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红红火火中退去了,那高大的影子却还照在人心。

没酒没肉不是年,没红火气氛不是年。这些已成过去时,时代不再!人们追求的不再是这些。

除了年轻人淡化了年俗,老年人也在变。什么年不年的就是一个节气,一个氛围,一个盼头而己。实际上日常生活早已了结了年味,吃水饺,喝酒。聚会,时时都行,过年儿时的盼头早己过了。用老头老太的话讲,这不天天过年吗??

实在说年真没啥过头,一个节气,一个假期而己。看看人山人海的旅遊者,看看堵在路上的全家客,只是利用这几天玩玩而已,真正的亲情又有几许?

我问了几个过年的老中青,各自看法不同。老人希望儿孙聚一下乐一下,累并快乐着,有些还真累病痛苦着,看一眼家人,一时之欢乐,几天又天各东西工作了。

几个中年人难受的很,上有老下有小照顾不周就烦人,年必须过没办法,不可错过。青年人更愁,要钱没有工资不多,还是耍红包的主还得给小的红包。年过完了平衡了,收的和发出的均同。一个年闹腾的几代人精神不振,来年如何?不知怎的去它的,管他呢,来年自有来年福。

大家在年的驱动下该买的不该买的都买,结果吃的不多烂的浪费的不少。

年轻没经苦烂点浪费不在乎,老年人心疼,尤其40,50,受到苦挨个饿的省吃俭用的,到年却来个大浪费,这就是年的复杂,。不买怕缺,买了怕费。位几天剩饭无所渭,过年吗,这也算是大方的,去饭店还打包呢。

不管怎样过,年是走了,想想这些尘世之人忙碌的结果是啥?堵在路上过年的又怎样?不过一个情字。

全家相聚的人,同事相聚的人,老人相聚的年,一个情字难言表。老的说健康就好,谁谁走了,唉!中年唉曰,有个年节相聚是老祖宗传统,珍惜当下,一切恩怨情仇放下,人生刚才小青年,过时就是白头翁!孝敬老人实是孝敬自已。你打骂老人,不敬师长是教嗦孩子学样不尊你!早晚还回!有人开玩笑:儿儿媳这么对你不好你看受累看孙?老人道,等孙子大了报仇呢。

青年说年没意思,不如玩手机,吃了水饺放了鞭就完了,年也不知去那了。

其实这老老少少对年的关注,就是一份情,家情国情。鞭炮声远,年味己淡,但年的情却依然很浓。你看上班的打工的离别的心情。眼中的泪光己表明,年依旧是中国国情,老祖宗对历史的重大发明。

甲辰龙年正月初九,清荷轩主翟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