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人工智能”,并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会推动哪些产业的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人工智能+”行动今年首次被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这个“+”的背后实际上是千行百业。今年随着大模型等技术的快速迭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也将提速,同时人工智能对上游数据、算力、算法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这些都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

全国人大代表 雷军:我觉得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技术,一定要跟各个应用、各个场景相结合,和各行各业的结合能使人工智能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形成全国一体化的算力平台,能够有助于科技创新,也有助于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 郭御风:过去讲“要致富,先修路”,其实是一个道理。我们现在要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来赋能千行百业的转型、重构,我们要把算力基础设施先做好,除了做基础大模型之外,我们实际可以做一些垂直的、相对小一点行业的专业模型,这样它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对会小。

今年我国将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而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在医疗、教育、金融、制造业、采掘业等场景广泛应用,提升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 周清: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非常多的可以应用的场景,比如现在已经广泛开展的像人工智能辅助阅片、影像筛查、新药的药物筛选,还有临床试验的研究过程,其实人工智能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 张胜利:比如瓦斯的巡检方面,我们就大量运用了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过去都是瓦检员去现场往回读数,现在这些数都是通过智能机器人自动往上传一些数据,更科学更精准也更安全。下一步在露天矿的开采矿卡方面,我们也正在研制和研发无人运输场景。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