盘子都泛些红色的老婆,而每到这个时候,他的婆娘都有意无意地和他对了一下眼。
婆娘知道了他的想法。
半个月后柳玉林的卤菜摊终于开张了。
老婆还是在摊点卖菜,俩人正好打了个时间差。
上午是柳玉林将菜从菜农那驮回来,老婆接上。
柳玉林回去看儿子和将一家人的中饭弄好。
之后带着儿子和婆娘的饭推着卤菜车带到菜场。
柳玉林的卤菜一上市没几天生意就开始一天比一天好了,再一周后他的收入就远远超过了老婆卖菜的收入。
俩人感到忙不过来了,柳玉林就停了卖菜的小摊位,夫妻俩人开始专心的打理起卤菜摊了。
这样带儿子的时间也宽裕了许多。
好象自出了柳家村,柳玉林夫妇真的走对了。
这使柳玉林打心里暗暗兴奋地不得了。
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树摞死,人摞活。
柳玉林心里有个梦想,又半眯着眼狠吸了几口烟。
婆娘依是暗暗地瞅着她的男人,她也是与自个的男人一样,有着小小的梦想。
第三十七章柳玉林的打架
那天中午的纠纷是从柳玉林的卤菜摊刚摆好开始的。
两个年青人象是早早就来到了柳玉林的摊点。
两个人个儿比柳玉林都不高些,柳玉林本身就有点警觉的就带着让着一点,但两人根本就没有圆场的意思。
一个人骂了柳玉林一句,柳玉林刚想回一句话,另一个人对着柳玉林的后脑勺就是一拳。
这拳打的太重了,柳玉林一下就倒在了地上。
突如其来的打斗就是这样开始的。
柳玉林几乎想都没想的摔倒了后顾不得有点晕的头一咕噜站了起来。
他从年青时就没有认过怂,曾在村子里也算是说一不二的人哪受到这打。
他一下子蹦跳起身象虎一样扑向了其中的一个胖一点的家伙,很快三人就在菜市场门口纠在了一起。
柳玉林头上的血是什么时候流出的他也不知道,他全身都是力气,奋力地将胖子重重地摔到在地上。
另一个瘦点的抓起柳玉林的称狠狠地朝他打过来。
柳玉林的背上重重地被打出了血痕,柳玉林一点声都没出。
他一下丢开了胖子双手一把抓住了瘦子的手。
但柳玉林已不能再反击了,因为这时已不再只是这两个人和他打斗了,几乎他的四周都站满了人。
外围也是许多人,有人在喊到:“不能打了不能打了,要出人命了。”
柳玉林压根就没听到这些。
他一下猛地摆脱了他四周的人竟一下跳出了围着他的五个人。
他一转身抄起了靠在墙边的一根扁担。
五个刚才还围着他的年青人一下子就鸟散开了。
这时边上几个年纪大的人厉声地朝他喝道:“放下扁担,不能打了。”
柳玉林头上血再次顺着眉头流了下来。
血中他看到几个人四散逃开。
他一下吼道:“谁敢再上来。”
四周的人都吓得惊讶地瞪大着眼睛望着他。……
婆娘赶到时柳玉林有点晕眩地坐在了菜场门口的台级上。
婆娘愤怒地朝着市场管理员吼。
市场管理员要他们先去医院。
这时几个对他们同情的老头老太太们也上来劝说先去医院。
柳玉林这才被婆娘搀扶着捂着晕眩的头朝医院一瘸一瘸地走去。
那天晚上,柳玉林浑身痛疼地晕乎乎的躺在棚子里不能起来。
婆娘一旁抱着惊吓地哭红了眼的儿子。
棚子四周都有小风进来,也有些蚊咬进来
柳玉林的脑子里嗡嗡的。
他知道是吃了谁的亏。
前几天那个在菜市门边卖卤菜的摊主就冷冷地丢过来几句话。
他柳玉林不是傻瓜,虽来的时间不长,但这两个月来也摸清了一点这菜场的门道。
看似平静的菜场但却是江湖。
那几个大摊主和这个卤菜摊的后面都有一个胖胖的戴着墨镜的家伙。
这人不大说话,来的时候一般都是三四个人,转了一圈后就走了。
柳玉林想起来了,今天和他打斗的其中一个人就曾和他一起来过。
婆娘下午将卤菜摊拿了回来,他也在医院检查了一下,没什么大伤。
头上出血的口子缝了八针,身上有三道血印,好在骨头没伤。
婆娘伤心地望着他。
他闭着眼想着这些事。
那一个晚上的上半夜柳玉林睡得昏昏沉沉。
但到了半夜后他又生物钟醒了一样有了些精神,到了清晨四五点他竟能坐了起来。
婆娘其实一点都没睡,有些忧郁地眼神心痛的望着他。
他起了身点了只烟,一刻钟后他重重的吐了一口。
半眯着安慰似地给了婆娘一个无所谓的眼神。
婆娘的忧郁立时走得干干净净。
那个中午的时候,柳玉林和婆娘照例将卤菜摊子支了起来。
婆娘象没事一样给一些前来带着些同情的眼神的客人们下刀割肉,称好了收钱,柳玉林的头上是包着的,但象没事一样一旁吸着烟。
那个离他有三十米的卤菜摊主也吸着烟偶尔递过一个眼神。
柳玉林还是那个柳玉林,曾在年青时村子里从不怕事的那个柳玉林。
第三十八章美子与堂哥见面了
美子是四年后认出了堂哥的,她真的没想到能在三河市碰见堂哥堂嫂,美子一时兴奋激动地和堂嫂拉了又拉。
堂嫂知道美子是到了三河市的,但乡下人知趣,没好意思去找她们。
美子和堂嫂说着话就跟着到了堂哥家里去了。
原来堂嫂已在郊区菜场的楼上租了房子,美子进了堂嫂的家,堂嫂的家里虽不是装潢得很漂亮,可是也是城里人的房子了。
原来堂嫂和堂哥几年前在菜场就有了好大的一个卖菜的摊点,还有卤菜摊子。
柳玉林自被打后的半个月里象没事一样天天的出摊。
终于有一天,来了个小青年让他到管理办公室去。
柳玉林带了盒好烟进了办公室,进了门,门边站了个小青年就将门关上了。
柳玉林看着那个胖胖的四十来岁的戴着墨镜的人朝他望了望,柳玉林赶忙打开了烟递上去了一只。
那人也没客气,将柳玉林递来的烟顺手丢到了桌上。粗粗的手指上套着颗粗粗的大戒指,伸手在口袋里拿出包中华,抽出了只含在了嘴上,门边的小青年赶忙过来将打火机打着了给他点上。
柳玉林没说话,半眯着不卑不亢地望了望他。
这时那人说了句:“生意还好吧。”
柳玉林说:“还好还好。”
胖子手朝那个小青年挥了挥。
小青年知趣地出了门。里面只有了柳玉林和胖子。
这才是这个菜场实际的管理者。也就是半月前收拾柳林的幕后的指使者。
后来柳玉林还知道了菜场的几个大的摊点,包括那个卤菜摊点都是他的,但他对柳玉林挺有兴趣,一个月后和柳玉林在酒桌上成了叫好的兄弟。
柳玉林更知道了,郑老板在市里有十来个菜场,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点。
两个月后,郑老板让他管了这个菜场,每月给他按三七分成,郑老板得七,他得三。
柳玉林象是又回到了几年前在村子里赌桌上赢钱的感觉里,他也带着老婆从小棚子里搬到了菜场楼上的房子里。
美子一年前和张雷结了婚也有了女儿欢欢。
张雷家没有买新房子,而是将家里最大的一间装修了一下当做了新房。
美子的母亲和姐姐们也没说什么。
毕竟象姨家那条件的少,城里大多数人家还是象美子这样的将家里装潢了一下就办了娶亲生子的事了。
美子这两年来的厂子也没什么变化,美子还是象以往的那样在厂子里上班,不同的就是下了班不是回姨家而是回自个的家了。
回到家里要带着女儿小欢欢,张雷也依是在厂子里做活。
张雷的爸爸还是开着小修理铺。
美子和婆婆说来处的还好,小欢欢就是由婆婆带着。
女儿象张雷,结果就引起了厂子里和周围邻居的一片喝倒彩。
说欢欢的妈长得这么好看,要是欢欢象她妈妈就好看多了,说的张雷傻傻地乐着。
美子几年来算是了解了张雷了。
张雷是那种城里人说的三脚踹不出半个屁来的人。
早上上班下午下班,晚上看电视然后就倒到床上呼。
要不就粘着美子要那个,美子一遍一遍的给了他,直到他累了倒头就呼了起来。
时间真是个好东西,一天一天重复的事,一遍又一遍重复的事好象将情感也注进去了,分不开谁是谁了。
美子的好象就是张雷的,张雷的也就是美子的。
那过去的经历过的初见和开始相处的陌生好象一页纸完全的翻过去了,叫人想都想不起来了。
美子的心思也就在女儿欢欢的身上,这样子好象就是叫着幸福了。
这两年张雷的妹妹也都谈了男朋友,两个妹妹好象也快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两个妹妹都在市里的电子厂上班,但年后大妹子好象要顶职到张雷爸爸的职到美子的厂来了。
时间在移走,一切一切都好象是按部就班的走在它的格子里。
只是美子这时已是标准的城里人了,因为她嫁给城里人而且还生了孩子。
这就是使美子定格在了这个格子里。
第三十九章柳玉林和郑力天成了拜把子
柳玉林和老郑一年处下来早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和交情。
老郑不好赌,但好色。
柳玉林好赌但现在赌不起来。
俩人的另一个爱好混在一起那是相当的投缘,这就是喝酒。
但俩人倒还算是理智,每次喝到四两半斤,老郑就不喝了,他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相当厉害的,就是不喝醉。
“好了,老柳,今天就喝这么多了,回了,不然你那嫂子就开始吵吵了。”
郑力天比柳玉林要矮一点个,但结实。
柳玉林也喝得正在状态但老郑要走他也没拦着,就扶着他出了门上了车子走子。
车走后,柳玉林回到饭店,结了帐也回到了家里。
时间久了待在一起次数多了,柳玉林对郑力天算是完全了解了。
郑力天是场面上的人,一年至少也有个几十万的收入。
可是他也好象只是顶着个面子,他的一半的钱都要上供给另一个从不露面的人。
这个人柳玉林也从没见过,应该是个当官的。
柳玉林这一年多算是把三河市的所谓的黑道了解的透了。
郑力天的脑子是极好用的。
他在社会上的名义是一个叫什么公司的老总,那些平常跟着他的人都是他公司的员工,只是他好摆面子,一出来好戴个墨镜。
他的司机和另两个办公室的也都好摆个谱,所以给别人看到的都是很神秘,而如果真的接触了就失去这个神秘感。
柳玉林曾在村子里也算是混得像模象样的,到了三河这近两年来也算是见着世面了。
他的命挺好,能够一下和郑力天处上了朋友。
后来柳玉林才知道,郑力天之所以和他处,看中的就是他身上的一股子蛮劲。
那次柳玉林被五个郑力天手下打了后,竟毫无惧色照样出摊子,郑力天算是把他当着一个汉子看了。
郑力天在社会上混的,要的就是这样的汉子。
而且处了之后柳玉林和老郑还真对路子,所以这才有了将郊区这个菜场交给柳玉林管了的结果。
柳玉林算是上了路子了,收入也多得多了,原本想象的要两三年才能做到菜场的摊点,竟就归了自己,而且整个菜场的大户都是由他来经营的。
他们的菜都是由郑力天公司一手进货的,根本不用起早到郊外去兑菜,卤菜也是由公司按时配送的,别人想进来卖卤菜弄个摊点,没有柳玉林的点头几乎是不可能的。
柳玉林雇了几个人卖菜的卖菜收费的收费。
他让老婆弄个摊位做,他自个倒反倒没有什么具体的事了。
每天就是将菜金算好了交给了郑力天公司的来人,有个会计就在管理办公室里做这些事,柳玉林就是签个字。
柳玉林怎么也没想到他的那一不要命的架竟给了他这么好的运气。
堂嫂和美子之所以这么亲热还有着另一层意思。
几年前,堂嫂的弟弟三龙在没考上学校复读的时候,堂嫂就有意将美子介绍给三龙。
美子那时在村里可是顶尖的美人胚子,三龙也是个瘦俏的年青人。
乡下人婚配早。
那时堂嫂她们家早已因大弟和二弟都考上了学堂那时在村子里也是有名的人家了。
也是这个原因堂嫂家也曾引起过美子的注意,但只是注意过罢了,于是堂嫂有这个想法也曾有意无意的聊过,但聊过也只是聊过也没有真的去说过这事。
而且三龙还是一心在复读备考的过程中。
之后美子就去了三河市。
三龙后来也去省城考试去了。
文/越洸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越洸,安徽省铜陵市人,65年1月9日生人,本名越友谊,后改越洸,以示与人不同。81年中技毕业,分配至安徽省铜陵市有色公司风矿业工作,天生爱好文学,至成人后一发不可收,对文学写作、创作如饮甘饴,也如饮鸩止渴般堕落其间,风矿工作六年后,终于下海,在海水里浸泡后才知海水是咸的,奋力上岸求活,周周转转,辗辗转转近六十矣。文学写作害我不浅,以后退休只有稀饭喝。故再投文学写作、创作,就这样了!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