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终生难忘的南下求学路(三)
文/刘忠

(作者学生照)
常言道:“地质工作者三件宝:地质锤、罗盘、放大镜”。
话说九月四日报到那一天,水工系新生每人领取了地质锤、地质包、罗盘、放大镜、小马扎、军用水壶、草帽、野外实习工作服两套、地质工作鞋两双。我想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大学都是到大四才开始实习,但学地质有关专业的几乎是和专业课同步进行的,学到哪儿就实习到哪儿。
南方的大学宿舍都有蚊帐,我也是第一次认识蚊帐。因为家乡非常寒冷,全年无霜期仅仅一百天左右,平均气温二点一度,平均海拔一千五百米。每年从九月下旬到第二年五月上旬是取暖季。夏天也没有几只蚊子,所以对蚊帐没有概念。因为我们当年住的宿舍楼是旧楼,又是一楼,比较潮湿,也没有空调。宿舍的窗户白天黑夜常开着,我们的宿舍在最后排,宿舍后面就是桂林的屏风山,山脚下树木杂草比较多,所以蚊子也特别多。头一天夜里,由于两天两夜坐长途火车的劳累、没有休息好,第一次在蚊帐里睡觉,虽然比较闷热,但很快就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把蚊帐蹬开了,钻进蚊帐的蚊子无数,整整让蚊子咬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醒来一摸一看,浑身上下被蚊子咬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疙瘩,早上吃完早餐才到大学卫生院买药治疗呀!有的同学说,蚊子咬的疙瘩,在上面撒上白砂糖,用伤湿止痛膏敷在皮肤上,过几天就好了。我照做了,加上军训劳累,敷的药开始几天没理它,过了四五天后,感觉两个小腿肚子敷药处奇痒,掰开一看,两个小腿肚子上都已化脓了,因为敷的时间太长了,至今两小腿上还有伤痕呢!桂林的蚊子个大腿长,叮了皮肤上有时拍死它,全是一手鲜红的血,怪不得人们常说:“桂林的蚊子甲天下!”
言归正传,话说军训了半个月后,休息了两天,正式开始上课了。上的第一堂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的辅导员(相当于中学时的班主任),让全班三十二个学生排好队,先在水工楼下开了个小会,简单地讲了一下在大学上课的规则及注意事项。然后我们一起来到了地质系一个阶梯教室。哇塞!好大呀,好像到了家乡的电影院。一同上课的是好几个系的学生,上课的学生有三百人左右。并且没有固定的座位,谁先到教室谁挑好座位,后来的就只能坐在后面的座位了。因为大一基本上是公共课,就是各个系专业上同样的课。
大学老师上课,不像中学老师得天天在学校坐岗,人家每周的课很少,也就一两节吧,不用常在学校,上课时来,上完课就走人了,也许又到别的大学或企事业单位讲课去了。大学上课教室不固定,这堂课在这栋教学楼,下堂课又到别的教室楼去了,根据课程的不同,有时在大的阶梯教室,有时在小教室,有时在实验室、有时在测量点,有时去野外……
一天上《普通地质学》时,又是在阶梯教室。因为前几天上课也学得聪明了些,头一天下午放学时就去教室比较好的座位课桌上放了一本书和学习笔记,第二天就坐在头一天占得座位上,一般女同学爱头一天占座位。大学上课老师一般抽查点名,比如水工系1班5号、地质系2班8号、化探系3班18号,点到学号时喊个到就行了,偶尔有逃课的同学让舍友代替报到的。《普通地质系》老师讲到,在大学里学习,严格意义上是没有教科书的,你们现在手上拿的书只能叫做主要参考书。因为现在地质学发展研究的进度很快,而且外国的,特别是西方国家比中国研究的更早更先进,这本书编辑人员大部分是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人家研究出来允许咱们国家能采用,已至少过去了五年,再到中国出版发行又过去三年了,这本书已出版两年了,其实这是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有的内容已经过期了。所以老师讲课不全部采用这本书上的内容。在大学上课,只要大家上课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讲课内容思路,快速跟着做好笔记,本课程结业考试一般没问题。假如你们平时不认真听讲,没做好笔记,指望课后再看书,基本上结不了业。因为老师出的试卷课题在参考书上基本没有!昂,原来是这样的,彻底颠覆了我在中学上课的认知。
一次上《岩石矿物学》时,是在小教室,老师讲了十来分钟,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标本实验室,给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布包,包外面用毛笔写着编号。每个包里装着拳头大小的六块岩石,老师让自己把每块岩石里面含有的矿物成分写在作业纸上,比如矿物成分有:白云母、黑云母、石英、硫化铜、氧化铝、孔雀石等,每次上实验课都积分了,计入平时的成绩,结业都算成绩了,因此不可有丝毫的马虎。
又有一次上《测量学》,老师就直接把我们带到一栋教学楼的楼顶上,这是我当时感到非常意外的。原来根据教学工作的设计,把一个很大的楼顶做成了一个实习场地。楼顶上可能在建楼时就固定好了几个测量点,让我们分成几个测量小组,老师现场指导,让我们搞测量。一个同学拿上测量杆站在一处,另一个同学在测量台上搞测量,拿杆的同学来回移动标杆,测出不同的数据,北偏东三十六度,南偏西四十一度等。同学们互相交换角色。另外,比如测量屏风山(就在大学院内)上的一个小塔的位置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堂课上得很有意义。
来了大学二十多天就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了!记得中秋节晚上,那天天空特别晴朗,月亮大又圆,照得大地就像白天一样明亮。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加上老师一共三十三人。在大学里吃完晚饭,一同散步,一路向南,走了大约一公里左右就到了七星公园北门口,同时每人手里提了一小兜水果及一个月饼,都是大学食堂给发的,人手一份。在公园里找了一块儿很好的草坪,大家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儿,包括辅导老师。老师比我们也大不了几岁,他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水工系毕业的留校生,南方人,非常热情大方,和同学们处成了“铁哥儿们”,无论男女同学都很喜欢他。活动正式开始,首先一个同学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围着同学圈儿外在背后走动,趁人不注意,丢在某个同学的背后,蹲着的同学若发现追上丢包同学,丢包同学就现场在圆圈内表演节目,否则,蹲着的同学就表演。表演的内容不限,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学们个个都很开心活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说绕口令、说相声,还有两个同学一起表演了双簧!然后大家吃水果、月饼。尤其是吃月饼,我打开包装袋,发现月饼是软软的,我们北方的月饼都是硬的。吃了一口是咸的,并且是肉馅的。北方的月饼是甜的。这是第一次离开家在南方过中秋节,并且过得非常有意义。
离开家乡二十五天了,还没有收到家中的来信。遥望遥远的故乡,估计家人们正在场院里秋收脱麦子了,尽管父母亲常年辛勤地劳作,但还是解决不了基本的温饱问题!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才暂时改变了自己出生在农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凄凉命运!

(作者学生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