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见快雪时晴小记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4.1.22日8时38分一9时16分作
《快雪时晴帖》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2004年1月,去北京游览故宫,在故宫里有乾隆皇帝当年的书斋,书斋很小,就一间,桌椅肯定是名木的,但原色没有漆,显得很朴素。一块砚,一支毛笔,一个木制笔架。一块木制的扁额上刻着“三希堂”三个字。
《快雪时晴贴》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中的极品,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只有短短4行,共28个字:“義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 王義之顿首。 山阴张侯。”意思是:“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无奈。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启。”
今天早晨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快雪”,什么叫“时晴”。七点之点,天虽寒,但有风,风不大,有些寒。大约七点钟一过,天地问飘起雪花,雪花似棉,大好爆开的玉米花大小,下得很急,一会功能,地面全白了,白得那得彻底,均匀,干净。走在上面蓬松绵细柔软。院子里的车都覆盖上了一层白白的雪。
为什么我想到了“快雪时晴”这个词,首先,雪来得快。第二,大约半个小时之后,雪停了。雪真是来得快,停得快啊!第三,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太阳出来了,天空露出蔚蓝的颜色,白云皎洁,日光灿烂,天地间一片光明!一片朗朗晴空现人间!
我自二十岁,利用寒暑假在天津茂林书法学院学习书法。第一学期学的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天下第一楷书。第二学期学的是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之后我临摹了《三希堂》名帖。其中,多次临写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王献之的《中秋贴》和王珣的《伯远贴》。当时,年轻精力充沛,临贴非常勤奋,《快雪时晴贴》临写了好多遍,但今天,对“快雪时晴”感受特别深刻!以前,不知见过多少次下雪,但没有像今天早晨这样,迅速地、痛快地下一场所谓的快雪,又突然放晴,阳光灿烂如锦!
作诗曰:“冬晨快雪至,银妆又素裹。大地如铺银,天传白玉歌。忽然日喷出,光芒何磅礴。天地一片晴,辉映壮山河。”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