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下三峡
文/茅亭粗人
1
今天我们终于开启了三峡——武汉8日游。
7点20分钟,我们出发了。五辆大巴,200多人,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向东,直奔重庆奉节。
出了成都,一路所见都是丘陵,在我的记忆中,丘陵就是光秃秃的黄土矮山,贫穷落后。今日所见,却不然,黄土矮山都隐藏在绿树丛中,若不是偶尔发现一处两处房屋的一角,你还以为山里没有人居住。
过隧宁,过南充,过广安。我记住了南充是“果城”“绸都”,历史悠久,川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我还记住了广安的四大名片“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圣地”。
经过华蓥山市的时候,我产生疑了:看不见一座大山,当年的游击队是如何藏身的,又是如何同敌人斗争的。
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座巨大的让人压抑的高山突然横在眼前,我还没有看清山的容颜,就随着大巴车一道钻进山的肚子里去了。
后来,多数时间都在隧道里穿梭。
9点钟了,我们终于到达奉节古城了。吃了饭,导游带我们到衢州古城门前观光,拍照。然后登上游轮休息。11点钟的样子,我把今天的行程记了下来。
2
今天我们进入三峡——武汉游的第二天,主要行程是从重庆奉节坐游艇到湖北宜昌。
昨天晚上,我们是夜游夔州,夜幕之下,啥也没有看清楚。早上起来,吃过早饭,看看还没有到7点钟,我们一行6人就冒着风雨️ 到游艇走道上去拍照了。
游艇就停在神女峰脚下,我们抓紧时间,摆出各种姿势,尽情地惬意地拍照。遥望大山顶上,雨雾️ 朦胧之下,隐隐约约有两处相依相伴的山峰,我无法判断谁是神女峰。像旁人请教,得知,矮的一处是神女峰,高的一处是剪刀峰,不知可否,只好将就认了。
站在神女峰脚下,我想起了“巫山云雨”的典故,随口轻声吟诵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今天天气不好,神女峰害羞,总是不肯露面。”有人在低声细语。
“就是。”我回头看了看说话的人,认为他说得好有道理。
游艇继续向前,我们都怕冷,躲进宿舍里,隔着玻璃看风景。
中午过后,暖和了,有的人跑到游艇顶上去拍照,还穿着舞蹈盛装拍抖音。我怕冷,拍了几张照片就赶快下去了。
到了三峡大坝,我们改乘大巴,从陆路直杀宜昌,吃了饭,就在这里住下了。
3
今天是我们三峡——武汉8日游的第3天。今天我们从宜昌到了武汉。
早上6点半,我们起床,领了简易早餐,各自享用,稍后上车,就向目的地出发了。
一路向东,我们来到了江汉平原。透过车窗,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全是良田。绿色的麦苗,淡黄色的油菜花,你一片,我一片,轮番呈现在路人的眼前。“好一片丰收的景象!”我发自内心地赞美。
过了好一会儿,我们来到了荆州古城。沿着古城墙外的石板古道,我们边走边看,寻找着拍摄的最佳位置,总想着与古人来一次心灵的沟通。可是,都不够理想,只好将就罢了。
抚摸着荆州古城的石墙,总会想起《三国志》里关羽的故事。
从荆州古城出来,我们继续向武汉逼近。到了武汉已经是中午过后,大家的肚子都在“咕咕”地叫。抢一样吃过午饭 ,便开始了下午的游玩。
冒雨️ 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排好队,进门,从左到右走了一圈,天空依然在下雨️ 。我们都怀疑是今天日子不好?还是孙中山先生不高兴 ?结果都不是,而是武汉这几天就是爱下雨。
本来还要去参观几处景点,由于天气原因,只好作罢。
晚上,我们来到武汉长江大桥下,近距离接触这一奇观。不错,几十年前的宏伟建筑,至今依然如故。站在桥下,凝视远方,我仿佛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火朝天的场面。
我为中国人民点赞;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点赞!
写完今天的文字,11点过了,该休息了,明天继续。
4
今天是我们三峡8日游的第四天。今天的主题是:拜佛,康养。
早上,大家热热闹闹吃完早餐,抓紧时间上车,出发。我们先来到古德寺,从侧门入口,环顾四周,发现这里与其它寺庙有所不同。导游说这里是外国和尚开设的寺庙,主持、和尚和居士大多是外国人。我们怀着虔诚与好奇的心理,按照常理烧香,跪拜,一心祈求平安幸福。不知道是否灵验,但我深信天下佛教应该是一家,念的都是同样的经书。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归元禅寺。这里是中试佛教,供奉的都是中国佛主、弥勒。按照导游的说法,我们都去数罗汉。我是左进右数,从我最喜欢的数起,一直数到60尊,发现是一位像唐僧一样的慈善尊者。我没有记住他的法号,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人。
午饭过后,我们去等黄鹤楼。这可是我们今天的重头戏,大家都知道:到武汉不来黄鹤楼,等于白来。
乘车来到公园门口,大家依次排队进入。坐观光车上山,很快就来到楼下,大家迫不及待开始照相。前面照,后面再照。登上二楼、三楼……又是拍照。我总是想找到崔颢的《黄鹤楼》,还想看一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找到了,尽管是赝品,心里也高兴。站在楼上,凭栏远眺,长江,大桥,城市……尽收眼底。烟雨蒙蒙之中,确有一种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味道。
再说东湖也别有风趣,辽阔无边,阴雨纷纷。就连湖边的怪石也各有情趣:或听风,或梅雪,或踏浪归去……总之形态万千,诗意盎然。
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乘大巴,从武汉出发,一路南行,直奔赤壁。
5
进入8日游的第五天,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旅游的日程依然继续。
今天我们游览的首站是三国赤壁古战场。站在门口,远远望去,悠远,古朴,肃穆,让人肃然起敬。
进门,乘车,不一会儿,来到“桃源三结义”。不对,“桃源三结义”不是发生在河北涿州市吗?这里是怎么回事呢?继续来到下一站,这里是“草船借箭”。也不对啊!“草船借箭”不是发生在安徽省马安市吗?后来,我想他们一定是以雕塑艺术为手段,按照《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再现历史画卷。让游人身临其境 ,回忆、追溯历史事实。
我想我今天来的目地是:凭吊古战场,像古代圣贤一样“赤壁怀古”。我一定要找到“赤壁”古战场的位子。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由于正在维修,所以不能拍正面照,只好站在背面,站在高处排到一角。
总算如愿以偿,心里也很高兴。一路往回走,偶然遇见一位奇人,可以拿姓名写诗,而且只用2分钟。我好奇,也想试试他的文才,于是欣然接受。
不到两分钟,果然作好了,不错,给大家分享一下:
汤氏宗代出贤良,
从心深思创辉煌。
浩志凌云与时进,
福满人生永安康。
花40元,认识一位奇人,并得到他的赞美,值了。
中午我们在“御膳房”就餐。饭后乘车来到洪湖赤卫队战斗的地方。参观贺龙元帅纪念馆,还乘船到洪湖里去“浪呀嘛浪打浪”。
接下来,我们赶到岳阳市,今晚就住在这里了。
6
今天是8日游的第六天。地点在岳阳,我一直想着心中的岳阳楼。认识岳阳楼,我是从小学地理书上开始的,然后是高中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加深了印象,从此便有了一睹芳容的念头。
早饭过后,登大巴出发,满以为愿望会实现,却没有料到,大巴绕了一个圈,来到了洞庭湖畔的君山。君山与岳阳楼隔湖相望,若不是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我想是可以看遥相呼应的。
“来岳阳市没有看岳阳楼确实是一种遗憾。”我在心里嘀咕。
进入君山岛大门,我尝试着认识君山,我想搞清楚来君山岛的意义。边走边看边想,我逐渐理出了头绪,明白了来君山岛的意义:一是地理位置特殊,就像刘禹锡说的一样“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是说洞庭湖像白色的银盘,君山岛就像盘中的青螺。二是君山岛具有丰富的文化色彩。道教文化,酒文化,诗词文化,都可以不说,只说说烈女文化就让人肃然起敬了。
君山二妃墓在君山东麓山脚下,经过维修,还有后人树碑立传,如今焕然一新,烟火 传承。至于二妃的传说,大家网上可以查询,我就不再赘述了。
来到“朗吟庭”,我爱人抑制不住,高高兴兴跑过去和女同胞们一起舞蹈去了。我感觉无聊,站在朗吟庭前的广场上,面对洞庭湖,还有对岸的岳阳楼轻声诵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以表达自己心中的失落,遗憾。
诵读完后,心情舒畅了。今天来君山岛也是值得的。
回到客服中心,乘车去吃饭。
午饭过后,我们开始返程,天空也渐渐明朗了,回到宜昌一直到上船,都没有下过一滴雨。
7
三峡——武汉之行进入第七天,我们继续走在回程的路上。
昨天晚上,我们住在游艇上。大约傍晚时分,游艇就启航了。“轰隆隆”一直到今天凌晨4点钟,才停了下来。在游艇上的睡眠不好,这一切我都听得比较清楚。
早上,我们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饭,休息了一会就出发了。
排队登上小艇,在当地导游的引领下,向神女溪进发。
开始湖面还比较宽阔,可以容纳四到五艘小艇并排航行,看两岸的山也没有那么陡峭,也没有那么高耸,也没有那么咄咄逼人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湖面渐渐变窄了,山也变得更加高大挺拔了,岩壁也更加陡峭了。
导游不停地,流利地介绍当地的山猪,山羊,飞鸡 ,还有茶叶,党参,石斛等。我们都被窗外的险山怪石,绿水清风吸引住了,只顾着向外,向上观察,生怕漏掉了一棵小树,一块奇石,一朵浪花,一只小鸟。有人迫不及待爬到后面的平台上,啪啪啪啪地拍照。
我尽量细看两岸的岩壁,发现它不像岩壁,倒像有人用片石精心磊起来的乱石墙,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塌下来一样。
“这里人可以爬上去吗?”导游问。
“不可能。”我们齐声回答。
“错。我们这里的人,常在这些岩壁上攀爬。茶叶,党参,石斛就是从岩壁上采下来的。”
“哇!呀!”我看见那些特别陡峭的地方,确实还有人工搭建的攀梯。
再往里航行,我们过了上升峰,过了云起峰,过了七女塘。导游说七女塘是七仙女洗澡的地方,逗得所有男人,女人都哈哈大笑。
再往前行,水浅了,湖泊变成了小溪,我想这就是神女溪的由来了。行船靠岸,我们开始徒步,在高山、深谷里徒步,有清风做伴,好开心啊!于是,男男女女唱起来,妖起来,拍起来。
后来坐了观光车来到绝壁下,改乘索道。索道徐徐上升,抬头望,好高啊!再低头俯瞰 好悬啊!我是大山的儿子,在山里长大,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坐了一段索道,接着坐天梯。说句实话,我站在下面望上看,感觉天都在旋转,感觉天梯都在摇摆。钻进天梯的舱,我赶紧抓住把手,感觉这样实在些。好在时间不长,转眼之间就到顶了。
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确实可以“一览众山小”,也可以把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坐了天梯,又坐索道。与先前的相比,这次平缓多了。
上山以后,坐景区专用大巴下山。下山的经历也不平凡。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确实如此。大巴在山巅,崖壁间穿梭,一路向下,有时走直线,有时走曲线,有时还走S线。在一处弯道,大巴停下来,回了回车,然后才转过去。全车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那一刻,连喘气的声音都听得见。
终于下山了。
晚饭在豪华的餐厅里进行,200多人在这里吃饭够热闹,够温馨。还给3月出生的人过了生日。
晚饭过后,看杂剧表演。好多年没有看过了,大家都兴致勃勃,表演的质量也很高。
8
三峡——武汉之行第8天,我们顺利回到了都江堰,尽管快要8点了,大家心里还是很高兴。回家了。
早饭过后,我们就从万州出发,顺便去参观了娃娃鱼养殖基地。来到基地时,天一直下着小雨。
这个基地的规模还是挺大的。初步观察,有养殖场,有游客活动中心,有高档餐厅等。估计占地面积不下10亩。
我们看了养殖场。阴暗的,潮湿的,里面分成了大小几乎相等的格子,格子上面是水管,依次向每个格子冲水。格子里的娃娃鱼好大啊!每只大约有二三十斤。看那形状,就好像长了脚的鲢鱼,也有点像圆嘴巴的鳄鱼。听说娃娃鱼的叫声就像婴儿的哭声一样,可是今天没有听见。
我打着手电筒,跟随大家从这端走到另一端,把大大小小的娃娃鱼看个遍 还拍了照。
我是一位有心人,私下里查了查资料。发现娃娃鱼其实叫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叫声像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多见于我国南方各省,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既然如此,怎么可以食用呢?也许是自己饲养的,通过合法手续就可以吃了。
参观完娃娃鱼养殖基地,我们又冒着小雨出发了,在大山里转了好多圈,又来到重庆最大的面食生产基地。下车的时候,天空依然下着小雨。
这里是全自动挂面生产基地,从头到尾全是自动化。从一楼把原料装进机械,到二楼只需要把包装好的面条搬来堆好就可以了。
老板需要我们帮着打广告 ,说是招待我们吃面。200多人同时吃面,场面确实壮观。待大家吃完面条,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出门的时候,雨还在不停地下着。
今天的旅程结束了。大家上车,继续踏上回家的路。
一路向西,大巴在高速路上奔驰,天空中的雨渐渐停了,可以看见浓云后面明晃晃的亮光。真是奇怪了,出门八天,天天见雨️ ,快到家了,居然不下雨了。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我打算把这几天写的文字整理出来,加上一个篇名叫着:风雨下三峡。
【简介 简介】茅亭粗人,退休教师,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四十余年,爱好旅游,爱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