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的粽子
文/罗荣云
记忆中的你,就像童年的奖杯。
小孩子嘛都喜欢比,谁脖子上挂的粽子多谁就是老大。土话把这种粽子叫“羊股粽粑粑”,竹叶包糯米,我小时候吃的没放红枣以及别的食材,纯糯米卤水泡过,铁锅炖熟,深褐色,白砂糖上滚一下,多吃腻人。还有一种是“枕头粑粑”,顾名思义造型就像枕头一样,这种粽子属于分着吃的,也不是用竹叶包,而是用大竹笋的笋衣,我们这盛产毛竹、楠竹、栋竹,房前屋后到处是,适合包粽子的就是楠竹笋衣。大人把四片笋衣完整剥下来开水里煮软,再把泡过卤水的糯米包在里面,包裹成枕头型,煮熟既可。这种粽子吃法讲究,需要拿绳子割着吃,吃多少割多少,也是加白糖,一般是大人吃这种腻人得很的,我是不太喜欢吃这么“麻烦”的,而且我够不着,当时割粽子的细棉绳子一头是绑在碗柜上,我太矮要站在“狗仔”凳子上才能够到,而且我是不会割的,大人割出来的就像月亮,圆圆的都是一样宽,我割出来的都是不规则的“难看的疙瘩”,主要怕吃不完或吃多不消化。
小时候吃的粽子味道不错,现在的我的面前粽子食材丰富,竟然还能想起小时候吃过的。前些天母亲来电问吃粽子没,当时我在村里就骗她说我吃了,实际是没吃的,我说粽子这边多得很,吃了好多呢。
今天的粽子是“美食家”亲手包好煮熟亲自送过来的,很好吃,纯手工,食材丰富,料多米匀,清淡不腻,软糯鲜香,红枣核都去掉的,狼吞虎咽,一吃为快,确实感激。本来还想拍张粽子图发到朋友圈的,不料下肚了才想起来,不能对着粽子叶子拍吧。只好回忆一下记得的味道,竟是花生米、红枣干,葡萄干、红豆的味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原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一思就思到小时候的粽子了,于是一片竹林,一群伙伴,脖子上挂着“羊股粽粑粑”,从脑子里跑了出来,从鱼塘边上的草坪跑到晒谷场,从茶山跑到李子园,鸡飞狗跳的,到处都是,粽叶飘香……

作者简介:
罗荣云(1987年—),出生于湖南道县,新疆和静人,自由撰稿人。有作品散见于各期刊报纸。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