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明,引领未来。
2022-2023年“发明创业奖项目奖”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优秀项目主题展于1月29日在北京国家科技宣传中心隆重举行,
中国发明协会和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主办,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主持本次活动。
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吴朝晖致辞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致辞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并讲话
据悉,“发明创业奖”由科技部批准,中国发明协会设立,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注册的社会力量设奖。发明创业奖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旨在鼓励发明创新,促进发明新成果、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和赋能,在全国发明创新领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权威性。
“发明创业奖”包括项目奖、人物奖、成果奖、创新奖等四个子奖项。由众多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评奖办法》对2022-2023年度“发明创业奖项目奖”的申报项目进行严格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金、银、铜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设立的专项奖,并分别颁发奖牌和证书。
颁奖典礼视频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大数据分析应用中心 研究员、珠海市人民医院博士后 、澳门城市大学 数据科学博士、香港港中文大学 眼科与视觉科学博士生 王涵及其发明团队斩获奖项“发明创业项目奖”一银一铜。
奖项一:“发明创业项目奖”银奖
项目名称:基于知识图谱和真实世界数据驱动的医疗医药信息管理、预警、分析与追溯
完成单位/完成人: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第一发明人:王涵
其他发明人:潘 毅 于向荣 周肖树 方俊彬 孟雅 孙嘉 张成 庄金隆 李铭源

奖项二:“发明创业项目奖”铜奖
项目名称:AI干眼症智能分析与预后
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 :王涵
第一发明人:王涵
其他发明人:庄金隆 彭智培 张艳蕾 侯光辉 李铭源 刘洋 邢鲁民 潘毅 于向荣

发明项目团队:
王涵
王涵(第一发明人):王涵,珠海市人民医院博士后,澳门城市大学数据科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眼科与视觉科学系博士研究生,珠海先进院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培训班讲师,CCF委员,物联网云计算工程师,深圳市视光学会影像及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MTA人工智能工程师、MTA数据管理工程师、2022珠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2珠海市科技之星。发表知识产权112项,含专利47项(已授权14项),论文46篇(一作25篇,最高影响因子13.5),软著19项,获国际、国家、省市级奖14项(含科技进步奖1项,科技人才奖1项,科研贡献奖1项,全国发明奖3项,国际创新奖6项),参与负责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4项,累计获批科研经费1300余万元。不少于9项知识产权,已经成功转化企业。科研服务项目6项,金额80.7万。
研究领域:深度学习及可解释医学AI算法,AI眼科关键技术研究、联邦学习与加密机制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应用、多数据源的融合预测算法与眼科诊断、干眼症的治疗预后评估、眼底疾病的诊断与预后、黄斑性病变的分型预后与病症量化等。
研究项目主要包括 :“基于联邦学习的干眼症早筛及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可解释性算法的黄斑变性早筛及预后关键技术研究”、“面向超广角眼底黄斑病变的轻参数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异构传感云系统中合作式边缘智能关键技术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肿瘤数字病理图像的术后预测算法研究”、“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研究”、“弱监督学习下甲状腺结节细粒度识别模型研究”、“肿瘤光学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发”、“人体健康状态监测与干预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皮肤状态检测和离子液体提取的日化品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及康复评定系统研究”、“广东省人居物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执法办案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智慧公安执法项目”、“急性视网膜动脉阻塞AI辅助诊断与救治互联网平台”、“视觉训练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可解释性算法的眼科疾病辅助筛查研究”、“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先进技术与应用科普项目”。
潘 毅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庄金隆 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副教授
彭智培 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主任,教授
张艳蕾 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副教授
侯光辉 珠海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李铭源 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
于向荣 珠海市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
刘 洋 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
周肖树 粤澳深度合作区中葡科技交流中心理事长
方俊彬 暨南大学教授 珠海CCF主席
邢鲁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正高级工程师
孟 雅 珠海市人民医院 副研究员
孙 嘉 青岛理工大学讲师、澳门城市大学博士
张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
其中,AI干眼智能诊断与预后研究项目,王涵团队完成并提出建议的人工智能干眼检测标准、证据组合及应用场景,团队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干眼症分析系统”(AI Dry Eye Analytic System,https://www.mini.ac.cn),致力于应用贡献和服务更多该交叉领域科研临床工作者。本研究主张整合多源诊断证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引导未来的研究。这项研究通过提供对基础知识、先进方法、主要挑战和潜在未来展望的洞察,对眼科疾病检测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结果既从学术角度又从实际角度强调了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在眼科学中的关键作用。
项目课题组学者来自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珠海市人民医院、纽约市立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澳门城市大学、珠海爱尔眼科医院、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暨南大学、野望科技、粤澳深度合作区中葡科技交流中心、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贺州学院,由多名医工交叉专家学者、计算机领域优秀学者、眼科领域专家及医生团队、算法工程师和开发人员组成,协力合作探究,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开辟新视角。
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依托本项目在 “BIG DATA MINING AND ANALYTICS”等多项国内外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25篇,申请专利12项,获得国际国家级奖项8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