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外资金融机构的热议。多位外资机构经济学家在接受财经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多重困难挑战,202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4年,中国政府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稳定增长、提振信心至关重要。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实现5.2%的增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超过126万亿元,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余向荣认为,产业升级红利的持续释放将继续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余向荣:近年来,我国在稳链、保链方面久久为功,不断加大投入,科技创新逐步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力量。去年在全球贸易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新出口保持了强劲增长,“新三样”替代“旧三样”逐步成为出口的重要驱动力。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是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都向市场传递出积极正向的意义,他看好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邢自强:既有对中长期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些绿色新能源转型投资,又有中期维护房地产平稳发展的一些社会保障型住房投资,还有对消费层面“以旧换新”的刺激。总的来说,无论是经济增速目标、财政力度,还是具体的财政投向,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向市场传递了积极正面的意义。

在渣打银行看来,中国政府提出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正在获得实质性进展,尤其在金融服务业。中国近期取消了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为外资机构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便利和市场机遇。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首席经济学家 丁爽:我们很快会在中国成立全资的独资的证券公司。一方面,外资银行参与在中国的竞争,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包括风险管理的理念,所以金融开放是双赢的举措。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