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是中国著名的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和书画家。他长期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曾是《世界美术》的主编,《美术研究》的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邵大箴先生是中国美术理论 界,美木史界公认的泰斗。

邵大箴先生评语
李绪刚竹子,梅花构图很有味道,笔墨气韵生动,尤其是墨的变化,很丰富、很微妙,用笔也很灵动,又很统一。虽然从传统之中走来,却富有当代特征,比肩当代名家,又凸显出自己独特的风貌。画的很好,这样画下去必能大成。
(文/邵大箴)
李绪刚作品欣赏
《仙骨龙梅》

《仙骨龙梅》传奇
颠覆传统认知,打破动植物界线,梦想把传说中的动物龙与植物类梅完美融合,把代表华夏文化的龙和中华精神象征的梅双重内含叠加成新型国画作品。
为了这个格高丶宏大而渺茫的目标,历时两年,易稿千次,终于成功。这就是李绪刚先生执意创造的丶向北京奧运献礼的时代力作《仙骨龙梅》(原名华夏龙梅),亘古未有。
新型《龙梅》作品获《全球华人首届切尼斯书法美术大赛》国画类金奖;载入北京奥运长卷,入编新华社《北京2008奥运》特刋;获国家文化版权。人民日报《袭古创今》栏目,央视频名家访谈栏目,《荣宝斋》期刋等都进行广泛宣传。作品在紫禁城.太庙丶北京荣宝斋美术馆等地展出。这幅作品匠心独运,超乎一般矩度,以智者豪情和畅快笔墨表现自豪丶激荡丶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开创了龙梅写意的今朝盛况。
——节选自人民周刋《人民艺术家》

《七彩风雨竹》

——李绪刚原创《七彩风雨竹》系列作品鉴赏
画家贵有“专题之功”。在博涉多优的基础上,再有秘籍独享的专题创作,常常是画得功勋的重要资粮。画家李绪刚先生,画道修养相当雄厚,可以写意乾坤万类之像,其中所作《七彩风雨竹》已经成为独有的美术标鉴。并获得国家文化版权。

竹子是传统文化精神承载的重要元素,既然已成元素,当有古今相续的法度。法度存在有两面效果,分为正向与负面。从正向角度来看,画竹法度可以保持竹题东方审美的根本身份。从负面来看,画竹法度则容易让后学者陷进师而成拘的窠臼,导致画出来的竹子千篇一律,百件同质,且墨竹居多,似乎画竹就不能赋彩。但是,如果直接赋彩画出的竹颜色 发“飘”,不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经过不断摸索,用墨从竹枝叶背后镇之,则效果很好。李绪刚历练竹画法度,则有借古而能开今的新境界,《七彩风雨竹》的风雨竹姿最能展现竹之刚正不阿的品格,丰富的色彩不逊于西画,因而填补了中国画竹史上的一项空白。无论笔墨印象,还是色彩渲染,抑或是空间塑造上,都有深扎于传统法度的根基,也有独树一帜“我画此竹大不同”的新气象!
李绪刚先生把自然竹与文化竹融为一体。他的竹画上有庙堂气象,下达寻常百姓家居的魅力以及影响力。但得一件如获致宝。收藏审美,正是丹青界的琼花玉蕊。
(中华网)







《孤标尘外梅》

塑造当代美术的精神影响力
——深度解读李绪刚先生的梅花作品
李绪刚先生擅写花鸟,主攻梅花。李氏梅花以孤标尘外的创作形式,作品灵动舒展,苍茫老辣,在静的表相中,有奔放的热烈的血性。在动的形态中有坚毅的坚l韧的风骨。表现出了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相辅相成,互生妙趣。在精神层面渐生卓越的影响力!让文人画从悦于我心的层面,走进了赋歌时代精神的高度。
梅花创作从时空上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时段。一是以传统文人代表王冕画的“诗意梅”,妙戏水墨,突出禅韵,处处以诗风起笔,以诗意落脚。
再是以关山月为代表所画的“寓世梅”,他们期望国家昌盛,把强烈的主观意志,寄托在梅花的塑造中,以盼盛世磅礴,充满了理想浪漫主义。
三是当代梅花创作,呈现出了新阶段的发展与变化,不妨以《华夏龙梅》这件极有代表性的作品,解析李绪刚龙梅创作的学术价值和精神影响力。这件作品以献礼北京奥运会而作,主旨是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东方龙之精神的重要媒介!
无论是龙梅结构,还是形神塑造,都有贯通借古开今的境界,大写龙梅精气神。先基于植物形态,蜿蜒写意龙之意象,再基于动物形态,磅礴塑造龙腾云霞的印象,动物植物形神互通,开创了龙梅写意的今朝盛况,亘古未有。
原载:人民周刋《人民美术家》
文/罗成












