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作者:邵祎雯
最近忙着搬家,租住的房子时隔三年,房东要从美国落叶归根,所以,我们也不得不另寻去处搬家。
房子找好后,收拾东西搬家成了最近这段时间的首要问题。平时在家里不觉得,一旦搬家,就觉得自己的东西太多了,有点整理不干净的感觉,心里慌慌的,不知从哪里下手整理。这时,父亲伸出援手,帮着我一起打包装箱,一边对我述说他当年的一段往事:
父亲是四个保姆伺候着长大的,可是解放后,随着扫除旧观念旧习俗,家里慢慢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慢慢的,我父亲从一个要人伺候的小少爷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父亲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爷爷是一位共产党员,思想进步,捐了老家宁波姚江邵氏的祖宅落户上海,唯一带出来的是一箱族谱……解放后,爷爷亲手把父亲送去部队锻炼,可是,父亲身体弱,不久就被劝退,后来考入上海财经学院学习,因为分配时爷爷没有走关系,所以父亲被分配在宝山供销社,打包运输,站柜台,脏活苦活,丰富了父亲的阅历,也锤炼了他。在我心目中,父亲是我的定海神针。
在我印象中,奶奶无数次提到山海关路的老宅是用几根金条顶下来的,左邻右里都是上海滩的名人,想来奶奶家陪嫁的丰厚也是必然的。我想象着奶奶家里的锦衣玉食,想着奶奶那一件衣服一枚胸针的大小姐做派,想来她结婚搬家时也是箱笼几车吧。老宅要拆迁时,几个樟木箱的衣物成了奶奶唯一搬进我家的东西。
也许是受了奶奶的影响,我对衣物和配饰有着执念,每年都会添置自己喜欢的衣服和配饰,而旧的衣服总能搭配新的穿出不一样的感觉,所以也舍不得扔,时间久了,衣服和配饰就越来越多,等到搬家时,就成了大问题。不过,这种焦虑随着装箱工作的完成也渐渐平静,看着自己喜欢的衣物被打包,总有着好心情,断舍离是不可能的了,穿不下的好看衣服还有已经和我差不多高的女儿可以接盘,有些已经成了她喜欢的衣物,看着买了好久的衣物重新焕发青春,也是心情好的由来吧。
因为限购,因为有一儿一女,租住房子成了我们一家四口解决居住问题的方法,搬家也成了隔个几年要发生的事情,仔细想来也是一种生活,对于真的不需要的衣物,如果成色还新,大可以打包送到慈善商店寄卖,也可以借此帮助需要救济的人,也不亏待了这些曾经喜欢的衣物,如果你同意我的这个观点,不妨乘着搬家或者季节交替,收拾自己的衣柜,把那些还带着标牌的衣物做一个断舍离,让这些你曾经喜欢的衣服有个好去处,同时也能帮到别人。
*Buy for 2 是上海市政府牵头的连锁慈善商店的品牌,大家可以了解以下,就近到它的门店捐赠衣物或者购买衣物。

作者简介:邵禕雯,上海作家,上海外语类人材。第一学历为上海大学外语系本科。浙江姚江邵氏长房嫡系。热爱文学,在各类报刋发表文章若干。曾获“第一届全国中小学心理论文比赛综合类个人一等奖”,2003年同期论文被编入国家教育部编纂的《走近心理健康》系列丛书出版。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协会会员,IGCSE国际考官。《我在“英联邦”》一书正修订和等待出版中,该书是关于亲子教育兼幼转小、小升初以及高校毕业择校的真实经历纪实,也是作者“泣血”之作。应出版社之约,正在翻译长篇小说《美人坡》的英文版。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