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发布会上国家相关部门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
本报两会报道记者:王龙飞 郭卫卫
2024年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北京市委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成中介绍京津翼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成果,并回答记者问。
2024 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在2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有关情况。发言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过去1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是夯基台,落子布局。重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他介绍,10年来,规划政策框架搭建形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批高校、医院、央企总部,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雄安新区进人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城市框架已经基本显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日趋完善。北京市“四套班子”,以及70多个市级部门已经迁至副中心办公。重点区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重点领域胁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城市1一1.5小时交通基本形成。
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成中表示,为落实这一功能定位,河北通过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疏解政策环境,打造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包业环境,推动维安新区“拔节生长”。目前。出台住房、户籍、教育、医疗等10个配套方案;新区启动区、起步区加快建设,首批疏解标志性项目有序落地;推动筹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建设好北京“新两翼”,培育区域的增长极,以点带面助力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区域内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郭兰峰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三省市,一起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围绕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抓住疏解这项工作不放松,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800亿元。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的“两翼”之一。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表示,北京每年保持千亿级的投资强度来保障副中心的快速发展,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迎客,大运河京津冀段全线62公里旅游通航,运河商务区注册企业超2万家,通州与北三县跨界道路已经有10条,轨道交通平谷线全面建设、在三河市设了5座车站。“将重点处理好与维安新区、中心城区、周边地区的关系,持续完善城市框架。
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成中最后表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是河北面临的千载难逢战略机遇。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指导各项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提出的“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